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盘古

星辰

正在离我们远去

“星辰正在离我们远去。”

哈勃把威尔逊山天文台上那架巨大的望远镜,让给身旁的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仰起头,把眼睛贴上镜筒。他细细地观测着,终于回过头来,朝叼着烟斗、一脸忧虑的哈勃说道:

“是的,宇宙在不断膨胀。”

从蛮荒的古代到喧嚣的今天,无数的人们曾一次次仰望这浩渺的天空,想象着宇宙的起源,思索着我们从何处而来,又往何处而去。中国人用哲学发问,希腊人用神话解读,希伯来人以《圣经》启示。人类的追问诞生了一部部史诗,纷纭复杂,真相至今难明。

爱因斯坦拜访了哈勃之后,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相信,宇宙的诞生,是源于一次大爆炸。爆炸的粒子膨胀成了无边的宇宙,里面充满了星云,星云又形成了恒星、行星和卫星。终于有一天,无垠的宇宙之中,汇聚了一条灿烂的星河。一颗蔚蓝色的星球,在这条星光粼粼的大河之中缓缓地转动着——这便是我们的地球了。地球从死寂慢慢有了生机。花儿开满了原野,树木覆盖了群山。小鸟从清晨就开始了鸣啭,黑黑的长夜里,传来野兽忧伤的长嗥。

早在十九世纪中叶,达尔文就用他的巨著论述了人类的起源:生物体由简单向复杂演化了千万年,最终森林里出现了一种长臂的猿猴。猿猴慢慢站立,从远古的幽暗之中,走到了阳光之下。达尔文说,我们人类,就是由这猿猴慢慢进化而来。

这只是科学家们的说法,古希腊人从来不这么认为。他们有自己的想象。他们的想象瑰丽、雄壮,充满着野性。

他们认为,原本这个世界混混沌沌,只有无尽的虚空与无边的黑暗。而这一大团的混沌其实是一个神,名叫卡俄斯。有一天,卡俄斯终于厌倦了孤单的生活,他创造了一位女神。女神美丽优雅,饱含深情,名字叫该亚。她是宽广无边的大地之神,世上所有的生命,都是由她的身体孕育而成。她掌握着人们命运的秘密,能给人们带来最灵验的神谕。她赐给人们美满的姻缘,并给人们带来丰收。她总是手持丰裕之角,里面有着取之不尽的珍宝与食物。当你祈求时,她会慷慨地回应,她是诸神中最慈祥的老祖母。

大地之神该亚创造了天空之神乌拉诺斯。他们结合生下了十二个提坦神、三个独眼巨人和三个百臂巨人。其中最小的那个提坦神叫克罗诺斯。他残酷而狡猾,用可怕的手段赶走了父亲。这样,天空就与大地分离了,给了人与神足够的生存空间。克罗诺斯的儿子呢,就是万神之神宙斯,罗马人称他为朱庇特。宙斯打败了喜欢生吃自己儿子的父亲,成为整个宇宙的统治者。

宙斯住在希腊的奥林匹斯山上。他有着隆起的额头、下垂的卷发和浓密的大胡子。他的左手握着一根权杖,身旁总是伴随着一只凶猛的大鹰。发怒的时候,宙斯会手持大锤,发出可怕的雷电。必要的时候,他会坐在神座上,展示他的威严与公正。不过多数时候,他会溜到平凡的人间去寻欢作乐。他有着无数的情人,以及无数的子女,他靠着庞大的家族,来维持着他的统治。他的统治相当稳固,世界在他的照看下日渐繁荣。

盲眼的诗人荷马,带着神的传说四方吟唱。神的故事从古希腊一直传到了古罗马。有一天,《圣经》出现。于是,人们对宇宙的起源与人类的诞生,又有了新的说法。

《圣经》上说,是神创造了天地。起初的时候,世界漆黑一团,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神又把天地分开,水陆分离。接着造出太阳与月亮,让世界分出白昼和黑夜。神又在大地上造了草木鱼虫,飞禽走兽,世界变得生机勃勃。这么大的一个世界,要有人来照看,神就照自己的样子造了一个人。这人是用地上的尘土造的,神将生气吹进他的鼻孔,让他成了有灵的活人。这人的名字叫亚当。神造了一个长着各种果树的伊甸园,让亚当居住。亚当一个人很孤独,神又用他的肋骨造了一个女人,做他的配偶,这个女人就是夏娃。

夏娃和亚当受了蛇的诱惑,不听神的警告,偷吃了园中的善恶果。神就把他们驱逐出了伊甸园。亚当本来是可以不死的,可是被赶出伊甸园,就不能永生了。亚当活了九百三十岁。他是用尘土做的,死后,仍然要归于尘土。他和夏娃生了许多孩子,一代代延续到今天。人类就是这么来的。

这三种说法,跟中国人的看法都不一样,然而又都有着某种相似之处。

在中国人的神话里,最早的时候,天地混沌,如一只巨大的圆球,里面睡着一个人。这人名叫盘古,已经睡了一万八千年。

盘古是一位巨人,有一天他醒过来,发现眼前漆黑一团,空间又小又闷,十分的压抑。他用手往外一推,圆球裂了开来。盘古翻过身想要出来,可是一松手,刚刚推开的这巨球的壳又合拢起来。他只好举起双手,把这两片壳完全撑开。撑不开,他就永远出不来。

这壳上面的部分轻而透明,下面一半重而浑浊。上面形成天,下面形成了地。盘古的身子每天都在长高,他撑着的天和地慢慢就分开了。也没有完全分开,天的边际与地的边际还是藕断丝连。盘古一伸手,握住一柄大斧,往四周这么一横扫,天归天,地归地,天地断绝。

天地虽然分开了,可总有个力量让它们要合起来。盘古就变来变去,用了各种手段把天往上举,据说每天要变九次。变成什么样不知道。也许是变成一棵树,或者一座山,什么都行,只要能撑住天。不只是要变,他的身体还要不停地长,每天长一丈。天就每天高上去一丈。地呢,每天增厚一丈。就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松了松手,发现好了,天定住,不往下坠了。这天地才算是完全分开。

盘古很累,他往地上一倒,要歇一歇。

盘古这一歇,再也没有起来。他死了。天和地之间,苍茫寂寥、空空荡荡,除了一个盘古,一无所有。

盘古死后,他呼出的气,就成了天上的风云,声音呢,成为雷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他的手脚四肢和身躯变成了连绵的山峦,血液成了奔流的江河。他的筋脉化为纵横交错的道路,他的肌肉成为肥沃的田土。他的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天上的星辰。他的皮肤和汗毛就是遍地的花草树木。他的牙齿和骨头呢,变成了各种各样的金属和矿石。至于人们非常喜欢的光润美丽的宝玉,则是由他的骨髓化成的。盘古开天辟地,要费尽全身的力气,在这天地分开的漫长岁月里,他不知道流了多少汗。这汗呢,就成了天上的雨水,时而淅淅沥沥,时而滂沱如倾盆。

盘古死了。时间缓缓地流淌着。

许久之后,一位神女从天上飞了下来,她飘飘荡荡,独自行走在大地上。茫茫大地上,草木葱郁,鲜花盛开。神女越走越觉得寂寞,终于停住,在一个水塘边坐下来。

这位神女,名叫女娲(wā)。

池水清澈如明镜,女娲从水里照见了自己的样子。她高兴起来,立即用手边的黄泥抟成自己的形状。第一次塑造,并不容易。不只是要做得样子像自己,还要有生命,有情感,有智慧。女娲反复试了七十多次,才造出一个她满意的人来。这小人儿一放到地上,就会跑会笑。女娲立即又造了第二个、第三个。小人儿越来越多。女娲造着造着,累了。女娲想,世界这么大,捏多少的人,才能填补这巨大的寂寞呢?她回头一看,身边多的是枝蔓藤条。她随手折了,编成一根绳子。面前的这个池塘因为抟土造人,已经浑浊了。她把绳子甩在泥水里,然后把这绳子往空中挥舞起来,小泥点雨一样落在地上,刚一落地,立即变成了小人儿。这样造起人来就快多了。小小的人儿在女娲身边已经挤不下,他们不断地往远处跑去。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女娲的手臂酸了,就休息了。

可是,这样造出的人是会死的。女娲又难过了。等他们全死了,这个世界不就又变得荒凉寂寞了吗?

女娲就把人分成了男女,两两配起对来。这样他们就可以自己生儿育女。于是,人有死有生,就不会断绝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配成对。后世的人们,有落单了的,就要到庙里去求女娲。

女娲的庙在郊外,人们称她为高禖(méi)之神。古代齐国的社稷、宋国的桑林、楚国的云梦,都是祭祀高禖的地方。祭祀的时候要用猪牛羊这样隆重的“太牢”礼,青年男女们在庙前载歌载舞,寻找各自的意中人。

天文学家们所说的“宇宙大爆炸”,没有说是谁造成的。古老的中国人认为是盘古。而我们的女娲呢,相当于希腊神话里的大地女神该亚。所有的人类,都是她们的子孙。她们都被称为地母,并且是人类的婚姻之神。在《圣经》里,天地万物,都是由上帝造的。而这个工作,在中国就由盘古与女娲分担了。

盘古和女娲离我们已经极其遥远,可是大地上还有他们的踪迹。如果去寻找,就能找着。

据南朝任昉(fǎng)所著《述异记》里说,在南海,有盘古的墓。墓有三百多里长,里面埋的并不是他的躯体——他的躯体早化成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万物了。这里埋的是他的魂魄。

女娲后来又为人类做了一件大事。有一天,天忽然塌下来,她炼了五色石子,几乎用尽全部的力量,才把天补好。这关系到一场可怕的恶战,发生在黄帝的孙儿颛顼帝的时代,我们下文再叙。

女娲终于还是死了。《山海经》里有个记载,说她的肠子变成了十位神人,住在栗(lì)广之野。由此可见,与盘古化为万物不一样,女娲的身体是转化为人或神的。女娲死后,也在大地上留下一个墓,这个墓在山西省的风陵渡旁。千万年过后,到今天,这个墓变得很小了,高两米,周边三十米。小就小吧,大概也只是葬了魂魄在这里,让人们有个纪念的去处。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是屈原的《天问》。“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是张若虚的惆怅。

“我是谁?”“我从何处来?”“我往何处去?”对于希望清清楚楚过一生的人来说,这是最有诱惑力的问题。而探索的过程,如同回溯久绝人迹、野草蔓生的千年小道。历史之路,充满着歧路与断途,充满着叹息与忧伤。因其如此,这才成就了诗,成就了哲学,成就了哲学一样的诗和诗一样的哲学。

在创造世界与人类的工作上,中国的造物主,似乎没有神圣的背景。他们靠着努力与勤奋,成就着自己的使命,最终功成身退,化为山河大地。而西方的造物主,出身高贵,最终成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两者的异与同,究竟折射着怎样的文化背景,又为后世的文明带来什么影响?

所谓神话的永恒魅力,至少有一部分,是来源于此吧。 K75bjzsX6KrWxnADcqMVEk7W+aQKbjwoGRsA+0+GfP86vwsHWFkeFodkX2+c13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