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书市

按理说,先有行商,后才有坐贾,书市之设远在书店之前。可我却放在最后提及,只因文物出土、旧戏新演,书市之复兴,也是这几年的事。

北京书市源流,最早的记载见于明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凡燕中书肆,多在大明门之右,及礼部门之外,及拱宸门之西。每会试举子,则书肆列于场前;每花朝后三日,则移于灯市;每朔望并下浣五日,则徙于城隍庙中。灯市极东,城隍庙极西,皆日中贸易所也。灯市岁三日,城隍庙月三日,至期百货萃焉,书其一也。

庙会之日,百货杂陈,书摊其一也。清代之慈仁寺、护国寺、隆福寺、火神庙,先后都有盛极一时的书市。此种书市,更近于这两年春节期间地坛公园庙会里的书摊。可惜这两年地坛公园的庙会小吃多、杂耍多,书摊则少得可怜,而且所售多连环画、通俗小说、教科书之类,不待庙会也随处可得。

真正对北京读书人有吸引力的,是那些专售书籍的新书市。未考这种新书市起于何时,名于何人,但知这几年北京每年都有规模颇大的春季、秋季书市,以及各种专业书市,如外语书市、古籍书市等。

春、秋两季书市多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一般连续十天半月。参展者往往有百数十家出版社和书店,通过抽签分设摊位,在公园里搭起各种临时售书台。读者买五分钱门票就可进去随意翻阅,每天游客如云,笑语喧哗。入门处有一大广告牌,注明各出版社、书店摊位地点,尽可各奔所好。倘若怕有遗珠,一摊过一摊,全部逛完大概得花上一整天。好在公园里有各种小吃,也不乏石凳,尽可歇一会儿再接着逛。以我之经验,逛此类书市,最好是头一天和末一天。头一天各摊位都会使出浑身解数以吸引顾客,自然颇有精彩之作;末一天各摊位准备打道回营,懒得把卖剩下的书运回去,多作价处理,也可买到些便宜的好货。

如今北京人逛书市可真逛出瘾来了。不管东城西城、城里城外,一听有书市,男女老幼,颇有结伴同行者。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行的全国书展万头攒动,这不奇怪;连远在学院路的高教书店举行书展,居然也能吸引四方来客,可就有点儿出人意外。

而在这么多书市中,给我印象最佳的是今年秋季在琉璃厂举行的古籍书市。如今译作吃香,古籍问津者少,故不显过分拥挤。且买书的多专门学者,卖书的也不乏里手行家,相互攀谈几句,颇有趣。还有一点,这里出售的大都为降价书籍,而何书降价、何书不降价、何书降价多少,各摊位并没统一规划。这就有个比较、选择的余地,不至于逛一家等于逛百家。虽说没找到什么特别的本子,合用的书还是买了不少。

据史载,清代火神庙书市以正月初六至十五为最盛;入民国后,自旧历正月初一起有半个月集市,颇为热闹;1928年后厂甸集市阳历新年和阴历新年各开放一次,不过前一次大都只是虚应文章,后一次才真的书摊云集;“文革”前这里春节期间仍有集会,集会期间仍有各种书摊。倘若以后琉璃厂每年能举办一次像样的书市,也算北京读书人有福。至于是否定在春节,是否专售古籍,那倒无所谓。

1987年12月6日于北京大学 emDNsTay8XWYgUftS40fDnjm0Qp6NktkC0OReQX5Izq0KyyUoKkZ6VLzG8nlVwm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