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经济发展的概况

1.3.1 经济增长率

近代中国经济到底是发展了还是没有发展?如果发展了,其增长率是多少?关于这个问题已经有不少研究,既有国内学者,的也有国外学者的,在观点上既有“停滞不前说”,也有“快速增长说”。这当中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第一,时间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是包含整个近代时期,还是只包括民国时期,或者只包括20世纪30年代,其结果是不同的。第二,资料问题。一般而言,关于近代中国的统计资料是不完整的,不足以计算出系列的长期经济总量,研究成果的准确度不够。第三,方法问题。由于部分时段的数据资料十分缺乏,很多学者不得不使用某些方法进行补充,包括填补和估计,依据的基础不同,计算出的结果也会不同。第四,范围问题。如果只包含近代行业,如矿山、纺织、面粉、军工、铁路等,其增长率比较高,但如果包含全部经济部门,就没有多少增长。

可以将关于近代中国经济增长的研究结果分成两种:一种是“快速增长说”,以罗斯基为代表,估计1914—1918年和1931—1936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4%和1.9%。 叶孔嘉、帕金斯、刘佛丁等也属于这个范畴,他们计算的近代中国增长率分别为1.1%、1.4%、1.45%。 另一种是“停滞不前说”,如麦迪森、南亮进、牧野文夫,他们的估算虽然涉及的时期不同,但经济增长率都不超过1%,甚至完全没有增长。 南亮进、牧野文夫等测算的中国1932年和1940年实际GDP(按1933年价格)分别为222亿元和216亿元,分明是下降了的,虽然1936年达到过242亿元。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的观点如下:第一,如果从清朝末期或19世纪中后期开始计算,中国经济是增长的,因为起点太低,自然是有了一些进步的。如果计算1912—1936年这段时间,增长率也比较高。但上述时期都缺乏确凿的计算经济总量的证据,很多资料都是十分粗略的,如关于1850年、1887年、1914年国民收入的计算。 如果只计算数据较全面的20世纪30年代,增长率不足1%。第二,如果只计算近代行业,增长率是比较高的,因为这些行业的生产率较高,利润率也较高,加上市场逐渐扩大,增长是显著的 ;如果全面计算中国经济增长,则未必有明显增长。因为当时近代行业所占比例较小,绝大多数人生活在农村,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没有跳出自然经济的范畴。第三,如果考察从1937年到1949年这段时间,中国经济基本上是零增长或负增长的。事实上,这个时期的整体情况并不容易把握,但根据1937年前后的数据可以窥见一斑。 例如,麦迪森(2009)依据1990年购买力平价计算的1950年中国GDP是2 399.03亿元,1938年是2 885.49亿元,最高的1936年是3 033.24亿元 ,不论与哪个年份相比,1950年都是下降的,可见战争的影响是严重负面的。

1.3.2 产业结构变化

讨论了经济增长率之后,再看看产业结构的变化。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经济发展的结果是经济总量当中第一产业所占比例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不断上升。观察各国的发展经验,第一产业的比例从70%~80%下降至不足10%;第二产业从不足10%上升至30%~40%,然后下降至20%~30%;第三产业从20%左右逐渐上升至70%以上。劳动力就业的比例也同样有这种趋势,只是比例的绝对值变化与GDP有所不同。第一产业比例高于GDP比例,第二产业低于GDP比例,因为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英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例从1820年的26%下降至1944年的5%,法国从43%下降至20%,美国下降至8%,日本下降至20%。劳动力比例,英国下降至8%,法国下降至32%,美国下降至22%,日本下降至36%。

那么,1949年以前中国经济是什么样的?这要看我们将它定位到什么时候。即使是近代社会的开始时间1840年、19世纪末或者20世纪初,也很难说清楚,因为没有完整的数据资料,具体说是没有三个产业的产出数据。从需求角度看,也没有消费、投资和进出口总额的完整数据。因此,这里只能做简单的描述。

表1-2显示了近代中国的产业结构,从中可以粗略地观察到三个产业的基本比例。几个不连续的时间点显示的情况虽有差异,但总体上看不出有什么大的变化,特别是1940年以前。农业的份额占50%~71%,工业占9%~16%,服务业的比例是根据农业和工业的剩余计算的,占19%~36%。重要的是,在100多年中产业结构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至少没有出现明显的工业化迹象,即使有也十分微弱,而且应该发生在1910年以后,这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表1-2 近代中国的产业结构 单位:%

续前表

注:服务业份额是根据农业和工业加总之后的剩余计算的。

资料来源:1887年、1914年、1936年②和1949年数据参见刘佛丁等(1999),其余数据参见一桥大学经济研究所(2000)。

当然,也不能根据这个指标就认定1949年以前中国经济没有发展,事实上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和进步的。据研究,中国经济1840—1949年的年均增长率为0.4%,其间1840—1911年为0.6%(其中1840—1894年为0.3%),1911—1936年为1.4%;1936—1949年为-2.1%。 另一种估计与其相似:1850—1887年为-0.64%(-0.38%),1887—1914年为1.0%(0.3%),1914—1936年为1.45%(0.92%),1936—1949年为-2.4%(-2.87%),括号内为人均收入的年均增长率。 虽然在100多年间经济增长率不算高,既不能与1949年以后相比,也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不过也可以看出各个时期的不同。在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虽然经济的增长率不高,却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个时期虽然引进了部分近代工业,但没有开始大面积的工业化,是以农业为主的增长。中国近代工业的引进和建立开始于19世纪末的洋务运动,这时主要以官办工厂的形式从欧洲引进了军用工业,如军火厂、造船厂、炼铁厂;民营部门是从1912年进入民国时期开始陆续引进纺纱厂、火柴厂、卷烟厂、面粉厂等轻工业工厂的。因此,1912—1936年的经济增长率较高,甚至被称为“中国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 。此后由于日本全面侵华,中国经济遭受了重大打击,加上后来的解放战争,一直处于战争状态,经济出现下滑甚至倒退。

尽管不能凭借以上简单的数据得出结论,但大致可以认为在民国时期,尤其是1912—1936年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增长。然而,由于内外干扰,中国没能顺利地启动现代经济增长,延迟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当然,如果如罗斯托所说,经济起飞需要政治上的变革,民国时期也是不够的,如政府的治理能力、土地制度等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

表1-3显示了由另一组数据构成的部分时间点实际GDP总量及其产业结构。在1890—1933年的40多年中产业结构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第一产业一直占约三分之二的比例,到了1952年才有所下降。手工业的比例也基本没有变化,一直保持在7%以上。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也没有什么变化,保持在9%左右。政府所占份额维持在固定水平(2.8%),这说明当时的政府并没有占据更多资源。最重要的现代制造业,虽然长期看略有提升,但占比依然很低,仅从0.1%上升到4.3%。尽管这里的定义可能过于狭窄,其他属于制造业以及第二产业的行业都分离出去了,但总体看依然十分薄弱,因为即使加上那些行业(如采矿业、电力、建筑业)也是微不足道的。最后,这个时期的增长率都十分低下,GDP从1890年的212.83亿元增加到1933年的299.80亿元,40多年只增长了41%,年增长率仅为0.95%。相比之下,日本的增长率高达3.6%。 即使1952年中国GDP增加到了316.95亿元,平均增长率也仅为0.79%。当然,现代制造业等新兴行业的增长率较快,一些产业属于从无到有,如电力、采矿业、金融业。

表1-3 近代中国GDP结构 单位:百万元(%)

注:表中数据按1933年价格计算。括号内为比例,总量为100。

资料来源:麦迪森(2008),48页,156页。

表1-4显示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GDP结构的变化,由于30年代的统计数据比较丰富,所以这个时期的信息更可靠一些。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农林牧渔)占最大份额,而且几乎没有变化,接近60%。之后是服务业,占20%多的份额,还略有上升。工业略有下降,但可以看作稳定的。运输、通信业1940年明显下滑。其他产业的份额很小,变化也不大。矿业和电力、煤气略有上升,虽然上升幅度不大。教育和政府所占份额变化也不大。GDP总值几乎没有增长,甚至有所下降,说明整个时期都没有明显的进步。各个部门的数值也同样,一些部门不仅没有增长,甚至有所下降,如农林牧渔、工业、建筑业、运输和通信业,只有服务业和矿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总之,虽然20世纪30年代特别是1936年以前是中国经济发展较好的时期,但依然没有明显显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只是个别行业有所增长,大多数行业是停滞不前的。如果这些数据是准确的,可以说1949年以前中国经济基本上没有什么增长。产业结构也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也就是从发展的概念上看没有多大进步。

表1-4 GDP结构的变化 单位:%

注:关于中国其他地区(除东北地区外),政府中包括为军队提供的经费。关于东北地区,原文中有两个政府和两个合计的数字,其中政府(1)中不包含为日本军队提供的经费而政府(2)中包含,合计(1)和合计(2)也是如此。这里采取后者,即包含军队开支的数据。

资料来源:南亮进、牧野文夫(2014),452页,516页。

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与中国其他地区(除东北外)差异很大,农业的份额从一开始就低于中国其他地区(除东北地区外),到1940年下降到了22.58%,这相当于日本20世纪20年代的水平。也就是说,东北地区处在中国其他地区(除东北地区外)与日本之间的水平,甚至达到了中国1990年前后的水平。工业的比例一开始很低,仅有4%,但在不到10年中上升到了13%,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进步。与中国其他地区(除东北地区外)相比,东北地区开始差距较大,后来居上,实现了赶超。矿业虽然所占份额不多,但发展迅速,从1.18%上升到了5.69%。运输、通信业的增长很快,在观察时期里翻了一番,这个部门所占份额本来就比较高。关于这一点值得特别指出,这个行业有这种份额是很特殊的,不仅中国其他地区无法相比,即使日本也不能与之相提并论,日本这个行业的份额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高,但也只有12.5%(1938年)。 东北地区的电力、煤气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由于其他产业的发展,服务业的份额有所下降,这也是很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下面研究劳动力的产业结构,表1-5显示的是20世纪30年代按产业划分的中国其他地区(除东北地区外)和东北地区的就业者人数和比例。从比例看,第一产业一贯处在绝对优势地位,大约雇用了80%的劳动力,而且没有随时间改变,这与GDP的情况相同。第二产业的就业者比例也没有变化,基本维持在10%的水平上。第三产业的比例略低于第二产业。就没有变化这一点来说,三个产业是相同的。虽然只有约十年的数据,但说明中国其他地区(除东北地区外)的经济结构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也就是没有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如果观察当今中国,就业者比例每十年就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至今的40多年中变化巨大。这说明当时的经济发展是原地踏步或者虽有增长但没有结构变化,值得进一步观察和分析。

表1-5 就业者人数和比例

资料来源:南亮进、牧野文夫(2014),362页,481-482页。

中国东北地区在就业者人数上无法与中国其他地区(除东北地区外)相比,大约是其十几分之一,但在产业结构上有所不同。农业的份额虽然也比较高,但比中国其他地区(除东北地区外)要低一些,重要的是它是逐渐降低的,这符合产业发展的规律。第二产业的比例为8%左右,略低于中国其他地区(除东北地区外),只是略有增加。第三产业的比例明显高于中国其他地区(除东北地区外),这主要在于第一产业份额的差异,而且在增加。总体来说,东北地区的就业结构略好于中国其他地区(除东北地区外),说明土地相对丰富,从事其他行业的劳动力更多。这种比例关系大约相当于日本19世纪后期(如1888年)的水平 ,也相当于中国20世纪70—80年代的水平。 总之,东北地区的劳动力结构好于中国其他地区(除东北地区外),但第二产业所占比例并不高,参照产出结构,并没有显现出生产力的优势。 CrQ8Oz9YAzN6QjXN9D9rRHx9iSKPx5Hi9dEDpjUX6+Q4eknSiU93Y9/pZYpHVe0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