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程式化地去学习艺术,也不喜欢让自己在理论知识的碎片中反复咀嚼。或许那些“概要”能启发人去思考体会、渐悟其中道理。但这样也容易被固有的模式束缚,而少了个人灵性化的思考。我始终相信每个人的审美和艺术感觉都不相同,都会有其在艺术上的不同思考与见解。
侍花无论先学还是后学,当以气胜。得之者精神灿烂,生趣盎然;意懒则浅薄无神。万物皆具形神,因气而和顺,所谓“气胜”,指的是花作的状态,意存指先,得山川之眷,抒一己之性灵。而不是从一件侍花作品中只看到“术”的层面,那样就过于肤浅了。
“心法”做不对,学的都是“术”,其侍花作品常是有形无神。侍花者,从于心也!
感恩之心。感恩所有美好的遇见,感恩大自然赐予的一切,心存感恩就会心存善念。善良是心间的一朵小花。
恭敬之心。所有知识的积累,都来自于身边的师长和朋友。恭敬之心能给你带来朋友,带来知识,带来艺术能量。
敬畏之心。所有先贤的智慧都来自对天地的敬畏,以致我们看到的所有艺术种类,都是效天法地、明心见性的,比如我们看到的肢体语言——舞蹈。先贤所记:“言之不尽歌之,歌之不尽舞之、蹈之。”人们最初看到风吹草动时满心愉悦。清风拂过,自然中美妙的音乐响起,人们就会随声动起来,跺脚、鼓掌、欢呼。这种身体的律动就是舞蹈。人类最初所有的艺术形态都是效天法地的,所以人对自然万物要有敬畏之心,对草木精灵也要有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