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用中文畅行华人世界

是否我前世是一个中国人?否则,说中文的感觉怎么会这么自然呢?不过,这也有点像恋爱了:彼此相爱的两个人,往往觉得,对方是前世来的老亲人,对不对?

去中国留学两年,我通过亲身经验深深体会到:中文在本质上是讲不同方言者之间的共同语言,好比中世纪欧洲天主教区的拉丁文。其实,公元十七世纪,进入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如利玛窦等,在写给罗马的书信中,就是把中文官话比喻成拉丁文的。而众所周知,当年中国官场通用的官话,通过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的几场革命和现代化,翻身为民国时期的国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普通话。

相比之下,我的母语日文则相当于中国一个地区的方言例如上海话,具有明显的封闭性,跟中文的包容性呈现清晰的对比,乃普遍性层次之不同所致。当日本人听到外国人讲日语之际,一定会去注意哪怕一点点外国腔调,或者语法上哪怕小到不能再小的毛病。记得大学时,两位外籍老师对日文的封闭性气愤不已。一个是前面提到的马来西亚华人陈老师,他在日本待了十多年,日语说得很流利。但是,他一开口说话,日本人百分之百能够听出外国口音来,使得老师埋怨道:你们日本人的耳朵怎么那么挑剔?

另一位是早大法学院的西班牙语老师,他写过好几本日文书,日文掌握得特别好。可是,有一天,他在早稻田铜锣魔馆咖啡厅跟一个学生聊天,弟子指出来老师的日文用词上有点儿不自然的地方。我在旁边听到两位的对话。老师发怒道:你知道我是外国人,所以觉得非得纠正不可;倘若是一个日本人说了完全一样的一句话,你就不会觉得有错了,你懂吗?

抱歉,他不懂。日本人的耳朵就是自然倾向于排外,永远会识别出来外国腔调。相比之下,我在中国留学、旅游认识的很多很多人,几乎都夸我说:你中文讲得很标准!也许跟我在北京留学,受了北京腔影响有关系吧。不过,我觉得,主要还是大家把普通话当作一种“共通语”,也就是不同地方的中国人、海外华人都努力去学习而掌握的“人工语言”所致。所以,当一个外国人跟他们一样努力之际,很自然地一视同仁,竖起拇指说:很棒!而不会像日本人那样钻牛角尖,非得找出不一定存在的毛病不可。

回想当年,唯一对我说的中文评价偏低的一群人,果然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在他们看来,北京话才是最地道的普通话,北京腔永远高高在上。对于外地人讲的中文,人家的耳朵跟日本人一样小心眼、排外得很。听出了哪怕一点点外地口音,老北京就一刀两断说:南方人!这样的情形其实到处都有。上海人对苏北来的外地人也很严厉,绝对听出来他们讲的上海话里渗入的哪怕一点点苏北口音。对北京人来说,北京话是他们村儿里的语言,正如对上海人而言的上海话,对日本人而言的日本话。可是,全世界讲汉语、普通话的十三亿人当中,绝大部分都把普通话当作跟外地人沟通而用的“共通语”,跟自己村儿里的语言,如顺德话、广州话,本来就是两回事、三回事了,所以根本不存在对外国人排斥的动机。

总而言之,中文普通话很有包容性,通行度很高,是不折不扣的事实。因为老是被大家夸奖中文说得好,我的自我感觉越来越好,结果中文进步得相当快,直到有一天开始想:是否我前世是一个中国人?否则,说中文的感觉怎么会这么自然呢?不过,这也有点像恋爱了:彼此相爱的两个人,往往觉得,对方是前世来的老亲人,对不对? GBZKfhvKsq+HZRMHzfq+JCK+00+9ZLz6MThTZTTqr69Dyb/XgymF5U3fkAvpsUt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