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生产的命令马上下达了,不到一天时间,军器监通通改革,由原来的混乱的生产改变成了秩序井然,有规有划的流水线生产。
起初工人们因为没见过也没听说过这种生产方式,都会它充满了好奇和质疑,当然,在这两种心理中,质疑还是占了上风。
但是流水线生产是真正好处多多的,而且安排起来也十分简便,在秦之七的要求和规划下,一些军器监的监头们改变了原来的的车间,不再像以前那样,许多种生产步骤在一个车间里进行,而是每个车间,之前也是一半大小的地方,都规划好了是一个步骤。
秦之七又找出了一些在战场上发挥了不小作用的兵器,专门研究了它们的含量多少,并且写在了纸上,给了一些监头,让他们告诉工人们,作为兵器的生产合格的标准。
这样一来,秦之七研究的生产效率低下的几个致命原因就解决了大半。
改革后的军器监生产的第一天,工人们就立刻认识到了这种流水线生产的好处。
他们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所擅长的,和每个人不同的水平,来安排在哪个步骤上,所以,原先那些生产混乱且同个步骤打造出的兵器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问题就解决了。
许多问题都不复存在了。
他们工作的第一天,还对流水线到完全熟悉的地步,但是钢铁厂原来送来的钢铁数量,他们流水线打造一天的兵器数量,竟然是原先的十来倍。也不想之前钢铁厂送来了钢铁剩余的堆成了山,现在虽然也有剩余,但是也都是肉眼可见的减少了不知多少。
而且质量也不知道比原先提高了多少,当然也不乏有质量低的,那些秦之七就让军器监送到了正在排练的新兵手里。
利用率比原先提高了不知道多少。
李二时刻关注着军器监的流水线生产,第一天军器监打造的兵器数量,还有利用率,包括钢铁厂送过去的钢铁剩余的重量,都列了一个表送到了李二桌案上。
李二打开一看,纸上写的数字让他心下一喜。
他想到过这流水线生产会使军器监生产大大改善,但是没想到,这只是刚刚一天,就有了这样飞速的进步。
实在是可喜可贺啊。
正好秦之七跑来宫中给李二贺喜,李二看他满面春风,说:“这流水线生产实在是妙啊,你是从何处得来的这样的好方法?”
秦之七正要回答,李二又抢在他前面说:“是不是海客教你的?”
秦之七心里想:什么海客,就不能是我自己想出来的,难道这样的好方法以我的智商不够想出来?
但是这确实也不是秦之七他自己相处的方法。
秦之七摆正了想法,道:“并不是,陛下,这流水线生产的方法其实早就有了,在很久之前就有人使用过,但是当时没有人注重,也没有人意识到它的好处,于是就没有被推广,也是因为统治者不重视,眼界窄,使得这样的好方法失传了,还不止,不止这一种技艺,还有不知道多少优秀高超的技艺都因为数不清的理由失传了,当然统治者不注意发现和重视,当是最主要的原因。”
秦之七说这番话当然是为了特意提醒李二陛下。
李二点点头:“爱卿言之有理啊,朕明白了,以后多加重视,不仅是朕,还有下头的官员们,尽量减少技艺失传的发生。”
李二的心中一个声音在呐喊着:就让我做这些高超技艺的保护神吧!
之前贾悯农发明了缕车,大大改善了农业,让李二陛下和秦之七大为赞扬,然后封了贾悯农官,为了激励百姓们发明创新,秦之七建议李二在全国推行,鼓励百姓发明创新。
如今很多新工具的出现,改变了人民的生活,让很多原来迂腐的,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生们改变了多年的想法,也让很多家庭改变了一心让孩子考科举的执念。
反过来就是,人们都认定了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十分正确的观点。
从很多年前开始,中国就不重视科技,为了统领人民,巩固统治,不计其数的年轻人专注的捧起书卷,在经年累月的学习下,一个个都思想迂腐,精神麻木,把入仕做官当做人生理想。
到了汉武帝时代,儒家学术更是成了全国唯一广受追捧的唯一学术。
统治者们只看到了眼前,但是他们都忽略的这一片土地上人民千年以后。
但是,如今,在那段中华民族屈辱史的前一千多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人们不再独独信奉儒家学术,而是崇尚科学,鼓励创新。
李二问秦之七:“那这流水线生产是何时出现的技艺?”
秦之七答:“其实不瞒陛下,自很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
“秦朝?”李二的内心受到了不小的冲击,秦朝距今多少年了,这样的技艺本该流传下来,那么中间几百年的时光,不管是科技生产还是社会发展,尽管有战乱,但是也绝对要比现在要高处不少,那会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只是,李二他无缘看到了。
李二不禁痛心起来,他当然没有办法改变过去,也没有办法预知未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现状。
秦之七马上建议他:“陛下,臣建议您花重金搜罗天下技艺,再把他们编辑成典籍,大批印刷,再散布去民间,既然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就不应该躲躲藏藏的。”
秦之七的这一番话说到了李二心坎上,利国利民的事情不应该躲躲藏藏。
但是李二还有一个主意,他说:“朕想成立薪火馆,专门用来搜罗天下技艺,以及那些艺人们,让他们真正发挥出自己的作用,也让这些技艺得以保留、实用和流传下去。”
秦之七对李二这个想法大加赞赏。
负责人自然不用费心,消息一传出去,长孙无忌就马上进宫来,主动接下了这个能让他流芳百世的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