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目标
(1)掌握气缸盖、气缸体、活塞、连杆、曲轴等曲柄连杆机构主要部件的损伤形式及检修技术要求。
(2)掌握气门、气门座、气门弹簧、凸轮轴等配气机构主要部件的损伤形式及检修技术要求。
(3)了解散热器、水泵、节温器等冷却系统主要部件的损伤形式及检修技术要求。
(4)了解机油泵、机油滤清器等润滑系统主要部件的损伤形式及检修技术要求。
(5)掌握空气流量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怠速控制阀、氧传感器、电动燃油泵、喷油器、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点火控制器等主要部件的检修技术要求。
(6)掌握发动机不能起动、怠速不稳、加速不良这3种常见故障的故障现象及故障原因。
2.能力目标
(1)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及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重点掌握气缸盖、气缸体、活塞、连杆、曲轴等主要部件的检修方法和工作步骤。
(2)掌握配气机构的维修及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重点掌握气门、气门座、气门弹簧、凸轮轴等主要部件的检修方法和工作步骤。
(3)掌握冷却系统的维修及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重点掌握散热器、水泵、节温器等主要部件的检修方法和工作步骤。
(4)掌握润滑系统的维修及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重点掌握机油泵、机油滤清器等主要部件的检修方法和工作步骤。
(5)掌握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维修及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重点掌握空气流量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怠速控制阀、氧传感器、电动燃油泵、喷油器、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点火控制器等主要部件的检修方法和工作步骤,重点掌握发动机不能起动、怠速不稳、加速不良这三种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部件、动力之源,结构复杂、制造工艺要求高。发动机总成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因其基础件和主要零部件的磨损、变形等,使其技术状况及性能不断下降,进而发生故障及损坏,不再能满足使用要求和废气排放标准,最终丧失工作能力。发动机是汽车故障率最高的总成,其故障占汽车全部故障的40%以上,单位里程的配件消耗约占整车的75%,保修工时消耗也占全车的24%。由此可见,发动机的检修是汽车维修的重点。
发动机维修的目的是通过定期检测和诊断,查出故障和损坏的部位,经过视情修理,使其恢复原始的技术状况及性能,继续低耗高效地运行。维修的方法是对发动机进行故障诊断,确定故障部位,再将发动机从汽车上吊下,进行解体,针对性地进行零部件更换,必要时采用镗缸、磨削曲轴等方法,恢复其完好技术状况。
汽车发动机按修理作业范围和深度的不同分为大修和小修。大修是指发动机主要零件出现破损、断裂、磨损和变形,在彻底分解后,用修理或更换零件的方法,使其达到完好技术状况和使用寿命的恢复性修理。大修后的发动机,其技术状况和使用性能必须达到规定的技术标准。小修是指用修理或更换个别零部件的方法来消除发动机在运行中临时出现的故障,或针对维护作业中发现的隐患所进行的运行性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