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1.目的和意义

自人类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通过几种形式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例如,发生在美国的“9·11”事件,意味着美国结束了自建国以来从未出现过的本土被袭击的历史,特别是袭击居然出现在纽约和华盛顿这两个象征着美国强大的城市,更加剧了它的威力。即使是在太平洋战争初期遭遇日本“神风特攻队”的打击,被打击的也只不过是远离美国本土的属地—夏威夷(1959年才成为美国第50个州)。这在某种程度上应验了亨廷顿关于文明的冲突的预言,也导致美国加大了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反恐的力度,从而消耗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这既给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和扩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中国的崛起就是其中一个最突出的现象。在经历了长达15年之久的艰苦谈判之后,中国终于在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这给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扩大经贸往来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从那时起,中国的商品遍布世界各地,中国的发展加速前行,经济规模于2008年超过德国,于2010年超过日本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很像20世纪后半叶日本于1967—1969年接连超过英国、法国、联邦德国而成为西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情形(当时苏联名义上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这种发展势头能够继续,那么有朝一日中国会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而且不会太遥远。如果使用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法计算,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于2014—2015年超过美国。尽管由于种原因,中国经济不可能永远保持过去40多年中接近10%的年均增长速度,但中高速增长(6%~7%)或中速增长(4%~5%)是完全可能的。那么,不论是10年还是20年之后,中国经济总量终究要超过美国,这会给世界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变化。

另一个突出的现象是“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最后加入)]的兴起。在2001年首次出现这个概念之后,这几个国家不约而同地形成了一种力量,在很多有关全世界的重大问题上发声。尽管这些国家都存在着各自的问题,有的国家问题甚至比较严重,但由于它们处在世界经济的第二梯队,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因此会在很多问题上加强合作、互相配合。这些国家都很想成为影响世界的大国,但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实现。不过,在这当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和变数,有的国家很可能被淘汰出局,也可能有其他国家异军突起,后来居上而加入其中,如印度尼西亚和墨西哥。因此,“金砖国家”的说法也可能只是一种象征,并不一定会确保某些国家的成功。我认为世界经济需要第二梯队,也就是需要有国家向第一梯队发出挑战,警醒它们如果不能保持进步就会被超越,这是一种良性循环的格局。

作为第一梯队的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面临被超越和被挑战的压力,事实上也的确出现了很多不利于它们的情况。首先,美国不仅遭遇了“9·11”事件(2001年),还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2008年),导致整个世界经济都受到严重冲击,至今未能从中走出来。其次,作为曾经的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济泡沫破灭以来至今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找不到未来的发展方向。所谓“安倍经济学”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不可能解决日本经济的根本问题。人口第一长寿国(2018年报告显示其平均预期寿命达84.2岁)和人口第一老龄化国(截至2019年9月15日,其老年人口占28.4%)这两顶帽子就够它“喝一壶”的,劳动力供给不足恐怕是未来几十年日本需要解决的最重要课题。再次,欧盟虽然不断扩充队伍,现在已经囊括了绝大部分欧洲国家,成员国达到28个(截至2019年9月,英国尚未正式脱欧),但经济状况并没有因为它的体量增加而有所改善,而是长期受到高失业和低增长的困扰,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虽然这些发达经济体依然是世界经济的领导者,手中掌握着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和高端的人力资源以及其他软实力,包括操纵着国际组织和话语权,但是由于新兴国家的挑战以及某种自然规律,它们的地位日益受到威胁,它们的发言权早已不如从前。尽管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宣称美国要继续领导世界100年,但他也许只能开一张空头支票了。

世界经济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随着全球化的进展而出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自从欧盟开拓了欧洲一体化的先河之后,各类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尝试不断出现,包括东亚地区的东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虽然就目前看到的情况而言,很难说这些区域经济一体化尝试有多么成功,但不得不承认它们带来了一种多米诺骨牌效应。最为显眼的是美国与欧盟以及日本与欧盟之间开展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如果这些协定能够实现,将极大地改变世界经济的格局。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第一梯队国家为核心的两个互相联系起来的经济集团面对另一些没有联系的松散的国家群的局面。显然,联合起来的国家更有利,没有联合起来的国家则不利。特别是这些联合起来的国家中包含最发达国家,没有联合起来的国家则不包含,孰优孰劣,显而易见。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的确够狠,也许有人会说这又是一次美国主导的阴谋。我们并不完全站在反对的立场上,世界总是在不断变化着,只要是公平、合理的变化,未必是一件坏事。中国的崛起不也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吗?国际经济关系格局存在着各种变数。

我们从上述动向中可以看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一方面,发达国家有增长乏力的一面,需要更多地依靠新兴工业化国家的配合;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担心自身的地位不保,有排挤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倾向,上述重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向就包含着这种含义。相反,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也面临种种矛盾。一方面,自身的发展需要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过于依赖发达国家会导致自身经济停滞不前,难以实现进一步的突破。现实的问题是,这些处于第二梯队或者第三梯队的国家难以抛开第一梯队国家单独发展,因为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依然掌握在它们手中。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世界经济变化中,中国应该如何巧妙地应对和发展就成了一个试金石。今天的形势已经不同于10年前,也不同于20年前,更不同于30年前。30年前世界处在冷战之中,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主要面对的是苏联的战略威胁,这给中国提供了发展的机遇;20多年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为中国的发展让出了时间;18年前美国遭遇“9·11”事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的发展营造了国际条件。今天则大不相同,中国面对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利因素。

首先,中国自身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后发优势和人口红利等有利因素正在逐渐消失,而收入分配不平等、劳动力成本上升、技术创新缺乏、经济改革不到位、人口老龄化等不利因素则与日俱增。其次,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很大,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越来越大,但中国并不占据高端领域,在很多产业的技术上还依然依赖发达国家,难免受制于人。最后,中国的经济改革进度缓慢,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全球化的进展,这种体制会成为束缚和羁绊,从而导致低效率和缺乏竞争力。

当然,中国依然存在很多有利于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条件。第一,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收入不算很高(2018年约为9470美元),社会保障程度也较低,人们依然愿意努力工作,这有利于提高生产率。第二,虽然人口红利在逐渐消失,但是依然有大量年轻劳动力(中国每年新出生超过1500万人)加入劳动力市场,为经济增长注入新鲜血液。中国已经开始放开二孩政策,这一举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第三,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会有数以亿计的农村人转变为城市人,这会给经济带来巨大动力。

不论怎样,中国经济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将是最受关注的话题。由于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强大声势,国际上早就存在不同声音,其中既有“中国崛起论”,也有“中国威胁论”,当然还有“中国崩溃论”。中国崛起论是正常看待中国发展的比较客观的观点;“中国威胁论”是由于一些国家担心中国强大之后会对其他国家造成威胁而出现的论断;“中国崩溃论”是“中国威胁论”的翻版,持该论断者希望中国失败或者分裂。后两种论调都明显带有主观偏见,既不新鲜也不成立,不值得一驳。

2.本书特色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发展,引起了国际、国内众多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因此他们发表和出版了数不胜数的相关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可以分成如下几种:第一,比较全面地介绍和评价中国经济的著作,包括一部分教科书。这类作品大多聚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也有将计划经济时期包含在内的研究。第二,比较集中于某个专业领域的研究,如人口、劳动力流动、金融、农业、民营经济、国企改革、收入分配、地区经济、国际贸易和投资,当然也有比较全面的研究。第三,追踪动态和热点问题的研究,如国有企业改革、新农村建设、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房地产市场、农民工问题。第四,经济史类的著作,包括从计划经济时期到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史,如新中国经济史,也有专门研究改革开放时期的,如中国经济改革40年的经济史。

不过,目前还没有一本能够包含更多内容的全面反映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研究著作,其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研究时期应当包括中国经济发展的更长时期,如包括1912年以后的民国时期。这有以下几点理由:一是这个时期中国已经被西方打开大门,西方的各种文化(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如潮水般涌入中国,中国已经进入近代社会,而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新思想和新制度的传播和建立。二是受到第一点的影响,中国自身也的确做了很多不同于以往的具有近代特征的工作,如建立近代军队、开办近代工厂、创办近代教育、实行立宪。三是这个时期中国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经济方面不仅开办了军工、造船、矿山、钢铁等大型工厂和官营企业,民间也兴起了创办企业的热潮,缫丝、纺织、面粉、火柴、烟草乃至机械器具等工业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政治方面由于清王朝的衰落和崩溃,取而代之的是立宪下的选举制度。虽然现实中依然是军阀统治而且十分混乱,但已经不是昔日的皇权时代,而是各路势力重新洗牌。在社会方面由于封建统治的解体和新思想的吹入,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进入民国时期以后,自由、平等、科学、民主思想逐渐普及,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其次,经济发展不同于经济史,也不同于某个部门经济或地区经济,应该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不能仅仅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判断。例如,近代中国经济也有所发展,但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如果不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日本就是在近代拉开与中国的差距,加入所谓“列强”行列的。印度在近代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虽然有些进步,但步伐很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日本发展迅速,进而巩固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长达40年。中国虽然也有较快发展,但并没有追上日本,甚至被拉大了差距。印度更是如此,不仅没能实现快速增长,就连第三梯队的帽子也没有摘掉。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一口气超过日本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则逐渐失去增长优势,陷入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印度虽然也在改革,也有增长,但与中国相比则相去甚远。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其他国家比较是十分有必要的,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这个道理。

再次,研究经济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史,需要用经济学理论进行解释,而且还要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等方法和工具进行量化分析,也就是利用理论和方法对某个时期经济的变化做出解释。例如,改革开放显然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具体体现在哪?加入WTO对于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和进一步的发展具有哪些意义?大量农民工对城市建设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乡镇企业发挥了什么作用?如此种种都是经济发展需要研究的课题,而且大多数都能用经济学做出解释和分析,有些问题可能涉及其他学科,如政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

最后,既要包含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又要加入某些学者个人的独立见解和研究,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一个学者不可能对一本全面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的著作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独立见解,更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有建树。然而,本书不是一本专门研究个别领域的著作,因此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果一本著作中没有作者自身的独立见解和倾向性,则一定是失败的,因为那样只能是一本介绍性的读物。在一本比较全面地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的著作当中,作者要在其中某个部分持有独立的见解和观点实属不易,毕竟一个人不可能对什么问题都有深入的研究。

3.本书结构

本书共分为4篇。第1篇“预备性考察”讨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般情况,包括2章。第1章“1949年以前的经济发展”主要讨论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内容以1912—1949年民国时期为主,研究中国开启现代经济增长之前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第2章“1949年以后的经济发展”研究1949年至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这当中包含了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两个时期经济发展的速度比较和结构变化。

第2篇研究经济发展的过程和特征,包括8章。第3章“农业的发展和作用”考察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的变化和作用。中国本来就是古老的农业国,由于种种原因即使到了现代乃至当代,中国农业的发展依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未来一段时间依然任务艰巨。第4章“工业的发展和升级”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议题,重点讨论工业化的过程和特点。时至今日,中国的工业化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很多老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粗放式增长和低效率问题依然严重。第5章“服务业的发展和意义”研究中国服务业的发展状况。由于认识上和体制上的局限,中国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曾几何时,服务业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现在中国不仅认识到服务业的重要性,而且服务业已经成为与工业并列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第6章“人口变化和劳动供给”讨论在经济发展中人口的数量增加和结构变化。中国的人口变化具有十分突出的特点:一方面,人口基数本来就大,体现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特征;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政策导向,在一段时间里人口出现了爆炸局面,而后又通过强有力的计划生育政策人为地将人口增长率降下来。这就导致了中国人口变动的独特性,同时也影响了经济发展的进程。第7章“城市化和劳动力流动”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侧面,即城市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相辅相成的,但在中国二者一直没有统一起来,城市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工业化。第8章“收入分配和贫困问题”讨论经济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问题。根据库兹涅茨著名的“倒U形假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会经历一个收入分配差距从比较小到比较大再到比较小的过程。中国目前基本符合这个规律,正处在收入差距拉大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负面效应。第9章“物价变动和国民生活”讨论经济发展的结果和成就之一,即让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中国在这方面也具有独特性。在计划经济时期,物价没有上涨但收入也没有提高;在改革开放时期正好相反,物价上涨很快,收入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第10章“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研究中国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中国是一个幅员广阔且呈现多样性的国家,一些地区临近海洋,另一些地区地处内陆;部分地区有广阔的平原,其他一些地区则布满高山和沙漠。这些因素导致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而地区的不平衡发展总体上弊大于利。

第3篇研究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原因,包括8章。第11章“自然资源:发展和环境”讨论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关系的问题。由于人口众多,也由于地理地貌,更由于其他因素,中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即使没有今天这种高速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单纯从人口角度来说中国的环境问题也不容易解决,我们对此任重而道远。第12章“资本形成:储蓄和投资”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中国的经济发展也遵循着储蓄=投资的规律,依靠较高的储蓄带来较多的投资,从而拉动经济增长。这种增长方式是普遍的,也是必需的,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会出现转变,边际收益递减规则会发挥作用。第13章“人力资源:教育和健康”讨论对经济增长来说重要性超过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的人才培养和营养健康问题。在这一方面,中国的特殊情况也不容小视,因为中国人口数量庞大但生活质量较低,这不仅影响到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到社会进步,可以说人们的收入差距主要来自人力资源的差距。第14章“技术进步:引进和创新”研究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动力之一即技术进步问题,中国在这方面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我们已经掌握了很多领域的基本技术和技能,但缺乏创新依然是限制中国进一步发展的致命弱点。第15章“制度建设:政府和市场”讨论的是一个古老话题,这个话题虽然对发达国家也很重要,但对于市场不够完善、政府缺乏经验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加重要。中国正是这样的国家,因此如何建设一个有效率的和公平的制度,对于保证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是必不可少的。中国在这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第16章“宏观政策:财政和金融”讨论政府的财政和金融问题。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来说,财政和金融同属于资金和货币问题,也是主要的宏观调控手段。这两种体制和手段的建立和健全不仅重要而且很有必要,但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在这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中国也同样面对诸多问题,特别是制度改革和监管机制以及开放市场等问题。第17章“国际贸易:封闭和开放”重点讨论国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也就是在开放条件下发展经济的好处,在这方面中国是十分成功的。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积累了一定程度的工业基础,在改革开放以后能较好地吸收引进技术,从而发挥了后发优势。第18章“直接投资:‘请进来’和‘走出去’”研究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引进外资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随着中国经济的进步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对外投资也成为必然。不过,在这方面中国还处在初级阶段,还没有实现真正的跨国经营,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

第4篇“总结和展望”包括2章。在这一篇中我们首先研究经济发展中的挫折和失败,其次讨论一些其他问题和对未来进行展望。第19章“发展教训和周期变动”讨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决策失误和遭遇的挫折。另外,中国也存在经济周期现象,但其特征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在第20章“中国经验和未来展望”中除了总结全书并放眼未来之外,也指出某些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目前并不被人们充分认识的方面。除了提出部分今后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政策选择之外,该章还指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经验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4.感想和致谢

写这本书的缘由可以追溯到30多年以前的1988年。那时,我刚刚作为国家公派留学生进入日本一桥大学经济学研究科,成为著名经济学家南亮进的门生,从硕士开始学习。入学不久,导师问我硕士学位论文想写什么题目,我说想写《日本经济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导师的脸色立刻变得很严肃,说:“等你出了名以后再写吧。”我当时一头雾水,不知所措。我去日本之前在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读硕士时的专业是日本经济。当时中国改革开放不久,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向日本学习的风气比较浓厚,特别是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式管理经验、日本政府的产业政策等更是讨论的中心话题。我当时也不知道选什么题目好,更不懂得真正的学术研究是什么,只希望能借鉴日本高速增长的经验,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参照。接着,导师从书架上拿出一本厚厚的《日本自行车产业史》,说:“自行车这个产业的发展很有特点,你先阅读这本书,看看能不能研究一下。”我当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觉得这个题目是不是太小了点儿,自己对产业经济学和产业史也一无所知。

自行车是德国人于1813年发明的,并于1818年在法国取得专利。当时的自行车是木制的,没有脚蹬,骑车人要一边推一边跑,靠惯性行驶。1839年英国人发明了脚蹬,才使得自行车真正成为能够“自行”的车。19世纪60—80年代人们研发了各种零部件,如车闸、车圈、车条、车胎、三角形车架、挡泥板、充气车胎、变速装置等,基本完成了现代自行车的框架。正是在这个时期日本发生了明治维新,开始对外开放,一些外国人将自行车带到日本,日本人开始接触到这种舶来品,没过多久就出现了仿制车,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经形成了自行车产业。那些最先着手模仿生产自行车的人大多是铁匠,因为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技术上的关联——金属加工,导师推荐这个产业的目的就在于此。后来,《近代日本自行车产业的技术进步》就成了我的硕士学位论文题目,并且发表在《社会经济史学》杂志上。再后来,沿着技术进步这条主线我将其写成了博士学位论文《近代日本的技术创新:专利与经济发展》,2003年在日本出版,其内容也包含了自行车产业。

进入硕士课程以后,我们在讨论班上学习导师的著作《日本的经济发展》。这本书被翻译成英文、中文、韩文等多种外文,影响广泛。导师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对日本的长期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整理,综合了各家所说并独具匠心。书中既有理论解释又有实证分析,以实证分析为主,还通过与其他发达国家的比较指出了日本经济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我参加了这本书第二版的中文翻译工作(南亮进.日本的经济发展.2版.毕志恒,关权,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导师的意图和方法,并为导师深厚的研究功力所折服。从那时起我便产生了将来写一本类似的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著作的念头,但由于当时忙于硕士和博士的学习和研究(当时的主攻方向是日本经济),对中国经济的了解不够深入,这个念头就被搁置下来了。这一搁置就是30多年,虽然我从未放弃过。

本书的写作带有些许交代的味道,也算是对本人学习和研究经济学、日本经济、中国经济、经济发展多年的一个总结。如果能获得学术界和社会大众某种程度的认可,我就可以松一口气了,算是交上一份答卷,既不辜负师长,也对得起自己。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研究生张明霞、杜煜明、彭宇韬、王丽、尹斯斯等提供了大量参考文献,其中张明霞还帮我做了不少计量分析工作。中国人民大学的王志刚教授和他的博士生周海文以及贵州省保险学会的孟皓琪阅读了全书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此我对他们一并表示感谢。

最后还要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没有他们的积极推荐和认真审核,这本书恐怕不会问世。

关权
2019年9月 ObnK9n/6bZWJ2n3ceujrmUcfDrxEao84v+uiGqyNZU80bDtBDuWFdQbiadhoy7l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