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2 1949年以前的工业

关于1949年以前中国工业的发展,一言以蔽之,可以用局部发展、整体停滞来形容。 自1840年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不管是愿意还是不愿意,中国人都通过各种形式看到了西方的强大,因此也开始学习和引进。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次高潮:第一次是晚清的洋务运动,以洋务派为主引进了部分军事工业、重工业、矿业;第二次是民国时期,主要体现在民营经济的发展上,其中近代纺织、面粉、缫丝、火柴、造纸、制药等轻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矿业等资源型行业也以官僚资本为核心获得发展,有人说这个时期(1912—1937年)是资产阶级的黄金时期 ;第三次是日本侵占中国东北,通过建立伪满洲国和殖民统治,开发和建设了矿山和工厂,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也有了起色。虽然这个过程是日本为了实现统治而强迫推进的,但客观上为中国东北地区的资源开发和工业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虽然有了上述工业发展和学习的过程,从中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整体上工业化程度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经济也没有实现全面发展。这一方面源自中国经济基础的薄弱和政治及社会环境不稳定;另一方面源自列强特别是日本的侵略打乱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甚至造成了停止和倒退。如果没有日本的侵略,中国经济可能会提前实现起飞。

4.2.1 20世纪初的工业

关于这个时期工业发展状况的统计资料只有《农商统计表》,它反映了1912—1921年大约十年间的工业发展情况。 不过,由于当时复杂而动荡的国情,这个统计资料显得粗糙而不完整,甚至错误百出,因此历来被认为是一个难以利用的资料。我们对其进行了适当的加工处理之后,使之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这个时期的情况。 表4-1显示了这个时期工业发展的概况,包括劳动生产率、平均规模、增长率。从表4-1中可以看出以下几点:第一,从左侧的劳动生产率和平均规模看,户均职工数很小,但有微小增加。实际劳动生产率也略有增加,这是由于这一时期职工数增长较大而生产额没有多大增长。从右侧的增长率看,制造户数、职工数以及实际生产额都有较高的增长(5%~7%),可以称得上是高速增长。

表4-1 1912—1921年工业概况

注:生产额的实际值由天津工业品物价指数调整。

资料来源:关权(2011)。

这里有必要对这个时期中国的手工业是发展了还是倒退了的争论做个简单讨论。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并不多,现在还不能下最后的结论。吴承明等认为从鸦片战争到1920年前后中国手工业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此后便逐渐衰落下去,然而从手工业出口数据看,1930—1931年达到了顶点。最近也有研究认为1912年是手工业发展的最好时期 ,但至少从我们的数据看,在1912—1921年期间它是平稳顺利增长的。

《农商统计表》中的数据除了关于家庭工业(手工业)外,还专门调查了7人以上工厂的情况。不过,只有工厂数、职工数、原动机数及马力数、工资、平均工作时间、煤炭消费量,以及按规模划分的工厂数、按设立年划分的工厂数等数据。工厂生产额也被计入了总体中,没有单独的工厂生产额这一项,也没有成本(如原材料价额)的信息,无法进行更详细的分析,因此这里只就基本情况做一些介绍和简单的讨论。由于1916年以后的数据存在很大问题,这里只介绍1912—1915年的情况。

表4-2显示了1912—1915年工厂的基本情况(工厂数、原动机马力数、职工数),可以看出以下几点:第一,工厂总数大约有2万家,没有大的变化,其中绝大多数为无动力工厂,只有1%~3%的工厂使用原动机。也就是说,当时的工厂基本上是人工操作或者没有什么机械设备,可见当时工厂的状况十分落后,不过使用原动机的工厂略有增加。第二,原动机总数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具体到内容上,电机的比例很小(除1913年外,大约为15%),说明这个时期电机还没有得到普及,动力的主体依然是蒸汽机。 第三,职工数比较稳定,没有大的增长。例外的是女工比例较高,这可能是由于当时大多为食品和纺织等适合女性工作的工厂。第四,表中没有列出平均工厂职工人数,但不难看出每个工厂的人数大约为30人,说明工厂的平均规模并不算小,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当时的工厂是劳动密集型的。

表4-2 1912—1915年工厂概况

注:原动机马力数合计中还包括“其他”,这里未列出。

资料来源:工商部/农商部的各年《农商统计表》。

在我们调查民国时期工业发展的相关统计时发现,几乎没有关于20世纪20年代的详细的资料,上述《农商统计表》截至1921年,之后就没有全面的调查了。这可能是由政治不稳、军阀混战、社会动荡造成的,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时期的情况几乎是空白的。难得的是杜恂诚调查了1912—1927年的工厂数和资本额,虽然数据来源不同,内容也比较简单,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遗憾。数据显示,不论是工厂数、资本额还是工厂平均资本额,在1927年几乎回到了1912年的原点。但是也有较高的年份,20世纪初的后期到20年代前期就发展得比较好,这与前面的《农商统计表》显示的情况一致,也就是20世纪初的后期是发展了的。

4.2.2 20世纪30年代中国(除东北外)的工业

如上所述,20世纪20年代缺乏完整的统计资料,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这种情况有所好转。虽然也不尽如人意,但能够进行初步的观察和分析。当然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自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以后,中国其他地区(除东北地区外)和东北地区就被人为地分割开来,在经济发展和统计资料上都是分开的。中国其他地区(除东北地区外)的统计不包括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则由日本统治者和伪满洲国的统计部门负责统计,这里我们只能按照这种情况分别进行讨论。

表4-3显示了1930—1940年按行业划分的以1933年为100的制造业生产指数,除个别行业之外,整个时期并没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制造业从整体看是下滑的,至少是回到原点的。食品下降多,降幅达32.8%;纤维、制革略有上升;木材、木制品回到原点;造纸、印刷上升幅度很大,比1930年上升了接近4倍;化学上升不大;土石有较大下降;金属上升最快,与1930年相比高出近4倍;机械也有所上升;其他行业基本回到了原点。总体上说,制造业的生产变动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之所以说相对停滞是因为其中有些行业是停滞不前的,这些行业大多属于传统行业,另一些行业则增长较快,这些行业代表着先进的技术和新兴的市场,以及工业化的程度。如果按照行业划分,可以将制造业的发展情况分成传统行业的停滞不前和近代行业的较快增长两类。不过,由于总体上新兴行业还是小众,份额不大,在制造业以及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较小,所以并不能代表总体的发展状况,而是一种发展趋势。

表4-3 中国其他地区(除东北地区外)制造业各行业生产指数(1933年=100)

资料来源:南亮进、牧野文夫(2014),379页。

表4-4显示了1930—1940年制造业各行业生产额和增加值的比例,不论是生产额还是增加值,食品、纤维都一直占有绝对份额,食品第一,纤维第二,二者相加所占比例有时可以达近90%,由此可见当时中国的工业发展的结构。这也对应了表4-3中指数显示的情况,就是尽管有些新兴行业增长很快,如金属、机械,但所占份额很小,并不能主导中国工业乃至中国经济。当然,各行业的份额还是出现了一些变化,1940年食品和纤维、制革生产额合起来占79.67%,与前期的近90%相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这说明其他行业的份额在增加,而增加的行业正是那些新兴行业,这也是可喜之处。例如,金属从0.42%上升到1.98%,机械和五金从3.00%上升到4.95%,造纸和印刷从1.75%上升到8.39%,虽然份额依然很小。增加值也呈现了相似的变动趋势,有的变动幅度甚至超过了生产额的变动。

表4-4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其他地区(除东北地区外)制造业生产额和增加值占比

注:以1933年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南亮进、牧野文夫(2014),380-381页。

4.2.3 20世纪40年代后方的工业

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沦陷区的很多企业开始向内陆迁移,形成了中国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道特殊的风景线,随之也形成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被人为地分割成了三个区域:第一个是日本更早些时候占领的东北地区,这时早已成立了伪满洲国;第二个是被日本逐渐侵占的华北、华东等广大地区,成为沦陷区 ;第三个是西南和西北等没被日本侵占的地区,成为大后方。农业是无法搬迁的,但工业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移动的,因此中国工业在地区上的分布出现了一种特殊现象,也就是出现了战时后方工业。虽然不是本来的目的,但这在客观上为西南地区的工业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尽管在战争结束之后很多企业又重新搬回了沿海地区,但毕竟在当地留下了一些企业,而且在这期间也促成了当地企业的发展。

表4-5显示了1942年后方工厂的基本情况。 表的上半部分是工厂数和工人数,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从公营和民营角度看,在合计工厂数中,民营工厂占绝对高的比例,高达82.5%,这显示了民营工厂是多数而且是绝对多数,这也符合通常的情况。第二,从行业角度看,化学、纺织、机器三个行业的工厂数最多,显示了后方工业的一大特征,即重工业相对发达。其他地区一般是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重工业次之,而后方在这个特殊时期中工业结构显现出了不同的情形。

表4-5 1942年后方工厂概况

资料来源:经济部统计处(1943),11-12页。

这里观察到的后方工业的行业分布偏向重工业是十分重要的情况,因为按照正常的发展顺序应该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不论是外国还是中国都如此。 但这个时期的后方工业出现这种现象是具有特殊性的,那就是这时处于战争状态,需要生产大量武器和与战争相关的物资。它带来的一个作用就是推动了这个本来相对落后的地区工业化的进程,至少在一定意义上是这样。

表4-5的下半部分还显示了两个分析性的指标:工厂平均资本和工厂平均工人数。从行业看,冶炼、水电、电器、化学、土石、机械等行业的工厂平均资本有较大优势,特别是冶炼和水电明显突出。这些行业的公营性质显著,尤其是冶炼和机械,而民营资本相对平均,大多明显少于公营工厂。总体上,纺织、冶炼、杂项工厂平均工人数较多,这显示了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多为冶炼和纺织等大规模工厂,另一种是多为劳动密集型工厂,如杂项。这是一个有趣的情况,它符合经济学原理。大企业之所以被称为大企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们雇用了更多的员工(或工人)。通常,衡量大企业和小企业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企业雇用的员工多少,虽然也有其他标准,如产量、产值、投资规模。 雇用更多的工人是企业生产需要,也就是市场需要。如果有较好的市场,大企业就能显现出规模经济的优势,如市场占有率可能会比较高。当然这还需要将员工与机械设备相结合,大企业应该拥有更先进的生产设备,可能雇用到更优秀的工人,这就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另外,公营工厂的工人数明显多于民营工厂,这显示了公营工厂中大企业较多,行业具有近代性,而民营工厂中小企业较多,行业偏向传统。 om3Wlur8vwonBVzOdujVBDu+XaYabN+cgwIq04z0CcdeE3Eypmnl3LPx9OTW2wG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