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共情≠无条件无原则的赞同

很多人误认为共情就是无条件无原则地赞同对方的想法和行为。这个错误认知是家长对孩子实现共情最大的一个心理障碍。认为对孩子共情就是变相地对孩子的错误进行放纵。其实不然,接纳孩子的感受不等于让他随心所欲。在孩子发生你不能接受的行为时,家长完全可以明确地告诉他:我可以理解你的感受,但你这种行为必须被制止。比如:孩子发脾气乱砸东西。家长可以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你可以用嘴巴提出你的要求,但不是靠乱砸东西。”当孩子发现自己被接受和理解后,也就比较能遵守大人为他设立的界限了。

其实共情不仅仅是对对方的理解和接纳。善于共情的家长首先是个愿意关心和体谅他人的人。这类家长相信孩子是可以改变的,并且这种改变是积极的、正向的。家长会将这种信念传递给孩子,用自己的态度来影响孩子。并通过对孩子进行积极关注,发掘他身上的“闪光点”及潜能,以此帮助孩子进步和成长。

共情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逐渐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共情能力的高低和人的成长环境、知识体系、社会阅历、生活态度、心胸、性格、性情等息息相关。所以在共情训练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努力和自身的局限性及不足进行斗争。如一个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掌控型的家长想具备共情能力,首先要学会重视孩子的感受和存在,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

有话说!

有位妈妈非常喜欢带5岁的小女儿去逛街。可女儿总不愿意去,每次出门都扭扭捏捏哭丧着一张脸。“女儿为什么不喜欢逛街呢?街上有那么多琳琅满目的商品。”直到有一天逛街时女儿的鞋带散了,妈妈蹲下来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她发现自己身处在一种非常可怕的环境里,入眼的都是些快速摆动的手臂和大腿!妈妈终于明白了女儿不愿逛街的真相!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场。之后即便必须带孩子上商场,她也总会将孩子抱起。

这个小故事提醒我们,教育孩子,千万不要忘记换位思考。只有当我们蹲下身观察孩子的世界,才有可能理解孩子的世界。亲子沟通时,家长是否具备“准确感知”孩子情绪或意图的能力直接关乎着沟通的顺畅性。如果一个孩子在伤心,你却认为他在生气,那么孩子当然不会买你的账。换位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感知的准确性。比如:

例1 孩子: “明天就要开学了,真不想暑假结束!”

家长(换位思考前,否定孩子的感受): 这孩子就是贪玩,不爱学习!

家长(换位思考后,接纳孩子的感受): 还是个孩子,喜欢玩是天性。他这是觉得意犹未尽呢!

例2 早上,妈妈送孩子上学校。孩子蹲在路边摆弄一片树叶不肯走。

家长(换位思考前,否定孩子的感受): 每天磨磨蹭蹭,没有时间观念!送完他还要赶着去上班呢。火气上来,拽起孩子就走,边走边批评。孩子嘟着一张嘴被妈妈拖着走。

家长(换位思考后,接纳孩子的感受): “孩子蹲那里干什么呢?”蹲下来观察。原来落叶上有只小瓢虫在爬来爬去,孩子目不转睛地看着。“孩子对大自然充满好奇,这是好事!”妈妈想。接着才对孩子说:“我知道你想继续观察这只小瓢虫,可是我们现在时间很紧必须要走了。”妈妈拉着孩子的手站起来。

对孩子来说,世界是新奇的,充满活力的,生活意味着无尽地探索。家长想要进一步了解孩子,就要尽量以孩子的眼光观察、体验这个世界。家长可以经常和孩子分享自己的小时候。你小时候最喜欢干什么?最讨厌什么?当爸爸妈妈皱着眉头和你说“不”的时候,你的感受是什么……还可以时常和孩子或配偶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以此来体验孩子的立场、情绪和感受。

另外,只有正确感知,却缺乏准确传递的能力,这种状况同样会导致沟通搁浅。

家长李某,孩子高考失利,他其实非常理解孩子此刻痛苦失落的心情,也很心疼。可他却不敢开口安慰,因为他的安慰往往只会让孩子更加痛苦。为什么?因为这位家长的讲话习惯是正话反说,话里带刺。他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真实的心意传递给孩子。比如他想告诉孩子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可到嘴的话却成了“你去干别的呗,你平时不是很能干吗”?孩子觉得家长在讽刺自己,和他大吵。家长被逼急了,只能甩下一句“你就是我这样的人养大的”!这样的误会其实在很多家庭里都上演过。

如何将你对孩子的行为、情绪、意图的理解转化为你的应答,通过应答,让孩子接收到“我已经理解了你的感受”这个信号?初学共情的家长可以借鉴一下共情的一般公式。

共情式回应公式:“你感到……,因为……”

“你感到……”后面跟着的是准确的情感分类和情感强度。情感,指因经验和行为而产生,或与之相关的情绪和情感。如“你感到很高兴”“你感到自尊被伤害了”这样的表述是情感类别的区分。“你感到有点恼火”“你感到非常愤怒”“你感到肺都要气炸了”这样的表述是同类情感不同程度的区分。对孩子的情绪状态进行准确描述,并对这种描述赋予相对称的语气也很重要。如女儿很生气地告诉家长自己最喜欢的裙子被别人弄破了。家长轻描淡写地回应:“嗯,你感到很生气。”结果可想而知。

“因为……”后面跟着的是相关的关键经验和行为。经验,是指对方身上所发生的事情。行为,则指他们所做的或抑制自己没有做的事。如“你感到非常焦虑,因为考试成绩到现在还没出来”。经验是“成绩没出来”,经验引起的情感是“焦虑”,情感强度是“非常”。

体验下面的场景,并尝试用公式进行表达。

例1 孩子:“乐乐搬家了,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可能很久都见不到他了!”

家长: “你感到很伤心很难过,因为你最好的朋友要搬家了。”

例2 孩子:“我高考竟然没考上!班上比我差的人都考上了!”

家长: “你感觉很挫败、很难过,因为高考会失败完全出乎你的意料。”

这个说出你的理解的过程同时是一个信息核对的过程。可以验证家长的感知是否正确,是否真正理解了孩子的真实意图或情绪。如果不正确,那就承认自己的疏漏。可以让孩子将话再重复一遍,努力再次理解。承认疏漏要比假装理解要好得多。这也是家长尊重孩子,重视和孩子对话的一种表现。

共情时,要尽量避免出现下列情况:

◎否定孩子的感受。(如孩子说害怕,家长回应没什么好怕的。)

◎讲大道理。(如孩子遇挫不开心,家长回应碰到挫折是难免的,你要考虑的是怎样从失败当中吸取教训等。)

◎不断提问。(如孩子刚讲完一件事,家长就不断追问究竟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会这样?你为什么要这样做等。)

◎建议忠告。(告诉孩子你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

◎过分同情。(如孩子伤心哭了,家长跟着一起掉眼泪。)

◎偏袒。(如孩子说讨厌爸爸总是说话不算话,妈妈回应你爸爸太忙了,你要理解他等。)

◎机械重复(完全重复孩子说过的话)等状况。

同时还要注意不要让沟通变成孩子单方面的叙述。家长可以用一些简单的话语来回应他们的感受,如“嗯”“哦”“原来是这样啊”之类的。这样既不会出现沟通冷场(爸爸妈妈对我说的话毫无反应),也可以减少家长某些惯性的无效倾听方式地出现(在问题出现时,家长更习惯于用命令式、指责式或直接给建议的方式和孩子对话)。

成功的共情除了家长和孩子感同身受,共享理解外,还可以促进孩子的自我探索。在孩子得到理解后,他们通常会选择更深入地去探索问题,思考问题,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甚至有可能自己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聪明家长”在行动

一、根据下面叙述的内容,将你理解的孩子的感受或情绪用一两个词语或一句话描述出来。

例句 孩子A:“真不想上体育课。每次跑步比赛我都最后一名。”

你的理解: 对A来说,体育课跑步让他有压力,充满挫败感,他想避开它。

1.孩子B: “每天那么多作业,写都写不完。我都没时间睡觉了!”

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C: “外面下雨了。我和同学约好了去踢球的,讨厌!”

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孩子D: “我同桌把我的铅笔盒摔坏了,我狠狠推了他一下!”

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下面叙述的内容,尝试用共情式回应公式来表述。

1.我们班的数学老师就喜欢找我的茬。我回头向后座借支笔他都要批评,其他人他都不管。他就是讨厌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上的小莉请我去参加她的生日宴会。但我不知道应不应该去。我最好的朋友和小莉有矛盾,她会不会觉得我背叛了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答案只做提醒,并非唯一答案)

一、1.厌烦 2.失望 3.生气

二、1.你感到很生气,因为数学老师总找你的茬,这不公平。

2.对于参加小莉的生日,你感到有些犹豫,因为你的好朋友和小莉有矛盾。你担心你去了会伤害你的好朋友。 ulyCSNQR4DXbcNk4LBPLwqU2ZuIvSQ8yfRYv2fyT+wVb5cxGf/AtKCWJWKaTYM1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