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3 1949年以后的工业

与1949年以前相比,1949年以后中国工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虽然在这期间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波三折的,有时甚至是严重失误的。1949年以后的工业发展依然可以分成两个时期:前期是计划经济时期,后期是改革开放时期。相比之下,前期的发展经历了更多的波折,而后期的发展比较顺利。除了前期中国工业的基础十分薄弱之外,还有体制和政策方面的问题;后期则通过改革开放解决了很多问题,加上有了前期的基础,发展得到了较好的保证。

此外,1949年以后工业的发展还有如下几个事实值得了解。第一,20世纪50年代实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将私营企业变成了国营和集体企业。第二,50年代苏联援助的“156个大项目”对中国工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第三,以“大跃进”运动为代表的“洋冒进”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发展秩序,造成了不良影响。第四,重视重工业而轻视轻工业的思想和政策扭曲了资源配置,形成了偏斜的工业结构。第五,过度强调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自力更生,忽视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造成了资源浪费和资源不足。第六,由于技术水平低下,也由于体制的限制,难以实现“集约型增长”而长期依赖“粗放型增长”。第七,创新不足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严重瓶颈,虽然这不是容易解决的事情,需要长期努力,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如果没有创新则难以发展,至少难以真正成为强者。上述问题通过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逐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有很多问题依然存在。

4.3.1 产出的增长

1949年以后,工业一直是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不论是在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时期都一样。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如果没有工业的快速增长或引领作用,经济很难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从各国的发展经验看,凡是成功实现经济发展的国家无一例外是以工业为“领头羊”的。中国工业发展的速度超过其他国家,也正因为如此才成就了今天中国的地位。另外,经济增长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没有经济增长就谈不上经济发展,而经济增长主要靠工业来完成,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的早中期。换言之,工业的增长是经济全面增长的重要推手,原因是工业具有规模经济、技术进步、创新、外部经济等农业和服务业所没有的优势。

图4-1显示了1949年以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实际增长率,其一个重要特征是与GDP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和第一产业增长率相似,大致经历了由大波动到小波动的过程。或者可以说,计划经济时期的波动大于改革开放时期,结果导致计划经济时期出现了奇迹般的高增长,但也出现了严重的下滑,大起大落。这种经济增长不是稳健的而是冲动的,是不可持续的,也是不可取的。相比之下,改革开放时期较为稳定,除了1989年前后的波动之外几乎没有大的起伏,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直十分平稳,这与农业和工业的变动基本一致。

图4-1 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实际增长率

资料来源:各年《中国统计年鉴》。

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工业的高增长。1953—2014年11%的年均增长率应该是前无古人的。如果按10年时间划分,1953—1962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3.3%,1963—1972年为15.02%,1973—1982年为8.06%,1983—1992年为12.38%,1993—2002年为11.93%,2003—2014年为10.90%。除了“文化大革命”后期到改革开放初期这一段时期之外,各个时期增长率都超过11%。这种增长率不仅超过所有国家的经验和事实,也超过中国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率,从这个角度来说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非工业(第二产业)莫属。

表4-6显示了第二产业的增长率,包括产出、就业者人数和人均产出。 产出在20世纪50年代增长率最高,超过20%。这一方面由于原有的工业基础太低,另一方面也包含了“大跃进”的“成果”。20世纪60—80年代产出增长率较低但变化不大,在国际上也属于高增长了。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了超高速增长,意味着邓小平南方谈话带来的改革开放红利开始显现。不同统计方法对就业者人数的增长率出现了分歧,结合来看前期和中期增长较高,后期或现在增长较低甚至负增长。依据政府统计,1961—1970年的负增长主要是由三年严重困难导致的人口净减少造成的,其他时期都是正增长。前期或中期的高增长也主要来自人口的高增长,后期的低增长则是人口红利逐渐消失造成的。人均产出虽然有四种统计方法,结果略有不同,但总体上是一致的,也就是在大多数统计中只有20世纪70年代是低增长或负增长的。20世纪80年代也不算高,这主要是由于当时工业处在没有找到良好改革措施的时期,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集体企业效益都不好,民营企业还没有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外资也还没有大举进入中国。

表4-6 第二产业的增长率 单位:%

注:“一桥估计”是日本一桥大学研究团队的估算,具体参见南亮进、牧野文夫(2014)。

资料来源: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南亮进、牧野文夫(2014)。

4.3.2 增长率的分解

上面观察了1949年以后第二产业的长期增长率变化,与前面中国经济整体和第一产业的情况相似,这里使用增长核算方法对增长率进行分解,找出各种因素对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经济增长率 G Y )可以分解为劳动力的增长率 G L )和生产率增长率 G Y L ),即

这里, K L 分别为资本和劳动, E K 为资本的生产弹性。 λ 表示生产函数的移动,即增长率的剩余。依据式(4.1)和式(4.2)分解的结果显示在表4-7中。由于数据的局限,这里只计算了1982—2014年的情况。

表4-7 第二产业的增长率及其分解 单位:%

注:① Y =GDP(1978年=100),数据来自《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及《中国统计年鉴》。② K =资本存量(1952年=100),1982—1994年数据来自张军等(2003),1995—2014年数据在此基础上根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推算。③ L =就业者人数,数据来自《中国劳动统计年鉴》。④ G =变化率。

先看第二产业产出增长率 G Y ),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期保持了超高水平,大多在10%上下,个别时期甚至超过17%,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没有哪个国家有过这么长时间的高增长。再看工业劳动力的增长率 G L ),前期增长较快而后期增长较慢,20世纪90年代后期还出现过几乎没有增长的局面,我们认为这是当时国有企业改革出现的“下岗潮”造成的。资本的增长率 G K )变化不够稳定,前期较高,中期较低甚至负增长,后期有所恢复但近期又开始下降。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G Y L )总体上都很高,个别时期(20世纪90年代前期)更高,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这也是维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基础。资本劳动比率的增长率 G K L )并不理想,一半时期为负值,在2002—2006年则较好,但之后又出现了负值。如前所述,中国资本存量的数据和估算是存在争议的,主要是由于基础资料的缺乏和不完善。值得庆幸的是,技术进步率的增长率 λ 非常好,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其他时期也不低。正因为如此,技术进步率对增长的贡献 λ G Y L )也就显现出了特别的作用。

4.3.3 结构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增长,工业的内部结构也会发展变化,包括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关系或者资本品和消费品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一个农业国在发展工业时都是从轻工业开始的,轻工业主要包括生活物品,如纺织品、食品。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得以提高,资本得以积累,逐渐能够生产更加复杂的工业产品,即资本品,如机械设备。不过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重工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图4-2显示了两种结构变化:一种是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另一种是国有经济和其他经济的关系。重工业的比例从1949年的26.4%快速上升,在1960年居然达到了66.6%。此后重工业的比例基本上维持在50%上下,一直到20世纪末。进入21世纪之后重工业比例再次快速提升,2006年以来维持在70%左右的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上,这是世界各国都没有经历过的水平。

图4-2 重工业比例、国有经济比例和集体经济比例

资料来源:各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一段时期里中国的重工业比例依然会处在较高的水平上。原因如下:第一,中国依然处在工业化的中期,正是重工业发挥作用的时期,不论是需求角度还是供给角度都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从需求角度看,中国处在城市化的进程当中,城市化需要住房、交通、基础设施等,因此要使用钢材、水泥、金属、木材、玻璃、化学材料等重工业产品;从供给角度看,中国已经建成具有世界规模的重工业体系,小到螺丝钉,大到航空母舰都能生产。第二,中国的工业生产已经不仅为本国提供产品,而且为世界加工生产,在短期内不会改变这种局面,因为中国的产品物美价廉、具有竞争力,世界上很少有能取代中国的国家。与中国比较接近的国家如“金砖国家”中的其他成员也都各自存在弱点,无法取代中国的地位。俄罗斯的重工业很强,但局限于军事工业和大型装备工业,中国的装备工业也在快速发展,越来越接近俄罗斯的水平。巴西整体上工业并不十分健全,很多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不强。印度的制造业水平比较低,不具备与中国竞争的能力。南非虽然在非洲属于工业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拥有较多工业门类,但其完整性比较差、效率较低,难以成为工业大国。不过,随着中国对环境和资源的认识以及产能过剩等问题的解决,重工业的超水平状态必然会逐步放缓,回归到较为合理的水平。

另一种结构变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即国有经济以及集体经济比例的变化,这是一个有趣的情况。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各种办法将原来民国时期的国家资本和私人资本改变成国有或集体经济。这场改造奠定了后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的经济格局,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时期。在这当中有个变化值得寻味:国有经济比例在“大跃进”时期达到90%的高水平,加上集体经济,几乎囊括了中国工业的全部。有趣的是,在此之后国有经济的份额有所下降,集体经济的份额却有所上升,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二者旗鼓相当。21世纪之后,二者的数量和比例都迅速下降,直到目前的低水平。集体经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国有经济依然占据较大份额。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国有经济的下降并不是起始于改革开放以后,而是起始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认为,这一部分是由于城市街道企业的发展 ,另一部分是由于农村的社队企业(后来的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就是说,从“文化大革命”开始,国有经济并没有进一步扩张,而是以集体经济的形式发展的。

在中国,一直存在粗放型发展的问题。所谓粗放型发展指的是,只注重扩大规模而忽视效率和技术进步等的作用的发展类型。与此相反的发展类型是集约型发展,即注重提高效率和技术进步的作用的发展类型。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受当时的理念和水平所限,粗放型发展比较普遍。当时人们在理念上并不认为扩大规模是不好的,只要能多生产产品就是好的。这与当时的生产和生活水平高度相关,也与缺乏市场竞争机制相关。市场虽然也会导致盲目竞争,从而会出现企业越大越优越的感觉,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盲目扩大的企业会被淘汰,而追求精致的企业会得到发展。从水平上看,当时中国的生产和生活水平都不高,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已经很不容易了,谈不上追求精致。

在改革开放之后这种情况有所好转,特别是出现了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必须追求利润最大化,保持高效率。其不仅面临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压力,而且面对着与同为私营企业的同行的竞争。国有企业经过了各种形式的改革之后也逐渐向集约型发展转变,但依然存在不足,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国有企业虽然经历了改革,但基本性质没有改变,依然存在依赖国家或以国家为后盾的意识和观念,因此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方面不如私营企业那样执着。第二,由于中国实行市场经济的时间较短,很多企业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市场的残酷性,特别是国有企业在建立之初受到国家的优厚保护,因此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当然,毕竟中国现在已经逐步迈向市场经济,即使国有企业也处在国民监督之下,而且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因而必须向集约型发展方向转变。 mX81jiBOgn7nPDDrXhxgq+D7w2kwgKLcY9zkItQADBr1TSo+90MgdY4WpkCd1Bu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