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2 1949年以前的农业

前近代农业的发展是十分缓慢的,有时甚至是倒退的。很多国家由于长期的战争和经常性的天灾、疾病、营养等原因,人口有时会减少,甚至一些国家或民族会消失。在和平时期更重要的因素就是农业的发展是否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如果发展得好人口就会增加,反之则减少或停滞不前。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国都出现过,最著名的是发生在欧洲的黑死病、拿破仑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中国也不例外,黄河泛滥、血吸虫病、太平天国运动、军阀混战、日本侵华等都使人口大量减少或者灾荒加剧。近代(主要是1846—1911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发生的灾荒次数都高达60多次,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某种程度的灾荒。

表3-1显示了几种对近代人口数量、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的估计结果。由于使用的资料和计算的方法不同,年份也不完全一致,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但比较接近,能大致反映这个时期的变化情况。总体来看,人口有少量增加,虽然也有减少的时期,主要是19世纪70—90年代,耕地有较大增加,部分估计到20世纪初甚至增加了约一倍。这样,人均耕地就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不过这主要集中在19世纪,在20世纪以后基本上是徘徊不前的。换言之,耕地的增加被同时增加的人口所均摊,于是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均衡。这种均衡如果是低水平的,没有技术进步,那么农业的生产力就难以提高。

表3-1 近代人口、耕地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各种估计

资料来源:丁长清、慈鸿飞(2000),22-43页;许道夫(1983),7页。

表3-2列出了中国台湾学者估算的近代中国农业发展的情况。从表中的估算看,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业的年均增长率是0.6%,这个增长率是较低的,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人口的增加。刘佛丁等估算的增长率是1.05%,高于中国台湾学者的估算,即使这个数字也不算高。 特别值得说明的是表中还列出了1957年的数据,虽然跳跃性很大,但对比之后可以看出,农业生产率在长达近100年的时间里并没有什么提高,有些部分(劳动的平均生产率和边际生产率)甚至出现了下降。

表3-2 近代农业生产、平均和边际生产率

续前表

注:为了节省篇幅,这里采用了最低值,原文还有最高值。

资料来源:刘佛丁等(1999),125页。

表3-3显示的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业生产的增长情况。可以看到中国大陆其他地区(除东北地区外)增长率很低甚至出现负数,东北地区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这个增长率略低于当时的中国台湾(1.4%)。作为参考,表中列出了同期日本和朝鲜的增长情况,日本略高于朝鲜,而朝鲜也不低,平均看明显高于中国各地。总之,关于这个时期最为可靠的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其他地区(除东北地区外)的农业生产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增长,虽然其间个别年份有较高的增长。在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之后的增长率明显低于之前,尽管之前也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中国东北地区出现波动的时间与中国大陆其他地区(除东北地区外)略有不同,除了在1934年和1939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负增长以及1940年出现少量负增长之外,其他年份都是正增长。

表3-3 农业实际增加值增长率 单位:%

注:中国大陆其他地区(除东北地区外)为1933年价格,中国东北地区为1935年价格,中国台湾为1960年价格,日本为1934—1936年价格,朝鲜为1935年价格。

资料来源:南亮进、牧野文夫(2014),95页。

图3-1显示了20世纪30—40年代农业增加值和中间投入额的增长率。首先,可以看到三条曲线的变动趋势基本接近(个别时间段有所不同),说明增加值和投入额的联动关系十分紧密。其次,1933—1936年曲线变动幅度较大,不论是下降还是上升都如此,其他时段没有较大波动。最后,1938—1942年总体上处于十分低下的增长水平,没有大起大落。

图3-1 农业增加值和中间投入的增长率(1932—1947年)

资料来源:南亮进、牧野文夫(2014),377页。

表3-4显示了1931—1947年主要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可以看出几乎所有农产品产量都没有明显的上升,个别品种甚至还有下降。这意味着在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农业生产并没有发生技术进步,虽然单位产量并不等于技术进步,但可以间接反映技术变化。如果由于品种改良等因素导致了土地生产率的提高,单位产品应该增加;如果由于化肥的投入等化学技术的作用,单位产出也应该增加。这个时期中国农业还谈不上机械化,所以这里也无法讨论。

表3-4 主要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 单位:斤/市

资料来源:章有义(1957),922-926页。

表3-5显示了主要农产品亩产的几种估计,时间虽然各不相同,但大约为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前期。各种估计之间略有差异,但并没有偏离太多,因此可以认为这些估计具有一定程度的可信性。以水稻为例,除了卜凯估计明显高于其他估计之外,其他估计大致上是接近的,其他农产品也大同小异。这里的亩产估计数字与上面的数字比较接近,可以互相印证。

表3-5 主要农产品亩产的几种估计 单位:斤/市

资料来源:盛邦跃(2008),137页。

从以上几种数据可以看出,近代中国的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其中的原因很多,制度、政治、社会、经济、战争和动乱等因素都影响很大。在制度方面,19世纪后半叶中国依然是封建社会,难以实现现代经济增长。在政治方面,不论是19世纪后半叶还是20世纪前半叶,政治都不是很稳定。即使是在辛亥革命成功以后,先是北洋政府统治,后来是蒋介石政权,都缺乏发展经济的基本条件。在社会方面,虽然从西方传播进了一些新的思想和观念,但那只是在个别城市和沿海地区,也只影响到了少数知识阶层,社会整体并没有受到太大冲击,依然延续着传统落后的习惯。在经济方面,一方面列强的掠夺和赔款使得中国失去了经济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生产率低下,没有技术进步,加上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阻碍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学者们对近代中国农村经济或农业基本特征的研究基于不同视角和观察,得出的结论也大相径庭。这些不同观点大致可分为衰退论、增长论、发展论三种。衰退论者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学者,他们从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角度研究中国农村社会,得出结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向下沉沦的社会。“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开始,“七七”事变以后半个中国沦陷,国无宁日。即使中国经济在有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如商品经济、家庭手工业,但在特定时期和特定条件下的局部发展也只是反映半殖民地化的加深,必然迅速陷入破产或半破产的境地。增长论者主张中国近代农村经济处于现代化的过渡阶段,农村经济的有些方面确有一定的增长,但这种经济增长难以克服旧制度的束缚,陷入均衡陷阱,必须有一种外力的冲击才能打破均衡,促进经济的真正发展。美国汉学家黄宗智提出的“小农经济的内卷化” 问题是这一观点的代表。简而言之,增长论者认为中国近代农村经济是“有增长无发展”的情况。更多的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开始了现代化(近代化)的过程,尽管最后是失败的。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近代农村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就是发展论,吴承明、慈鸿飞、张丽等持这种观点。 E+mPC+Zdvl48Ve34JSmM2qvt4qqcYAbhNvZzpJZeXXf43IZ0skyvJid+nCbk9Mc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