不久前,南京铁道医学院“医学与文化”第二课堂的同学们欣喜地收到一封充满激情的长信。长信自黄浦江畔飞来,作者是上海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施榕教授。
在这封信中,施榕教授从理想谈到现实,从医学伦理学研究谈到医德医风建设,从思维能力谈到学习方法,从读书谈到做人……说古论今,旁征博引,循循善诱,语重心长,洋洋五千言,一片真情跃然字里行间,南京铁道医学院“医学与文化”第二课堂的莘莘学子,捧读大札,如坐春风,如品佳酿,心潮起伏,难以平静。
在这封信中,面对学子们对当前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的震惊和疑惑,施榕写道:医学领域虽誉为“白色殿堂”,但并非真空地带或世外桃源,白色殿堂也会有“钞票开路”,“白衣天使”也会委身于物欲横流,这是并不奇怪的“怪事”。他认为,当年我国医卫改革,重点就是要坚持“社会效益第一”,要把医德规范和医风建设设定为医卫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他坚信,通过全党全民的努力,社会风气一定会一年一年好起来,医卫领域也一定会出现崭新面貌。春天已经来到,盛夏的繁荣和金秋的丰收,终究会来到的。他在信中殷切地期望同学们在为纠正不正之风而尽心尽力的同时,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做老实人,勤耕耘,洁身自好,恪守“救死扶伤”信条,将来做一个百姓欢迎的“白衣天使”。
在这封信中,施榕教授还对同学们说,对于跨世纪的青年学生来说,应提高整体素质,只有全方位地打好自己的基础,增长才干、能力,锻炼坚强的性格、意志和毅力,才是科学意义上的全方面发展。“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我曾总结自己教学经验,通俗化为‘加、减、乘、除’法:‘加’即加大信息量,充实学生知识;‘减’即精简精练精讲;‘乘’即除本专业外,增加边缘学科,医理相通,医学结合;‘除’即中西方医论比较,传统继承和借鉴西方经验,从比较中剔除糟粕,取其精华。”这“加、减、乘、除”法是施榕教授在教学中总结的经验,也是他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要求,这套方法曾使他的许多学生获益匪浅,南京铁道医学院“医学与文化”第二课堂的学生们也就此豁然开朗,并从中看到施榕教授的一颗拳拳之心。
年近花甲的施榕,常年扎根农村,从一名乡村医生成长为一名对医学伦理学颇有研究的教授,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他对农村、对农民有真挚的感情,从而确立了终身献身农村医学事业的崇高志向。1985年,他和同伴们白手起家,在奉贤县创办了上海第一所专为培养医学人才的医学专科学校。面对这些未来的农村大夫,施榕教授说:“我们不但要让他们掌握治病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热爱农村、热爱病人的真诚之心。”为此,学校专门开设了一门新的必修课——医德课,并由施榕亲自执教。为了把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施榕教授经常与学生促膝交谈,走访学生家庭。还在作业本上与学生笔谈。他和学生之间不仅是师生关系,也是朋友关系。有一位学生多次旷课,还常打架,学校打算劝其退学。施榕教授知道后,和这位学生作多次朋友式地交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使他幡然醒悟。在这位学生实习期间,施榕教授仍然以通信方式与他保持联系,他在信中抄录名人名言给以勉励。“授其医术治其心”,润物细无声,经过施榕教授的细致思想工作,这位同学的学习成绩和各方面表现均大有进步。
施榕教授辛勤耕耘在医学教育园地,他倡导以才育人,以德化人,把钻研重点放在医学伦理学上。最近,凝聚着他多年心血,反映他医学伦理学研究成果的《施榕教授文集》已经出版。这本著作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好评,施榕教授也为此感到欣慰。文集出版后,施榕教授立即给南京铁道医学院“医学与文化”第二课堂的同学们捎去一册。他对这批“忘年之交”充满深情,寄予厚望。诚如他所言,“教育是对下一代的奉献,著作是传给下一代的圣火。”
(摘自《文汇报》1998年11月1日,作者耀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