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宅兹中国

平王把诸侯像送瘟神一样送走后,终于有时间看看祖宅洛邑了。

平王游走在洛邑街上时,他惊讶地发现,这是一座宏伟都城。设计理念超前,配套设施完善。光是城门就有十二座,东西向、南北向主干道各有九条。王宫就在中央大道上,王宫左边有宗庙,右边有社稷。王宫前面是天子与诸侯大臣开会的大会堂,王宫后面是“大型商业区”。

这种超前的设计理念一直被延续了三千年。最为重要的是,象征“天命”的九鼎在这里的太庙收藏着。这祖宅是平王祖先留给他最好的礼物,他激动得差点哭了。

这一切都要感谢平王的老祖宗们,为了子孙万代的太平,他们兴建了洛邑。两百多年前,周朝股份制公司第一任董事长武王灭商后,殷商的残余势力依然很强大。这让武王茶不思,饭不想,寝难安,最终想出两个办法。

办法一:胡萝卜加大棒

“胡萝卜”——将纣王儿子武庚封为诸侯,安置在商朝老家殷都,武王心想:“只要你们殷商遗民老实,我们周人就不赶尽杀绝。”

“大棒”——为了监视殷商遗民一举一动,武王觉得安排自己亲兄弟来做这事最靠谱(其实是最不靠谱的),将管叔、蔡叔、霍叔分封在殷都周边,作为武装监视力量,史称“三监”。他认为,有这三根“大棒”在,殷商遗民就不敢造反。

办法二:创造天命观

“天命”是指上天选择道德可与天地相匹配的人来担当大任,所以担当天命的人必然正统。武王因此写成《商誓解》,苦口婆心地对殷商遗民进行宣讲。

不要小看这一天命观,它作为西周股份公司的核心经营理念,确保了西、东两周能存活近八百年。后世很多王朝创始人,为确立王朝正统性,均要寻找上天授予自己天命的依据。低级的如母亲遇到什么神物未婚先孕,出生时天有异象,地质灾害爆发等;高级的如传国玉玺。

武王希望从肉体与精神上控制殷商遗民,但失败了。因为监视商人的三根“大棒”造反了。

武王灭商后没两年就死了,新任天子成王还是个孩子,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姬旦)摄政。结果“三监”趁天子年幼,联合武庚一起造反,整个公司的东部市场全面失守。负责看守殷商遗民的三根“大棒”与囚徒手牵手,一起走在造反的康庄大道上。如果武王在天有灵,估计会气得从坟里爬出来,手拿陪葬品打人。

周公旦可不是鸡蛋,一打就碎。他喊上一位老战友吕尚(《封神演义》里的姜子牙),他俩一联手,就成功平定了叛乱。为了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殷商遗民问题,周公旦决定将整个商民族从殷都连根拔起,移植栽培。移植地点选在洛邑。

洛邑地理位置好,处于天下中心,风景秀丽、环境优美、交通方便。西周大军从镐京出发,向东穿过崤函道便可直达洛邑,便于周王室控制。于是所有殷商遗民集体移植到洛邑,在那儿扎根。大规模的洛邑建造工程就在周公旦的主持下开展。

周公旦为了能让西周股份公司更好地控制东部市场,作为公司总经理的他将总公司办公地点由镐京移到洛邑,并安排年少的董事长周成王到此来办公,并还政于成王。同时将象征天命的九鼎置于洛邑,震慑东方诸侯。

从此洛邑有了新名字——成周。“成周”的“成”字是取自成王的“成”,表示建国大业正式完成。由于周王室都是天下诸侯的宗主,老家的丰镐被称为“宗周”。从那时起,西周王朝就是两都制,西边的首都是丰镐,东边的首都是洛邑。后世很多王朝也采用两都制,比如明朝北边的首都是北京,南边的首都是南京。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西周牢固控制了天下东部,也为两百多年后的平王,留下了避难所。

1963年出土的何尊,发现了周公建造洛邑的伟大石刻,上面有一段铭文:“宅兹中国,自兹乂(yì)民”,意思是天子在天下中心建都,在这里治理天下人民。

讲完洛邑的前世,笔者再重点讲一下洛邑里藏着的超级大宝贝——九鼎。 geIvzUVRK7+sR5jF3RsCet6AeiT02DAGariQtH9ImYWYBC8bTRl7NzMYDBFoPKE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