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正是这种使用价值的消费,劳动创造了产品,生产资料的价值才得以保存。生产资料价值之所以被保存下来,是因为它原先借以存在的那种使用价值被改造成另外一种使用价值。

劳动过程中有不同因素:人的因素( 劳动力 )和物的因素( 生产资料 ),在产品价值的形成上起着不同的作用。

马可尼和他的无线电 资料图片

1896年夏天,马可尼向英国政府提出了编号为12039的电报专利申请书。1897年,他成立了无线电报及信号公司,即后来的马可尼无线电公司。这样做,也就是把自己的发明付诸商业化。1910年,马可尼发射的无线电信息成功穿越6000公里的距离,从爱尔兰传到阿根廷。图为无线电在海难救援中的作用。

在劳动过程中,工人把自己一定量的劳动消耗到劳动对象上,从而把新创造的价值加入到劳动对象上。与此同时,又把消耗了的生产资料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之中。例如,把棉花和纱锭的价值转移到通过劳动而织成的棉纱价值中。可见,生产资料的价值因其转移到产品上而得以保存。这种转移是在生产资料转化为产品的劳动过程中发生的,是以劳动为媒介的。但是,工人并不是在同一时间内劳动了两次:一次通过自己的劳动把价值转移到棉花上;另一次把加工所用的棉花和纱锭的价值转移到产品棉纱中。工人是因为创造新价值而保存了旧价值,这种旧价值的保存和新价值的创造,是工人在同一时间内的同一次劳动中达到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这种结果是通过工人劳动的二重性来实现的。在同一时间内,就劳动的二重属性来说,必然一方面创造价值,另一方面保存或转移价值。

工人只有通过他特有的生产劳动方式,才能把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如纺织工人通过纺纱,把棉花和纱锭变成棉纱,织布工人通过纺织,把棉纱变成布匹,铁匠通过打铁,把铁变成农具。就是说,工人只有通过具体劳动才能把劳动对象变为产品,变为新的使用价值。从而使制造这种新产品所消耗的各种生产资料的价值,得以保存或转移。

另一方面,工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并不因他的劳动是纺纱劳动还是木匠劳动,而是因为他的劳动是一般的、抽象的社会劳动。实际上,工人能够在产品中加进一定的价值量,并不是因为他的劳动具有某种特殊的有用性,而是因为他的劳动持续了一定的时间,也就是消耗了一定量的人类一般劳动。因此,纺纱工人的劳动,就它抽象的一般属性来说,作为人类劳动力的耗费,是把新价值加到新产品之中。而就它具体的特殊有用属性来说,作为纺纱的过程,是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之中,从而把这些价值保存下来。由此就产生了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得出的二重性结果。

珍妮纺纱机 历史资料

1761年,英国皇家学会悬赏征集“同时纺六根纱线而只需—人照管的机器”。1764年,织布工哈格里夫斯走路时,踢翻了女儿珍妮的纺车,促成他发明了八个纱锭竖排起来,由一个轮子带动的纺纱机。图中就是博物馆中陈列的珍妮纺纱机。

注模车间 佚名 油画 18世纪中期

在中世纪,人们已经开始用木头制作几样必要的机器,到了17世纪,英格兰兴起了冶铁业。为了供应冶铁的燃料,英格兰的森林被砍伐殆尽。图为英国约克郡的一家冶炼炉,工人们正用铁水灌注模具。

收割橡胶 佚名 版画 19世纪

1837年,发明了电报。几年过后,为了让英国和欧洲大陆的电报网连接起来,雷特铺设了第一条海底电缆。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电缆的绝缘。马来西亚和北美洲的橡胶解决了这个问题。图中,工人正从橡胶树上割胶汁。

福特的海兰帕克工厂 资料图片

1913年,福特汽车年产量达160000辆。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福特汽车公司大规模地装配了流水线:当加工线将待安装部件送到特定工作站时,部件在该处作短暂停留至安装完毕,而整个流水线还在不停运转。流水线让工人饱尝了重复单调工作的烦恼和获得多一倍工资的甜头,福特公司增加了近四倍的产量。图为美国福特公司的生产线。

把价值的象征性符号撇开,价值只存在于某种使用价值中,如果使用价值丧失,价值也就随之丧失。但是,在劳动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产资料则不一样,生产资料在丧失使用价值的同时并不丧失自己的价值,因为,在劳动过程中,生产资料丧失的只是自己原来的使用价值形态,新的使用价值形态则已转移到产品中。生产资料在劳动过程中所丧失的最大限度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们进入劳动过程原有的价值量。因为,生产资料转移给产品的价值,决不会大于它在劳动过程中因自身使用价值的消灭而丧失的价值。如果生产资料本身就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那它就不可能有任何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也就是说,它只能充当使用价值的形成要素,而不能充当交换价值的形成要素。自然界中,一切未经人类劳动加工就天然存在的生产资料,比如土地、风、水、地下的铁矿、原始森林中的树木等,即是如此。

实质上,在劳动过程中,对生产资料而言,被消耗的只是使用价值,正是这种使用价值的消费,即劳动,创造了产品,生产资料的价值才得以保存。生产资料的价值之所以被保存下来,是因为原先借以存在的那种使用价值被改造成另外一种使用价值。因此,生产资料的价值能够再现在产品的价值中,确切地说,不是再生产,而是旧交换价值借以再现的新使用价值。

但是,劳动过程的主观因素,即发挥作用的劳动力,却与此不同。当工人通过他的有目的的具体劳动形式,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上并保存下来的时候,工人的劳动每时每刻都形成追加的价值,即新价值。这个价值是真正地再生产出来的,而不像生产资料的价值那样,只是表面上再生产出来的。因为,在这里,一个价值对另一个价值的补偿,是通过创造新价值来实现的。

劳动过程的不同因素在产品价值的形成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实质上说明了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执行着不同的职能。产品的总价值超过产品的形成要素的价值总额而形成的余额,就是价值已经增殖的资本超过原预付资本价值而形成的余额。生产资料、劳动力,不过是原有资本价值从货币形式,转化为劳动过程的因素时所采取的不同的存在形式。转变为生产资料的资本,即购买原料、辅助材料、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因此被称为不变资本部分,或简称不变资本。反之,转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改变了自己的价值量,再生产出超过自身的价值而形成的余额,即剩余价值,这部分资本从不变量变为可变量,因此,被称为可变资本部分,或简称可变资本。

纽科门蒸汽机结构 历史资料

在瓦特发明高效率蒸汽机之前60年的时候,即1705年,英国工程师纽科门与人合作,试制了第一台真正算得上是动力机的蒸汽机。它在瓦特完善蒸汽机的发明后很长时间内还在使用,为后来蒸汽机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图为纽科门蒸汽机结构图。

资本的这两个组成部分,从劳动过程的角度看,一个是客观因素,一个是主观因素。从价值增殖过程的角度看,一个是不变资本,一个是可变资本。 wdsptXxGMO8M5HQejXVXihcrINA8jdQu8TBfCT0RlrZVX/tFuBcNAkbOBjVVPL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