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读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与语文学家,也是哲学史上最具争议的传奇人物之一。尼采生于普鲁士的一个牧师家庭,父亲在他五岁时就早早去世,因此尼采成长于一个几乎充满女性的环境中;不过颇为反常的却是,尼采终其一生都十分崇尚力量与阳刚。十分聪慧的少年尼采痴迷于神学与宗教,并立志成为一名像父亲那样的牧师,因此进入伯恩大学修习神学与语文学。不过在一段时间之后,尼采反而开始对基督教产生厌恶的情绪,而这种情绪也贯穿了他的一生,这极有可能是源于他大学时的一些阅读以及家庭变故。放弃神学的尼采转而投入了哲学的怀抱,而叔本华则是此时对尼采影响最大的哲学家。

1869年大学毕业之后,尼采在教授的帮助与推荐之下,以本科的学历便取得了巴塞尔大学古典哲学教授的职位。刚刚搬到巴塞尔的尼采便宣布永久放弃普鲁士公民权,不过在1870年,尼采还是以军医的身份加入了普鲁士军队,短暂见证了普法战争的残酷,这段经历也被认为是影响了他的性格。1872年,尼采出版了首部作品《悲剧的诞生》,这是一部关于美学的著作,探讨悲剧的起源,不过他在书中表现出的对于语文学的抛弃,却让他受到了学界同行们空前的孤立。而1878年的《人性的,太人性的》一书,则又宣告尼采正式抛弃了他曾经十分欣赏的叔本华的哲学思想。此时期的尼采,身体健康每况愈下,终于不得不于1879年辞去了教授之职,并开始四处寻找适宜居住的定居地,他遍游欧洲、不断搬迁,直到1889年在意大利发疯住院为止。

在这漂泊的十年间,尼采虽然健康状况不佳,不过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精力,佳作不断,相继出版了《快乐的科学》《扎拉图斯拉的独白》《善恶的彼岸》《道德谱系学》《瓦格纳事件》《偶像的黄昏》《反基督》《瞧,这个人》与《尼采反对瓦格纳》,以及大量并未出版的笔记(他去世后被集结成《权力意志》一书)。终于,在学界极力排斥、健康长期不佳、居所漂泊不定、内心极度失调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冲击下,尼采在1889年完全失控发疯了;直到1900年,尼采终于走完了他动荡不堪的一生。

“伟大的思想”系列编选《天才,舍我其谁》一书,节选尼采的两部作品《瞧,这个人》与《偶像的黄昏》中的相关章节。

《瞧,这个人》,另有副标题为“人如何成其所是”,是尼采创作的形式独特的自传,也是他发疯之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书名与各节标题中的“自大”情绪很可能表现出了他已然十分不稳定的精神状况。他在书中回顾了自己哲学思想的变化历程,其中绝大多数章节以回顾其往昔作品为题,不过本书则节选了另外的五章,即“序言”“天才,舍我其谁”“机灵,岂但如此”“佳作,何以迭出”与“天运,我自晓得”。这部自传是一本体现了无限哲学智慧的书籍,当我们跳脱开尼采文字流露的那种病态的自信之后,我们会发现,他只是在向读者陈述一个哲学命题——“尼采是如何成为尼采的”。

尼采在1886年就开始筹备《权力意志》一书,不过最终放弃了写作计划,反而将未完成的文稿编辑成了《反基督》与《偶像的黄昏》两部书。《偶像的黄昏》原本定名为《一个心理学家的闲逛》,另有副标题为“或怎样用锤子从事哲学”。尼采在这部篇幅不大的书中,以格言式的精炼语言,集中地抨击了一位位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偶像”们。尼采把自己比作“锤子”,去全力击碎这些旧秩序的形象,去重估一切价值,才能解放人类的自由意志。本书节选“箴言,足以抒怀”“贻误,独有四遭”与“铁锤,为我代言”三节。

尼采,无疑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最为自大,也因此而最具个人魅力、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他也无愧于那自封的“天才”之名!尼采是最坚定的、最极端的唯意志论者,他反对任何形式的理性主义、反对基督教、反对传统价值、反对传统道德,也进而创造了“权力意志”的“超人”理论。尼采的文字中时刻杂糅着自大、阳刚、坚强、批判、孤独的情绪,而读者也往往很容易被尼采的这种病态情绪所诱导,而忽略了其中的哲学思维。希望读者可以在充分理解尼采一生经历的前提下,静心品读这部节选作品,一窥那真正伟大的思想。

柴尔 j58lalzzINaMb7r3IS6P8prhWcx7sQxnixwoWBlu8Q0GbFLFfmAGW4AieUOlz1L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