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远离新型冠状病毒传染“五原则”

1.正确、及时实施手卫生 手卫生已成为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需严格执行手卫生要求,提高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做好手卫生工作,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

(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的原则:①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②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2)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五个重要的手卫生时机:①接触患者前;②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③接触患者后;④接触患者体液后;⑤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3)手卫生方法

1)洗手

A.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B.取适量肥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C.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为了方便记忆,揉搓步骤可简单归纳为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

第一步(内):掌心对掌心,相互揉搓。

第二步(外):掌心对手背,两手交叉揉搓。

第三步(夹):掌心对掌心,十指交叉揉搓。

第四步(弓):十指弯曲紧扣,转动揉搓。

第五步(大):拇指握在掌心,转动揉搓。

第六步(立):指尖在掌心揉搓。

第七步(腕):清洁手腕。

D.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扫一扫,学习七步洗手法

掌心对掌心揉搓

双手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

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揉搓

十指弯曲紧扣揉搓

拇指在掌中揉搓

指尖在掌心揉搓

对手腕进行清洗

七步洗手法

2)卫生手消毒

A.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B.严格按照上述洗手方法的步骤进行揉搓。

C.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

扫一扫,观看快速手消毒

(4)医护工作者戴手套指征

1)当接触血液、血液制品、分泌物、排泄物(汗水除外)、黏膜和不完整皮肤时,应戴手套形成有效的保护膜,防止手部被污染。

2)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或其他会接触病人不完整皮肤黏膜的护理活动时,戴手套可以减少微生物从医护人员的手上传给病人。

3)为防止医护人员在照顾不同病人时,微生物从一个病人或物体上传播到另一个病人身上,必须在每个病人之间更换手套,并且在脱掉手套后立即进行手卫生。

2.正确选择、佩戴、摘除口罩 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可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口罩不仅可以防止病人喷射飞沫,降低飞沫量和喷射速度,还可以阻挡含病毒的飞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

(1)佩戴原则:科学合理佩戴,规范使用,有效防护。具体如下:

1)在非疫区空旷且通风场所不需要佩戴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需要佩戴口罩。

2)在疫情高发地区空旷且通风场所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时,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颗粒物防护口罩。

3)有疑似症状到医院就诊时,需佩戴不含呼气阀的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4)有呼吸道基础疾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防护口罩。年龄极小的婴幼儿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

5)棉纱口罩、海绵口罩和活性炭口罩对预防病毒感染无保护作用。

(2)推荐口罩类型及使用对象

1)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公众在非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使用。

2)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效果优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疑似病历、公共交通司乘人员、出租司机、环卫工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等在岗期间佩戴。

3) 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防护效果优于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现场调查、采样和检测人员使用。公众在人员高度密集场所或密闭公共场地也可以佩戴。

4)医用防护口罩:推荐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及确诊患者转移时佩戴。

(3)使用后口罩处理原则

1)健康人群佩戴过的口罩,没有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风险,一般在口罩变形、弄湿或弄脏导致防护性能降低时更换。健康人群使用后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

2)疑似病例或确诊患者佩戴的口罩,不可随意丢弃,应视作医疗废弃物,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有关流程处理,不得进入流通市场。

(4)儿童佩戴口罩的标准与注意事项:建议儿童选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626-2006)的KN-95型口罩,并标注儿童或青少年颗粒物防护口罩的产品。儿童使用口罩需注意以下事项:

1)儿童在佩戴前,需在家长帮助下,认真阅读并正确理解使用说明,以掌握正确使用呼吸防护用品的方法。

2)家长应随时关注儿童口罩佩戴情况,如儿童在佩戴口罩过程中感觉不适,应及时调整或停止使用。

3)因儿童脸型较小,与成人口罩边缘无法充分密合,不建议儿童佩戴具有密合性要求的成人口罩。

(5)正确佩戴口罩方法

1)佩戴外科口罩流程

A.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

B.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

C.将双手指尖放于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

D.调整系带松紧度,使其贴合面部。

2)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流程

A.一手托住防护口罩,防水层朝外有鼻夹的一侧在上。

B.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

C.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

D.将双手食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

E.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工作区域之前,应进行密合性测试。测试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调整口罩位置或收紧带子,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

扫一扫,学习佩戴防护口罩

1.左手穿过两带托住口罩,检查口罩系带是否牢固

2.罩住口、鼻及下巴,鼻夹部向上紧贴面部

3.右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耳朵下方

4-1.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戴好后调整系带

4-2.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戴好后调整系带

5.双手指尖放于金属鼻夹处,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

6.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呼气2次,检查口罩的密合性

续图

(6)正确摘除口罩方法

1)摘除外科口罩流程

A.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先解开下方的系带。

B.再解开上方的系带。

C.用手捏住系带投入医疗废物桶内。

D.手卫生。

2)摘除医用防护口罩流程

A.双手同时抓住两根松紧带,提过头部,脱下。

B.用手捏住松紧带投入医疗废物桶内。

C.手卫生。

扫一扫,观看摘取防护口罩

1.双手同时抓住两根松紧带,提过头部,脱下

2.用手捏住松紧带投入医疗废物桶内

3.手卫生

3.正确执行级别防护

(1)医务人员的分级防护要求(表3)

表3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要求

(2)进出经空气传播疾病留观病房、隔离病区防护用品穿脱流程[参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

1)穿戴防护用品程序

A.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医生办、护士站、治疗室、缓冲区)

B.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病房及其走廊)

C.为患者进行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可能被患者的分泌物及体内物质喷溅的诊疗护理工作前,应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扫一扫,观看穿戴防护用品

2)脱防护用品程序

A.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

B.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生活区)前

C.离开清洁区

扫一扫,观看脱防护用品视频

3)穿脱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

A.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6~8小时,如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B.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C.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防护服可连续应用。

D.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应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

E.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F.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

4.提高免疫力 加强锻炼、合理膳食、调畅情志。

(1)加强锻炼:经常锻炼,规律作息,增加运动量,是提高我们身体免疫力的重要法宝。我们可以参加跑步、打球、爬山等多种休闲的娱乐活动,也可以通过八段锦、六字诀、五禽戏等中国传统四大健身术,增强体质,调高免疫力。体育锻炼遵循三原则:①全面锻炼:尽可能使身体各部位、各系统都得到锻炼;尽可能拓宽练习项目和形式,以求发展各类身体素质。②循序渐进:运动强度由小到大,在身体逐步适应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要求;学习动作、掌握技术要从易到难。③持之以恒:形成习惯,常练不懈。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同时,不要带病上班、上课或聚会。

(2)合理膳食:膳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合理膳食在提高治疗效果上与医疗、药物起着同样重要作用。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病毒毒力、个人易感性和抵抗力等是发病的关键,良好的个人营养状况可以降低发病风险并改善疾病预后。除了尽量避免接触病源外,个人及家庭应该保证良好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

平时不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避免接触野生禽畜、野生动物及其排泄物和分泌物,避免购买活禽和野生动物;避免前往动物农场和屠宰场、活禽动物交易市场或摊位、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场所。必须前往时要做好防护,尤其是职业暴露人群;避免食用野生动物。

1)对于健康人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营养管理

A.每天摄入高蛋白类食物,包括鱼、肉、蛋、奶、豆类和坚果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均在平时基础上加量。

B.适量多饮水,每天不少于1 500ml。

C.食物种类、来源及色彩丰富多样,每天不少于20种食物;不偏食,荤素搭配。

D.饮食不足、老年人及慢性消耗性基础疾病患者,建议增加商业化肠内营养剂,每天额外补充不少于500kcal(1kcal≈4.186kJ)。

E.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不要节食、不要减重,建议适量补充复方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服用深海鱼油等保健食品。

F.规律作息及充足睡眠,每天保证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

2)对于进入隔离区的护士:因体能大量消耗,且常伴有咽炎、膀胱炎等疾病,应给予清淡、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配餐,以便体力能迅速恢复。

3)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需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食物,补充液体和维生素等,应尽量满足患者饮食要求,增加食欲,提高自身免疫力以增强抗病能力。大部分患者表现为乏力、胃肠不适。从中医角度来看,此病应属“寒湿(瘟)疫”范畴,调理脾胃非常重要,饮食上要用温散、透邪,有辛温解表、芳香避税化浊作用的食物,如五虎汤、五虎茶、生姜、扁豆、芡实、苍术、紫苏等;适量进食鸡汤、牛羊肉汤,有助于温阳散寒除湿;避免寒凉,食用温热食物。可根据患者处于疾病的不同阶段开展膳食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普通型或康复期患者的膳食管理:坚持合理膳食,通过均衡营养提高自身抵抗力。

A.谷薯类食物要保证,每天应摄入250~400g,包括大米、小麦、玉米、荞麦、红薯、马铃薯等。

B.优质蛋白质类食物要充足,包括瘦肉类、鱼、虾、蛋等,每日150~200g蛋白质食物,奶类、大豆类食物要多选,坚持每天1个鸡蛋。

C.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每天超过5种,最好500g以上。其中一半为深色蔬果类。

D.适量增加优质脂肪摄入,包括烹调用富含n-9脂肪酸的植物油和硬果类多油性食品如花生、核桃等,总脂肪供能比达到膳食总能量的25%~30%。

E.保证充足饮水量,每天1 500~2 000ml,多次少量、有效饮水;可以饮温开水或淡茶水。饭前饭后喝菜汤、鱼汤、鸡汤等也是不错选择。

F.新鲜蔬菜、水果以及坚果等中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调节免疫作用,应注意补充。也可适量添加营养素补充剂。

G.大豆及其制品、蘑菇类食物、枸杞、黄芪等中含有黄铜、甜菜碱等抗氧化物质,瘦牛、羊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左旋肉碱,有助于增强抵抗力。

H.食欲较差、进食不足者,应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D等微量营养素。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型患者的膳食管理:

A.流质食物更利于吞咽和消化。

B.少量多餐,每日6~7次的流质食物,以蛋、豆腐、奶制品、果汁、蔬菜汁、米粉等食材为主。

C.如未能达到营养需求,可借助肠内营养制剂(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来补充不足。

D.对于危重症型患者无法正常经口进食,可放置鼻胃管或鼻空肠管,应用重力滴注或肠内营养输注泵泵入营养液。对于严重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需采用肠外营养以保持基本营养需求。在早期阶段推荐允许性低热卡方案,达到营养摄入量的60%~80%,病情减轻后再逐步补充能量及营养素达到全量。

E.病情逐渐缓解的过程中,可摄入半流质状态、易于咀嚼和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每日5~6餐,补充足量优质蛋白质。随病情好转逐步向普通饮食过渡。

(3)调畅情志:人的心理活动,中医学统称为情志。合理的心理保健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中医实践中,应根据患者性格特征观察其情绪的变化,努力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综合应用移情、疏导、相制的矫正方法,改变患者的感受、认识、情绪、态度和行为,使患者保持舒畅、宁静的心理环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学会自我调控情绪,正确应对各种刺激;积极的生活事件可使免疫球蛋白IgA增高。

2)养成乐观、开朗和宽容的性格,笑口常开;100岁以上的健康老人有共同点,即心胸开阔、性格随和、心地善良,爱劳动和爱运动。

3)学会发泄,有欢乐就可跳一跳或唱一唱,有苦恼不要闷在肚里,可向朋友倾诉或大哭一场。

4)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益于免疫力增高、健康和长寿。针对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疑虑等问题,要做好心理护理,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增加活动量,多听音乐,继续调整好心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mPLQVrkhr/5BgJCdRQDuqGxAO8ckZlmCCZZ7HkTznhAdp8KSyYh9xe6OElmibky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