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读

亚瑟·叔本华(1788—1860)是一位以无神论和悲观主义闻名于世的德国哲学家,是整个西方哲学传统中最杰出的悲观主义者。叔本华赞成一种否定欲望的生活方式,他认为,情感、身体和性欲都会带来痛苦。他的这种悲观哲思影响了许多思想家,其中包括尼采、维特根斯坦、爱因斯坦和弗洛伊德。

在《论世间苦难》中,叔本华称,如果我们生活的直接目的并非受苦,那我们的存在就是世界上与其目的最不相符的东西。换句话说,痛苦和不幸是生活惯例,而非特例。

就像时间只有在我们感到无聊时,才会停滞,仿佛河央戏水的孩童,欢乐的时光总是如风般匆匆而逝,可一旦被关进小书房里,哪怕是片刻橙黄的午后——听梧桐叶间的蝉声,看书桌上的黄纸黑字——也是难以打发和消磨的。

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担心和痛苦,成了机械生物,麻木、茫然。可承受痛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感受不到痛苦的侵扰,就好像瘫痪的双肢,哪怕被碾成齑粉,也不知道痛苦的存在,也看不到一丝反抗的生机。但即使所有愿望都得到满足,也会感到无聊或者想要自杀。这就是精神之苦难。

如果我们与年轻时的好友重逢,过去时光犹在眼前,那相见时,两人心中涌起的最强烈的感觉就是对人生的彻底失望。因为,在青春岁月玫瑰色的黎明下,人生曾多么美好,它曾许诺很多,如今却鲜少兑现。

面对这些苦难,叔本华认为,要有效地指引我们生活的方向,最有效的是调整自己,把世界当作赎罪之所,流放之地。这种生活观有一个好处:我们不会再惊讶地或愤慨地看待同胞的缺点与弊病。因为我们始终记住自我的位置,始终把生存着的每个人看作是罪孽的产物,被生下来是一种罪孽,而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对这种罪孽的补偿与救赎。

生命迁流不定,万物变动不居,如此世间,幸福不值一想。我们的存在仅停留在短暂的现在,此外别无所依。世界本不该存在,因而人也不该存在。这些看似悲观的理论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人生要义。叔本华的这种论调教会人们看清世界和他人,铭记一生的要事:宽容、耐心、尊重与悲悯,这些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也应当给予的。

书中有关现时的论述十分精彩。叔本华将现时同人生过程与目的捆绑,称大多数人回首一生时都会发现,自己一直活在过渡状态,即活在现时,而现时是暂时的,只是通往目的的途径。我们一生都在追求,但实则终其一生一无所获,因为所求之物一旦获得即觉空虚。目标一旦实现,愉悦随即消失。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要认识到生命图景的本质,在叔本华看来它“犹如胡乱拼凑的图画,近看粗陋,要想显得美,只能远观”。叔本华用其惯用的悲观论调告诫人们“应尽力把生活看成一个泡影,一个幻灭的过程”。

所谓苦难,不过我们意志导向之必然,因为“随顺己愿的,我们从不注意或觉察”,也就是说,当我们注意和觉察时,我们的意志必先遭遇了某种挫折,经历了某种震惊。叔本华用他的方式还原了世间苦难的本质。

梁美令 OK/l4rQMKutXxwNWvxHaiguIVXh6eJUQKi9wYo1lHFt/y93IHKcy7+1yJQ7VYgM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