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商品

一切劳动,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也是人类劳动力在特定形式上的耗费。抽象劳动创造商品价值,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商品的二因素

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是这种财富的基本元素。所以,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必须从分析商品开始。

苏伊士运河 佚名 铜版画 1869年

商品流通是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环节。交通航运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当时经济的繁荣程度。因此,古今中外,大凡有所作为的统治者,无不注重修建良好的航运设施以缩短航运时间。图中的苏伊士运河,从公元前7世纪开始修建,1869年11月17日,首只船只驶过苏伊士运河。它大大缩短了亚欧大陆之间的航运时间,是诸帝国经济扩张的生命线。

商品首先是一种利用自身属性来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物品。

物品的有用性,使商品具备了使用价值。这种有用性取决于商品本身的属性,因此,商品本身就是使用价值的载体或财物。使用价值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考察:使用价值的质是由商品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的,如铁、纸、小麦、金刚石等,它们的自然属性不同,使用价值也就不同。并且,同一种商品可以有多种自然属性,从而具有多方面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的量是以一定的规定性为前提的,商品的性质不同,计量的商品尺度也就不同,例如,一打表、一码布、一吨铁等。

查获私酒 资料图片

20世纪2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并逐步取代了德国在各个行业的领先地位。其中食品工业迅速崛起,私酒酿造成为美国一大行业。1923年,美国宪法第十八修正案禁止酿造、出售和进出口酒精饮料。图为警察在佐治亚州查获的大批私酒。

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一切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成为商品。例如,单个物品不是劳动产品,虽然它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固而不能成为商品。比如空气、山川河流、天然湖泊等。同样,单个物品尽管有用,而且也是人类劳动产品,但生产者生产它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并不用于交换,那它也不是商品,如果要将它变为商品,则必须通过等价交换,即把它当做使用价值转移到另一个人手里。另外,物品虽然是劳动产品,但由于没有使用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如劳动生产中的报废产品。所以,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在一切社会形态中,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超市 资料图片

工业化的资本主义释放出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商品作为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基本元素,占据着人们的生活。图为美国一家超市的销售景象。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例如,一只羊可以换100公斤谷物,100公斤谷物就是一只羊的交换价值。一种商品可以同许多种不同的商品交换,因此,一种商品可以有多种交换价值,并且在交换中,不同使用价值之间的比例关系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

不同的商品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例如:100公斤小麦=10公斤铁,说明在这两种不同的物品里面,存在着一种等量关系。如果撇开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就只剩下一种属性,即它们都是劳动产品,凝结了所有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这共同的人类劳动凝结,就是一切商品所具有的共同的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在量上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正是在于它们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纺纱车间 佚名 外国插图 19世纪

1767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研制出了纺纱机以后,纺织工业便开始了一场真正的革命。1820年,欧洲大陆基本上用上了效率更高的纺织机器。机器大工业把人变成了机器的一部分。图中,纺织女工们正在纺纱车间认真劳动。

在商品交换中,商品交换价值所表现出来的共同属性,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商品价值由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一般劳动形成。商品的交换价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价值则是商品交换价值的内容。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如果这样,那么,是否一个人付出的劳动越少,技术越不熟练,制造商品花费的时间越多,他的商品就越有价值呢?肯定不是。因为形成价值实体的劳动是相同的人类劳动,即一般情况下人类劳动力的耗费。而体现在商品价值中的社会劳动力,在这里是被当做同一的人类劳动力,而这个同一的人类劳动力由无数的单个劳动力构成。我们知道,在现在同一社会条件下,计算商品价值的劳动量不是参照个别劳动时间,而是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例如,自英国纺织业采用蒸汽织布机以后,把原来的织布时间缩短了一半。但实际上,英国的手工织布工人把纱织成布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仍然同采用蒸汽织布机以前一样多。那么,这时手工织布工人一小时的个人劳动只相当于现在同一社会条件下半小时的社会劳动,而手工织布工人一小时劳动的价值也只有它以前的一半。

纺织厂内景 插图 1874年

工业化是自从农业、铁器和轮子问世以来,欧洲历史上最为重大的生产力变革。它在一个半世纪以内,把农民、工匠阶层转变为机器操作工人和簿记员阶层。同时结束了农业年代久远的领先地位。工业化使人类在经历了几千年文化演进所造成的分化以后,再一次走向文化趋同。图为1874年,法国奥尔良的一家大型纺织厂内的生产图景。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劳动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力取决于多种情况,其中包括: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工艺上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应以及自然条件等。总之,社会生产力越高,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越短,凝结在物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小,该物品的价值也就越小。反之,社会生产力越低,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越长,该物品的价值也就越大。因此,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而与生产商品的社会生产力成反比。

排队买肉的德国主妇 历史资料 1923年

1923年1月11日,法国、比利时的10万联军开进德国西部重要工业中心鲁尔地区。从此,德国经济情况急剧恶化,人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医药、食品严重短缺。在商品交换中,尽管商品价值未变,但商品供应总量的下降,导致商品交换价值的恶性膨胀。图为鲁尔事件后德国主妇排队买肉的情景。

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

以1件上衣和10码麻布为例,假定1件上衣的价值比10码麻布的价值大一倍,即10码麻布=W,那么1件上衣=2W。

上衣具有能够满足人们某种特殊需要的使用价值。要生产上衣,就需要进行特定形式的生产劳动。生产劳动是由生产目的、对象、手段、方法和结果决定的。这种以一定的具体形式进行的有用性劳动就是具体劳动。它与物质要素相结合创造使用价值。每件商品的使用价值都包含着一定目的性的有用劳动。裁缝生产出上衣,无论是自己穿还是出售给他的顾客穿,上衣都是有使用价值的。同样,上衣和生产上衣的劳动之间的关系,并不因为裁缝成为专门职业而有所改变。只要人类存在,就有穿衣的需要,在裁缝这种职业产生以前,人们已经缝了几千年的衣服。但是,上衣、麻布以及任何一种不是天然存在的物质财富要素,总是必须通过某种专门的、适合于特殊的人类需要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才能被创造出来。因此,有用劳动,即具体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它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中,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条件。

现在,我们放下商品的使用价值,来阐述商品的价值。

上例中,假如1件上衣的价值比10码麻布的价值大一倍,那么,20码麻布的价值量就等于1件上衣的价值量。上衣和麻布都是具有相等价值的实物,是人类劳动的具体体现。但缝和织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劳动,然而在某种社会状态下,同一个人既可能缝也可能织,这只是同一个人的两种不同劳动方式。如果把劳动的具体形式撇开,劳动就只剩下一点:它们都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这种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尽管缝和织是两种不同的劳动方式,但二者都是无差别的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的生理耗费,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都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人类劳动力耗费的两种不同形式。

因此,正如在分析上衣和麻布的价值时抽去它们使用价值的差别一样,在分析创造这些价值的劳动中,劳动的有用形式即缝和织的区别也被抽去。作为使用价值的上衣和麻布,是有一定目的的人类劳动同布和纱的结合,而作为具有价值的上衣和麻布,不过是人类无差别劳动的凝结,同样,这些价值所包含的劳动之所以算做劳动,并不是因为它们同布和纱发生了具体的劳动关系,而是它们都包含了人类劳动力的耗费。正是由于缝和织不同的劳动方式,它们才形成了上衣和麻布的使用价值。

一切劳动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上的耗费,也是人类劳动力在特定形式上的耗费。抽象劳动创造商品价值,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弹药厂工人 资料图片

人类的生产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无差别劳动的凝结,抽象成商品价值。图为美国一家弹药厂生产弹药的情况。

马克思和燕妮的结婚证书 资料图片

卡尔·马克思出生于摩塞尔河畔的特里尔,与出身贵族的燕妮的家只有几分钟的路程。1836年夏天,在波恩大学攻读法律的一年级学生马克思,回特里尔向燕妮求婚。燕妮就和18岁的马克思约定了终身。直到燕妮的父亲去世一年之后的1843年3月,他们才在克罗茨纳赫举行了婚礼。图为马克思与燕妮的结婚证书。

纽约人在哈莱姆 佚名 摄影 1900年

劳动产品的价值形式是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最抽象的、但也是最一般的形式。它是一种特殊的生产类型,具有历史的特征。1900年,尽管汽车工业已经开始发展,但是马拉车仍然是当时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图中,有钱的纽约妇女驾着马车在哈莱姆街上游玩。

纺纱车 佚名 水彩 18世纪

从人类开始驯养动物时起,就开始制造并使用纺织品。美索不达米亚人把羊毛搓成蓬松的毛线来织布。自发明脚踏纺纱车后,纺纱比以前又快、又省力,缩短了劳动时间。

价值形式

商品是以铁、麻布、小麦等使用价值或商品的各种具体形式出现的,这是它们的自然形式。因为它们既是有用物品又是价值承担者。因此,它们表现为商品或具有商品的形式,只是由于它们具有二重性:以使用价值表现的自然形式和以交换价值表现的价值形式。

商品的价值不像商品的使用价值那样可以被人们感觉到,在商品的价值中没有自然物质,因此,每一个商品不管你怎样颠来倒去,也看不到它的价值。只有作为人类劳动载体的时候,商品才具有价值对象性,它们的价值对象性纯粹是社会的,因此,价值对象性只能在商品交换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我们只有从商品的交换价值或交换关系出发,才能探索到隐藏在商品中的价值。现在我们回到价值的这种表现形式,来探讨商品价值关系中包含的价值表现,即怎样从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一直发展到炫目的货币形式。

商品的价值只是一个概念,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表现出来。因此,交换价格就是价值的表现形式。研究价值形式的发展,就可以了解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价值的表现形式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以货币表现价值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最后结果。

简单的、个别的、偶然的价值形式

价值形式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的。最简单的价值形式就是一个商品同另一个不同种的商品的价值关系。由于一切价值形式的全部秘密都隐藏在简单的、具有特殊性和偶然性的价值形式中,因此,分析这个形式确有一定难度。

最初的商品交换,只是一种个别的行为。那时,没有商品生产,人们只是把偶尔剩余的产品拿去交换。于是,一种商品的价值便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简单的价值形式可以用下面的等式来表示:

20码麻布=1件上衣

在这个价值形式中,一种商品( 麻布 )的价值表现在另一种商品( 上衣 )上。前一种商品( 麻布 )起主动作用,也就是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它的价值被相对地表现出来。后一种商品( 上衣 )起被动作用,即处于等价形式上,它是表现前一种商品价值的介质。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是同一价值表现的两个要素,二者互相依赖、互为条件。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同时又是同一价值表现的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两端。这两种形式总是表现在通过价值表现而互相发生关系的不同的商品上。例如,在20码麻布=1件上衣这个等式中,麻布的相对价值形式通过上衣而得以体现,上衣则只能充当等价物而不能同时成为相对价值形式。若要体现上衣的相对价值形式,等式则变成1件上衣=20码麻布,这时,等价物就是麻布而不是上衣了。因此,同一商品在同一价值表现中,不能同时具有两种形式。而且,这两种形式是互相排斥的。

骆驼商队 插图 水粉19世纪

阿拉伯半岛西部有一条连接亚欧的重要商道,叫汉志。东方的商品经海路运到也门,然后由骆驼商队运到地中海沿岸和欧洲。商人们经常按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路线结成商队而行。商队的规模很大,有的多达上千只骆驼。

丝绸之路 地图

丝绸之路指汉朝时期从中国到西方的交通大道,大量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它东起长安,西出阳关、玉门关,经河西走廊、西域,跨越葱岭,向西直到西亚和欧洲。

一件商品究竟是处于相对价值形式还是处于等价形式完全取决于它当时在价值表现中所处的地位,也就是说,取决于它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还是表现价值的商品。

要发现一件商品的价值表现怎样隐藏在两个商品的价值关系中,必须撇开这个价值关系中的质和量的关系,首先应该考察它的质的方面的关系。不同物的量只有化为同种物质后,才能在量上互相比较。不论20码麻布=1件上衣,或=20件上衣,麻布=上衣是这一等式的基础,只有把等式两端的商品还原为同一性质的东西,然后才能比较它们的量。在麻布=上衣这一等式中,这两个被看做质上等同的商品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麻布的价值是通过它同上衣的交换关系得以表现,而上衣则以自己充当麻布的等价物来表现,上衣是价值的存在形式,是作为价值物出现的。

扇贝 资料图片

玛雅文明,又称马亚文明,古代美洲马亚人创建的文明。以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为中心,公元前3世纪就有象形文字出现,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数学、天文学、历法等。10世纪开始衰落,16世纪为西班牙所毁灭。此图为货币雏形。玛雅商人用这些贝壳来交换棉花和布匹。

我们知道,商品作为价值是人类劳动的凝结,商品的这种价值性质是通过商品与商品的交换关系显露出来的。离开了交换关系,孤立地看一个商品的价值,只能说明商品体包含着价值,并不能说明价值表现出来的形式。因此,只有在麻布=上衣这一等式中,织麻布的劳动和缝上衣的劳动才能实际地转化为共同的量,即化为抽象的人类劳动。作为一种具体劳动,缝上衣的劳动与织麻布的劳动是有区别的,但是,缝与织都具有人类劳动的共同性质,由此可以证明织创造出的价值与缝创造出的价值没有任何差别。通过这种间接的方法说明,只有在不同商品的等价交换中,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体内的价值,才能得到具体的表现。

简单的价值形式是人类社会最早的价值形式。在这种价值形式中,商品的价值表现还是很不充分、很不完全的。

扩大的价值形式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商品生产的扩大,人们用来交换的产品增多了,交换逐渐变成一种经常的活动。这时,一种商品已经不是偶然地,而是经常地同很多种商品相交换。于是,简单的价值形式就逐步地过渡到扩大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可以用下面的等式来表示:

20码麻布=1件上衣,

或=10磅茶叶,

或=40磅咖啡,

或=1夸脱小麦,

或=2盎司金,

或=1/2吨铁,

或=其他商品。

在这种价值形式中,一种商品的价值不只是简单地、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而是经常地表现在许多其他商品上。也就是说,麻布的价值不仅表现在上衣上,而且还表现在茶叶、咖啡、小麦、金、铁等许多其他商品上。这样,商品的价值便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因为形成这个价值的劳动现在非常明确地表现为一种等值劳动,其他任何一种人类劳动都与之等同,而不管其他任何一种劳动具有怎样的自然形式,即不管它是上衣、小麦、铁或金。因此,现在麻布通过自己的价值形式,不再是只同某一种商品发生社会关系,而是同整个商品世界发生社会关系。此时,麻布的相对价值形式得以扩大。每一种商品,如上衣、茶叶、小麦、铁等,都在麻布的价值表现中充当等价物,而每一种商品的自然形式现在都成为一个特殊的等价形式。同时,由于经常进行交换,各种商品的交换比例也就和它们包含的价值更加趋于相等。

在扩大的价值关系中,处在等价形式上的每一种商品,如上衣、茶叶、小麦、铁等,都成为麻布的等价物,充当有自己特殊自然形式的价值体。每一种充当等价物的商品,都与其他等价形式并列。同样,各种不同的商品体中所包含的各种形式的具体劳动,就成为人类一般劳动的、多种特殊的实现形式或表现形式。

硬币 历史资料

随着一般等价物的相对固定,货币形式便应运而生。从古代吕底亚人最早制造硬币至今,已有2700年历史。①北美印第安人用贝壳、念珠穿制的腰带作钱币;②第一种青铜铸的形如锄头的中国钱币;③、④贵金属造的钱币的重量代表价值的大小;⑤、⑥现代硬币的金属价值几乎为零,它把代表的价值印在面上。

作为原始货币的贝壳 资料图片

“货”是形声字,上声下形;也可以说是会意字,“变成钱币”之意。这个“贝”,即中国古代用作钱币的贝壳,称为“贝币”。中国在西周时期用齿贝作货币。后来有仿制品如珧币、蚌贝、骨贝、石贝、铜贝等,铜贝是向金属货币过渡的形态。图中,是当初作钱币的贝壳,左为贻贝,右为鹦鹉螺。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存在着以下的缺点:

从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看,第一,商品的相对价值表现是未完成的,因为它的表现系列永无止境,每当有新的商品进入交换中,价值等式连结成的锁链就会延长。第二,价值表现是杂乱的,因为它表现在种类不同而且互不关联的商品上。第三,每一种商品都有不同的、无穷无尽的价值表现系列,其价值表现是不统一的。

伦敦码头 佚名 油画 19世纪初

伦敦,英国首都。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世界最大城市之一,面积1605平方公里,18世纪成为世界最大的港口和国际贸易中心,世界金融中心。世界最大的航空站之一。图为19世纪繁忙的东伦敦港。

证券交易所 佚名 油画 19世纪

1609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兑换银行成立,取代了收费高昂的私人兑换处,从此逐步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商人可以开户、存入或转移款项,可以兑换成当地通货或者现金。金融交易在股票交易所进行。图为19世纪阿姆斯特丹的证券交易所。

从等价形式看,第一,由于每一种商品的自然形式都是一个特殊的等价形式,并且会排斥其他的等价形式,所以存在着局限性。第二,虽然每个特殊的商品等价物中包含着一定的、具体的、有用的劳动,但都只是人类劳动的特殊表现形式,因而是不充分的。

一般的价值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仍然存在许多弊端,这表现在每种商品都有许多的价值形式。这样,商品就没有一个统一的价值表现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的弊端表现在商品交换的困难上。例如,一个人想用小麦去换茶叶,但是有茶叶的人却不需要小麦,只需要上衣,但有上衣的人却不需要小麦,只需要咖啡,只有有咖啡的人才需要小麦。这样,有小麦的人必须先用小麦去换咖啡,再用咖啡去换上衣,然后再用上衣去换茶叶。交换的这种困难,注定了扩大的价值形式必然要过渡到一般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可以用下面的等式来表示:

1件上衣=20码麻布

10磅茶叶=20码麻布

40磅咖啡=20码麻布

1夸脱小麦=20码麻布

2盎司金=20码麻布

1/2吨铁=20码麻布

x量商品A=20码麻布

其他商品=20码麻布

在这种价值形式中,各种商品的价值都通过一种商品( 麻布 )来表现。这时,商品的价值表现既是简单的,又是统一的,因而是一般的。既然各种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一种商品上,那么各种商品的价值也就可以通过这种商品来相互比较了。这种用来表现其他各种商品价值的商品就成了一般等价物,人们用一般等价物就可以换到他所需要的任何商品。

与前两种价值形式相比,一般的价值形式有以下变化:

从相对价值形式的性质方面看,一般的价值形式将商品的价值表现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表现在同一种商品上,例如表现在麻布上,因而使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能通过麻布表现出来。每个商品的价值由于与麻布等同,现在不仅与它自身的使用价值相区别,而且能够与一切使用价值相区别,因此,只有这种形式才真正使商品作为价值互相发生关系,或者使它们互相表现为交换价值。

富兰克林·罗斯福像

1929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袭击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仅美国就倒闭了数千家银行。1933年初,罗斯福接任美国总统。他一进白宫就宣布实行新政,对所有银行停业整顿,禁止兑换和出口黄金,并分期分批地使各银行重新开业。1934年初,又宣布实行黄金储备本位制,固定了黄金价格。

密西西比河上的皮毛贩子 宾厄姆 油画 1845年

平静单纯的画面和开阔而简练的空间处理,带给观众以19世纪中期美国中西部那种仿佛刚刚觉醒过来的清新。商品,在它诞生的每个环节,都流淌着劳动者的血和汗水,在本图中,作者把密西西比河上的皮毛贩子的生活描写得朦胧、清新而富有诗意。

交换 历史资料 版画 17世纪

商品所有者把自己的意志体现在商品中,在交换过程中,只有互相符合对方的意志,交换才能成功。图中描绘的是中世纪市场上商品交换的情景。买东西的人喜欢测试商品,讨价还价;流动商贩带着商品四处兜售,以货易货。

热那亚借贷者 佚名 油画 15世纪

货币体现商品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一切商品只有通过与货币相交换,才能证明它是社会劳动生产品,是价值物。货币反映不同社会制度的不同生产关系。从中世纪起,货币就成了高利贷者剥削、占有他人劳动的工具。图中的中世纪时期,信贷已经成为主要的商业活动之一。

现在,一切商品,不仅表现为在质上具有与麻布等同的形式,而且在量上也可以同麻布相比较。由于所有商品都用同一个一般等价物作为价值尺度,所以各种商品的价值量也就可以互相反映。例如,10磅茶叶=20码麻布,40磅咖啡=20码麻布。因此,10磅茶叶=40磅咖啡。或者说,1磅咖啡所包含的实体劳动,只等于1磅茶叶所包含的实体劳动的1/4。

与相对价值形式相适应,等价形式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由商品世界分离出来专门充当一切商品等价物的商品即麻布,获得了一般等价物性质的相对价值形式,能够与其他一切商品直接交换。织,这种生产麻布的私人劳动,也就从一般社会形式,变成了人类劳动的一般表现形式。这样,商品价值中的劳动被物化,是被抽去了具体形式的抽象劳动,把一切具体劳动都现实地转化为人类劳动力的耗费。

因此,一般价值形式是所有商品交换关系的反映。它清楚地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中,生产商品的一切劳动都具有人类一般劳动的性质,这种人类一般劳动性质形成生产商品劳动的、特殊的、社会的性质。

一般价值形式是价值的一种形式。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可以是任何商品,但这种商品不是固定的。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当一种商品被其他一切商品当做等价物排挤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而其他商品都通过这种商品统一地表现价值时,这种商品就成为货币商品。

买卖瓷器 佚名 壁塑

商品交换是一种使用价值的一定量换另一种使用价值的一定量。但是,不同质的使用价值无法形成等量关系,所以,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彼此作为价值发生关系,并作为价值来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商品种类的增加和交易活动的更加繁荣。图中,人们正在集市上进行瓷器交易。

货币形式

在一般的价值形式上,一般等价物还没有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这阻碍了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生产应运而生。这时,交换的商品增多了,交换的范围也扩大了,这就要求一般等价物固定在某种商品上。当这种情况出现时,一般的价值形式便过渡到货币形式。货币形式可以用下面的等式来表示:

20码麻布=2盎司金

1件上衣=2盎司金

10磅茶叶=2盎司金

40磅咖啡=2盎司金

1夸脱小麦=2盎司金

1/2吨铁=2盎司金

x量商品A=2盎司金

商品的价值形式从简单的价值形式过渡到扩大的价值形式,再从扩大的价值形式过渡到一般的价值形式,商品价值形式的每一次过渡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只有由一般的价值形式过渡到货币形式,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唯一的区别只是金代替麻布取得了一般等价形式。金能够作为固定的一般等价物,是因为它早就作为商品与其他商品相对立。金是商品,也有价值,在以往的商品交换中,金或者在个别的交换行为中起个别等价物的作用,或者与其他商品等价物并列起特殊等价物的作用。一旦它在商品世界的价值表现中独占了一般等价物的地位,它就成为货币商品。

货币形式和一般的价值形式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不同的是,在货币形式上,一般等价物已经固定由黄金或白银来充当。这种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由此可见,货币是在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中自发地产生的,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

商场 资料图片

1850年,第一家在同一商场内销售不同物品的百货公司在巴黎开张。1930年,自助商店在美国出现。当时的超级市场还没有停车场及手推车。如今,甚至不用出门,就可以邮购或电话购物,甚至网络购物。图为现代商场。

商品拜物教

商品是一种很古怪的东西,充满了神秘色彩。其实,就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说,不论是从商品依靠其自然属性能满足人的需要的角度看,还是从它作为人类劳动的产品才具有这些属性的角度看,它都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商品只是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产品。但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是通过物与物的关系,即商品与商品的关系来表现的。这些劳动产品,由生产者生产并受生产者支配,生产者可以将它们消费掉,也可以把它们拿去送人。可是,一旦这些劳动产品成了商品,就不是全由生产者支配了。因为,作为商品,它们要被拿到市场上出卖,至于能否卖掉,是赔还是赚,就不由生产者决定了,生产者反而要受市场上一种无形力量的支配。这样,商品就成为一种独立于商品生产者之外的神秘力量,支配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因而商品生产者就像崇拜偶像一样崇拜商品。

商品的神秘性质是从哪里产生的呢?首先,商品的神秘性质不是产生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可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其次,这种神秘性质也不是来源于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本身。因为,不管各种有用劳动在具体形式上如何不同,但从性质上说,都是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都是一般人类劳动的支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性质,但劳动的这一特点,在任何社会形态中都是存在的。因此,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也没有什么神秘的。

商品的神秘性质是由商品形式本身产生的。劳动产品一旦变成为商品,一般人类劳动就表现为商品价值,用劳动时间来计算劳动力耗费的劳动量,就是计量商品价值量的形式,因此人类劳动的社会关系也就表现为商品交换的生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就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虚幻形式。可见,一旦把劳动产品作为商品来生产,就会打上拜物教的烙印,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

劳动产品采取商品形式而产生神秘性质,是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所谓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是指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要知道,劳动产品成为商品,是因为它是私人劳动的产品,并对产品实行私人占有。另外,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这种私人劳动又是整个社会总劳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总和形成社会总劳动。这种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在生产过程中是表现不出来的,只有发生社会经济交往,在商品交换中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对于生产者而言,他们的私人劳动的社会关系就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也就是说,不是表现为人们在劳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是表现为人与物之间和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邮购 历史资料

邮购是一种通过邮政渠道购销商品的零售形式。商店利用广告宣传,顾客将所需商品的型号、数量等用信函向商店订购,商店接到信函和汇款后将货物连同发票邮寄给顾客。这很便于异地、边远山区的顾客购货。1872年,美国蒙哥马利沃德公司最早经营邮购业务。图为20世纪初一张邮购宣传单。

你知我知 历史资料 摄影 1945年

商品交换本来应该是一个公开、明朗的过程,它需要买卖双方就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在一般等价物上达成一致。但是,在商品经济不是十分发达的古代中国,大宗物品的交易过程却显得十分神秘。图中是1945年的中国,一个商人和货船船主把手放在黑布下面讲价钱。

劳动产品只有在商品的交换中,才能为社会所承认,才能表现为价值,而且,这种价值物同人们可以感觉到的使用价值物相分裂。所谓有用物,是指价值被表现的商品,而价值物则是指用来表现各种商品价值的商品。但是,只有在商品交换得以充分发展的时候,劳动产品才会分裂为有用物和价值物。只有到那时,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能真正取得二重社会性质,即社会有用性和社会等同性。但这种私人劳动的二重社会性质,不能直接在私人生产者面前表现出来,就是说,在实际交易中,私人劳动的二重社会性质是看不出来的,能够看到的只是私人劳动的社会有用性,即劳动产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由于在交换中,人们看不到私人劳动的二重社会性质,所以,就会产生幻觉,认为劳动产品能成为商品,采取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形式,是因为劳动产品本身就具有这两种属性。由于生产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总是凝结在商品的价值之中,并通过物与物的交换表现出来,因此很容易使人把劳动产品的社会性质看成是劳动产品本身的物质属性。

家乐福宣传卡 资料图片

法国家乐福大型超市始建于1963年,在全球零售业中排名第二位。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开设了10000余家连锁店,拥有50万雇员。家乐福正式进入亚洲市场是在1989年,1995年在北京开设了中国第一家分店。图中,carrefour的意思是“家庭的快乐和幸福”,音译为“家乐福”,真是一个难得的巧合。

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商品的劳动,既具有私人性质,又具有社会性质。但是,它直接表现出来的,却是私人劳动。它的社会性质,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间接地表现出来。通过商品交换,商品生产者之间才发生社会联系,他们的私人劳动才在事实上转化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商品本是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现在却成为人们命运的主宰,这就必然使商品具有一种神秘的性质,商品拜物教由此产生。

18世纪伦敦街头的小商铺 佚名 油画 19世纪

从价值上看,商品交换是一个商品的价值用另一个商品表现出来,并在同后者进行等量价值的交换中得到实现;从使用价值上看,是商品所有者出让自己不需要的使用价值换回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图中,18世纪的法国,生活水平提高的人们正在用货币购买商品的使用价值。

交换过程

商品是物,不能自己到市场去,更不能自己去交换。因此,商品要进行交换,就必须找寻它的监护人,即商品所有者。为了使商品之间彼此发生关系,商品监护人必须将自己的意志体现在商品中,因此,只有一方符合另一方的意志,就是说,交换双方要互相尊重对方的意志,才能出让自己的商品,占有别人的商品。所以,商品监护人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互不侵犯对方对自己商品的占有权。这种契约式的法权关系,就是商品所有者之间的意志关系,这种法权关系或意志关系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在这里,商品监护人彼此只是作为商品的代表即商品所有者而存在。因此,商品的交换必须以商品所有者的行为为媒介。

市场 摄影 20世纪60年代

根据鲁德雅得·吉卜林所述,在古代巴勒斯坦、黎巴嫩和叙利亚集市上,国与国之间为了进行更加有效的贸易,避免多语言杀价和记账带来的麻烦,而创造出了字母表。图为叙利亚西北部阿勒颇城的现代市场。

猪肉店 凡·高 油画 1888年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密切联系的,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如果一个物没有使用价值,那么其中包含的人类劳动就是无用的,就不能形成价值。比如凡·高的这幅画中,玻璃窗外猪肉店里的猪肉具有使用价值,在买卖中就会把它的价值体现出来。

卖花了 资料图片 摄影 20世纪初

鲜花作为商品,本身就是一件十分浪漫的事;买者得到了鲜花的使用价值——或悦目的色彩,或袭人的芳香,或绝美的形状。卖者得到了鲜花的价值——钞票。

商品所有者与商品有很大区别,最大区别在于:一个是人,一个是物。人有感觉器官,有思维;物则没有。就商品而言,每个单独的商品只是它本身价值的表现形式,不管对方是美还是丑,只要价值量相等,商品之间就可以互相交换。然而,商品所有者却不同,他们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弥补了商品所缺乏的、感知其他商品具体属性的能力。对商品所有者来说,他所占有的商品对他自己没有直接的使用价值,否则,他就不会把它拿到市场上去交换,但他的商品对别人有使用价值。在商品所有者看来,他的商品只是一种交换手段,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所以,他愿意出让对自己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来换取另一方的对自己有使用价值的商品。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来说,都是非使用价值,而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来说,都是使用价值。因此,商品必须转让,商品一经转让就形成商品交换。而商品交换则使商品之间发生价值关系并作为价值来实现。所以,商品在实现使用价值以前,必须先作为价值来实现。

另一方面,商品在实现价值以前,必须首先证明自己有使用价值。因为,耗费在商品上的人类劳动,只有体现在对他人有使用价值的基础上,价值才能得以实现。但是,这种劳动对人是否有用,它的产品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只有在商品交换中才能得到证明。

每一个商品所有者都只想出让自己的商品,来换取另一种具有使用价值并能够满足本人需要的商品。从这一点看,交换只是商品所有者个人的过程。另一方面,商品所有者想实现他的商品价值,必须通过他所中意的其他任何一种具有同等价值的商品来实现,他不管自己的商品对于另一种商品的所有者是否有使用价值。就这一点说,他的交换又是一般社会的过程。但是,对一切商品所有者来说,同一过程不可能既是个人的过程,同时又是一般社会的过程。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对每一个商品所有者而言,每个别的商品都是他自己商品的特殊等价物,他的商品则是其他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既然一切商品所有者都这样做,因此就没有一种商品能够成为一般等价物,商品也就不具有能够互相比较价值量的、一般的相对价值形式。所以,它们并不是作为商品,而只是以产品或使用价值的形式相互对立着。商品的本质特征只有通过商品所有者的天然本能才能表现出来。他们只有使他们的商品,同任何一种可以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相对立,才能使他们的商品以价值的形式与其他商品发生关系。但是,只有社会的商品交换活动才能使一种特定的商品成为一般等价物。因此,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所有者通过他们的社会行动,使某种特定的商品从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并通过这种商品来全面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于是,这一商品就成为社会公认的等价形式。而充当一般等价物,则成为这个被分离出来的商品的特殊社会职能,在社会过程中,这被分离出来的商品就成为货币。

诱惑 资料图片 摄影 1912年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智商最高的人群是商人。他们把嗅觉伸向了每一样可以实现其价值的事物。图中,在没有几个行人的大街上,商人把目光投向了狗。他用美味的食物引得狗们跃跃欲试,垂涎欲滴。

马可·波罗的探险队 插图

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质上各不相同,这才使交换成为必要。但是它并非交换价值的基础,因为,不同质的物品无法进行比较,不能确定其量的比例。另一方面,商品交换关系的明显特点,在于抽去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所以,在人类早期的贸易活动中,交换价值量的比例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图中,马可·波罗的探险队正在前往中国。

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在交换过程中,各种不同的劳动产品彼此等同,从而在事实上转化为商品。随着交换的扩大和发展,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更加对立起来。为了交易,这一对立必须通过外部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商品价值有一个独立的统一形式,这个需要一直存在,直到商品分为商品和货币这两种形式为止。因此,随着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商品也就同时转化为货币。 O/ePT3eQvBy+m2ODuUHrX2liSjbFRGCElwFDD9AlFaYAp0Nsd9ies0t53rK8oU9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