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从丝绸源头到丝路起点

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之后,高度集权的中原王朝一直通过朝贡、互市、和亲等方式,牢牢控制着丝绢贸易的主导权。《唐律疏议》卷八中的“关市令 赫然写着:“锦绫、罗縠、绸、绢、帛、布……不得度西北边诸关及至沿边诸州贸易。”也就是说,丝绸如同今天的枪支、炸药一样,不仅是贵重物品、紧缺物品,而且是违禁品,只能官方经营。

从汉代开始,官方就在大中城市划出一个或多个区域作为“市”。市的四周有围墙,与居民区分隔,市内由官府建造店铺,所有买卖必须在市内进行。市楼上插旗表示开市,降旗表示罢市。管理长安东、西市的官员叫“市令”,一般城镇管理市的叫“市长”。市的官员负责为商贾注册登记,为大宗交易契约加盖官印,定期评定物价、检验商品质量、验定度量衡。每一种丝绸商品都要区分等次,如细绵绸、次绵绸、粗绵绸;每一品又分为三等价格,称为上估、中估、下估。物价十日一定,不得擅自变动。倘若官府收购丝绸,就按中估定价,不准讨价还价。

异域商旅进入中国,一般要随使团前来,零星商旅很难入境。进入中国后,要凭申请到的“符传”或“过所” 到指定的市进行交易。外国商旅购买的锦帛,须立文契,买卖双方要与保人签字画押,并经官方验证。中外贸易一般在边关政府所设的边市进行,朝贡贸易则在京城进行。

唐代中期丝绸产地与等级示意图

这样一来,朝廷驻地自然成了丝绸的主要集散地,而生产丝绸的地区只能扮演生产者角色,利益也就大打折扣。

尽管如此,由于丝绸价格远高于粮食,就使得丝绸技术在全国的传播有了强劲动力。《唐六典》 载,在全国十个道 中,有六个道向朝廷贡赋丝绢,它们是:今山东大部所在的河南道的24个州府,河北道(今河北)的16个州府,剑南道(今四川)的11个州府,山南道(秦岭以南)的6个州府,关内道(秦岭以北)的4个州府,淮南道(江淮地区)的3个州府。由此可见,中国丝织业的版图,已经由秦汉时期的山东一枝独秀,演变为隋唐时期的万木竞芳。必须指出的是,唐代今山东地区向朝廷交纳丝绢的州府共有16个,数量仍居全国之首,分别是曹州(今定陶西)、濮州(今鄄城)、郓州(今东平)、济州(今东阿)、齐州(今济南)、淄州(今淄川)、青州、莱州、登州、兖州、徐州、德州(今陵城区)、博州(今聊城)、棣州(今阳信南)、沂州(今临沂)、密州(今诸城)。另外,宋州(治河南商丘,辖今山东曹县、单县)、魏州(治河北大名,辖今山东冠县、莘县、阳谷)、贝州(治河北清河,辖今山东武城、夏津)也是缴纳丝绢的重点地区。天宝元年(742),山东纳绢州府总户数101.7万,占全国纳绢州府总户数的三分之一;上交丝绢228万匹,占全国的34%,平均每户2.24匹,仍是全国最密集、最普遍、最集中的丝绸供应地。

至于秦汉两代山东丝绢的质量,有三个典型的例子。一是《史记》记载,秦朝宫中最常用的丝绢就是“阿绢”。二是司马迁说,齐鲁之人如果拥有千亩桑麻,这个人的财富就可以与千户侯相比。三是《汉书》记载,朝廷设有两个纺织厂,名叫服官。一个设在襄邑(今河南睢县),历史记载不多;一个设在山东临淄,负责为皇帝生产冬春夏三季服装,所以又称三服官 。汉武帝时期,三服官每年动用织工数千人,耗资数万万,也只能产出一百件左右的御服,那将是多么精细、多么美观的纺织精品呀。

那么,丝织业已扩展到大半个中国,山东的丝织品质量是否有所下降呢?《唐六典》将各州贡赋的丝绢分为八等,三等以上叫上绢,四、五等叫次绢,六、七、八等叫下绢,八等之外属于等外绢。山东生产上绢的州府9个,生产次绢的州府7个;河南生产上绢的州府7个,生产次绢的州府3个,生产下绢的州府4个;河北生产上绢的州府4个,生产次绢的州府11个;安徽生产次绢的州府3个;湖北生产次绢的州府1个,生产下绢的州府2个;陕西生产下绢的州府1个;四川生产下绢的州府30个;福建生产下绢的州府3个。其余州府生产的皆为等外绢。山东不仅生产上绢的州府居全国首位,而且所产的丝绢全部列入了上绢与次绢,其中大部分是贡品。贡品主要有曹州、濮州、郓州、德州、棣州的绢,青州的仙纹绫,兖州的镜花绫,齐州的丝葛,博州的绸。由此可见,唐代丝织品的质量,山东居首,河南、河北次之,四川、江南又次之。《太平广记》中说,开元初年,天下唯北海(青州)绢最佳。台湾史学家严耕望在《唐代丝织工业之地理分布》一文中也说:“有唐一代,巴蜀所产丝织品要胜于江南所产,但巴蜀丝织品质量的总的趋势比山东所产为差。”

综上所述,从汉到唐,京城长安、洛阳是全国丝绸的集散地,山东是丝绸的主要源头。但上述结论只是统一王朝时代的典型表现,而在汉唐之间的分裂时代,情况就大相径庭了。

三国、西晋和北魏时期,中国北方尚且处在一个政权控制之下,丝绸传输的格局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北魏灭亡后,西魏、北周相继占有关中,控制了丝绸之路;东魏、北齐则占据黄河下游,控制着丝绸源头。西魏、东魏时代,长安丝绢不能再通过贡赋征调,西北地区的丝绢价格陡然上升,商人们只能前往黄河下游尤其是山东采购。到了北周、北齐时代,北齐一直限制向北周输出绢帛。直到570年,北齐后主高纬为了取悦皇后,向北周索取真珠,对方提出以上乘的丝织品相交换。高纬派人带上3万匹锦彩前往北周换取真珠,才阴差阳错地打开了丝绢大门。随后,大量胡商涌向山东。《周书·吐谷浑传》记载,一个吐谷浑使团从北齐返回时,就有随行胡商240人,驼、骡600头,带回杂彩丝绢上万匹。青州出土的北齐墓石刻画像中,有一幅胡商与齐商贸易图,图上的胡商让仆从捧着一件地中海特产——红珊瑚,而齐商跷着二郎腿坐在绣墩之上,居高临下,泰然自若,一副老谋深算的奸商派头。正是在这样一个大动乱时期,山东扮演了丝绸源头与丝路起点的双重角色。也就是说,丝绸之路的起点已经由长安、洛阳东移到了山东。

而且,据专家考证,中国丝绸先东传到朝鲜、日本,后西传到中亚、西亚直至欧洲。 今日本奈良的正仓院藏有17000件古代染织品,法隆寺也有3000件古代染织品,其中大部分是产自中国东部的夹缬、纹锦、纹绫等。

而运输这些丝绸的港口,多是登州。 lFqP5R4jUb9mEPRxKRvLVH3IHCTste78eOT7FO/pRKzOi3nD+nomZjeezL57yEg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