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贾今年五十有六,按理说到了他这个年纪早该退居二线,喝喝茶、看看报,过清闲日子。可作为尖刀连退伍的特种兵,蜷在办公室里混吃等死,绝对不是他的性格。
放眼整个云汐市公安局,像他这把年纪还带着探组搞案件的真不多见。毕竟要撑起刑警这个称号,除了不屈的拼搏精神,强健的体魄也是一条硬杠杠。
刑警支队的走廊上挂着三幅牌匾,分别写着:“能打”“能追”“能熬”。可以说,这六个字是对刑警生活最简单粗暴的概括。老贾整天自诩不输给任何年轻人,可话说出去还没多久,他便打了自己的嘴巴子。
就在一年前,刑警队新进了一批警校毕业生,清一色的“95后”。按照上级指示,老贾探组也领回一个1996年的小屁孩儿。老贾平时有浏览手机新闻的习惯,互联网上对这些在蜜罐中长大的“95后”可没少诋毁,什么脑残追星、过度啃老,几乎成了“95后”的代名词。老贾看着这位比自己儿子还小10岁的小屁孩儿,心里总有一个“这娃是否真能当刑警”的疑问。
小屁孩儿名叫师国基。在刑警队有个传统,为了防止被嫌疑人报复陷害,侦查员在外办案,彼此称呼从不用全名,大多都在姓氏前加个“小”或“老”组成代号。按照规矩,初来乍到的师国基在探组的代号就是“小师”。
可谁也没承想,这个起先被所有组员都不看好的小屁孩儿,竟然在一年后令所有人刮目相看,就连作为探长的老贾见了他,都不得不尊称一声“小老师”。
代号的转变,还要从一起久侦未破的命案积案说起。早些年,由于技术落后、设备不精等诸多主客观原因,并不是所有命案都可以侦破。按照公安部的要求,各个地级市每年都要开展命案积案的侦破工作。这些命案积案会重新分配给有经验的刑侦探组。老贾探组作为刑警队的“头三响”,分到手的案件,难度可想而知。
这起命案的卷宗只有薄薄的50张纸,案情也仅有短短的几句话:“1995年2月1日20时许,云汐市烙头巷发生一起抢劫案,嫌疑人持钝器杀死受害人,抢走财物后逃离现场。”
烙头巷毗邻火葬场,是云汐有名的无人区,别说当年,就是22年后的现在,也鲜有人在此居住。
根据卷宗材料记录,案发时周围一片漆黑,没有摄像头,用时下最为流行的话说,这起案件就是标准的“无差别犯罪”。
老贾拿到卷宗时,调查了死者所有的社会关系,就连那些死者家人都联系不到的亲朋,都被老贾一一寻了出来。可经过一年多的侦查,案件没有任何进展。每每提及此案,老贾都是“一个头两个大”。但令老贾没有想到的是,案件最后能成功告破,竟然是因他的一个无心之举。
那天师国基正坐在老贾办公室内东张西望,老贾鬼使神差地把命案卷宗扔给了师国基:“是不是没事干?把这个拿回去研究研究。”
师国基看到卷宗封面“高亚新被抢劫杀人案”的字样,瞬间来了兴趣。他如获至宝地将卷宗搂在怀里,转身折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老贾望着师国基的背影,意味深长地摇了摇头,似乎对此并不抱任何希望。
可三天后,师国基竟找到老贾,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老贾的眼珠子瞪得比牛眼还大。
“贾探长,我觉得嫌疑人应该是死者的发小,刘正日。”
“刘正日?你有什么证据能证明是他干的?”
师国基翻开卷宗:“从当年的调查材料看,死者的家庭情况不是很好,被杀时,还不满16周岁。假如我是抢劫犯,我是不会选择这么小的小孩儿下手的。因为这么小的小孩儿身上不会有太多的现金。死者被发现时,身上有被翻动的痕迹,侵财迹象明显,但我们不能因此就盲目地将之定性为抢劫杀人。”
老贾点点头:“对,你说的我同意,但在确定犯罪嫌疑人的动机之前,定性对案件侦破来说只是一个称呼而已。”
“还有,”师国基继续说,“贾探长,您不觉得案发地点有些蹊跷吗?为什么嫌疑人会在夜里去火葬场附近转悠?而且死者的实际居住地距离案发地很远。”
“这个……”
师国基似乎早就料到老贾会有这个反应,他接着说:“我以‘夜晚去火葬场’为关键句上网查询资料,后来在贴吧里找到了只言片语。
“按照我们云汐本地风俗,在下葬时要在坟前摆放供品,供品只能由墓地的看护食用,陌生人吃后,会遇到灾祸。可那个时代,物资匮乏,很多人家连饭都吃不饱,自然不会在意这些。通常墓地的看护只有一到两人,而火葬场附近的墓地少说也有七八座,每天那么多人下葬,看护不可能第一时间把供品都收走。贴吧里有个网友留言,他小时候就曾去坟地偷过供品。”
老贾听到这儿,隐隐觉得小师的话越说越上路,他很认真地点点头:“去墓地偷供品的事我也听说过。”
“死者被害时不满16周岁,心智不会像成年人那样成熟,如果他案发当晚真打算去偷供品,绝对不会单独行动。”
“你就是根据这个认为凶手是死者的发小?”
师国基摇摇头:“肯定不会那么武断。我个人觉得,凶杀案的起因,应该是两人争夺某样东西。如果只是争口吃的,肯定不会引来杀身之祸。于是我又从网上查询了所有关于‘下葬风俗’的帖子,最终我发现,有些南方人在下葬时,喜欢在坟头压一些现金,在他们看来,真金白银有辟邪挡煞的效果,在坟头压些现金,可以防止先人把怨气带给祭拜的后人。尤其那些不肖子孙,会压很多的钱来买平安。所以我猜测,死者应该是在偷吃供品时,发现了坟头压钱的秘密。两人分赃不均,导致了凶杀案的发生。”
老贾:“依照你的说法,杀人动机可以站住脚。但你又是如何推断出嫌疑人是刘正日的?”
师国基:“偷吃供品的事,成年人干不出来,所以和死者结伴的应为同龄人。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一旦杀了人,一定会在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如果我的推测正确,嫌疑人是无预谋犯罪。”
老贾点点头:“法医尸检的结果是钝器击打头部致死,作案工具就是路边的石块,临时起意杀人的可能性很大。”
“那就对了。”师国基的语气依旧平稳,“我从您调查的死者关系网中找出了与死者年龄相仿的所有人,一共有10位,接着我联系通信公司,查出了他们现在使用的手机号。”
“如今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已不单单是通信工具那么简单,一个手机号可能还是我们的微信号、QQ号、游戏号、邮箱号等。”
老贾一直用的都是充值送的老年机,所以微信、QQ是什么,他一直都闹不明白。
师国基继续说:“死者被害时,刚满15周岁,假如嫌疑人和他年龄相仿,现在算起来还不到40岁,这个年龄段正逐渐成为微信等社交软件的主流人群。
“如果我小时候有杀人的经历,我必定会在某个特定的时期,表现出一些不一样的情感。于是我顺着这个思路加了这10个人的微信,开始分析他们每年2月1日前后都会做些什么。在浏览他们的朋友圈时,我发现刘正日有很大的嫌疑。”
“微信朋友圈?那是什么东西?”老贾在心里犯起了嘀咕。
师国基:“刘正日的微信名字叫‘俗醉’,谐音是‘赎罪’。每年的2月1日他都会发一张蜡烛的照片,再通过他分享的位置可以看出,每年的清明节他都会去趟寺庙。这绝对不是巧合!”
老贾听完感觉十分震惊:“你就在网上捣鼓捣鼓,就捣鼓出这么多信息?”
“光靠互联网肯定不行,还需要您调查出的海量资料为依托,否则我就是累死也不可能这么快找到线索。”
“奶奶的,真是不服老不行啊!小师,哦不,小老师,从明天开始你就教我怎么用互联网!”
“得嘞,包在我身上!”
老贾一把抓住师国基的手腕,兴奋地说:“走,咱们现在就去刑警支队,把你刚才跟我说的那些都汇报给支队领导,这起命案积案要是破了,个人三等功你是拿定了。”
有了明确的目标,接下来的调查就变得简单许多,在多条侧面证据面前,刘正日顶不住压力,如实交代了当年杀人的全部经过。依照刘正日的供述,技术室又发现了新的定罪证据。至此,这起号称“难度最大”的命案积案成功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