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秦之七的策划和努力,还有东借西拉的资金,钢铁厂终于不负秦之七的努力,建成了。
这一天钢铁厂正式竣工了。
钢铁厂的负责人是长孙吉,他是亲眼见证着这块土地从了无生机到今天的处处体现着精细,长孙吉在军器监还有长孙家铁厂那里见过生产钢铁,只是比这样子的,还是差的远了,这里的庞大,散发出的寒光,无不让长孙吉心潮澎湃。
长孙吉第一时间是为之感叹,第二时间就是让人去请秦之七,又想想让人去总不如他自己去,于是只让人牵来了马,上马拿起马鞭抽了一下马屁股,很快的飞奔起来。
秦之七没少来钢铁厂看,他很明白和了解钢铁厂的进度,也知道竣工就会是在这一两天。但是长孙吉来到,满眼精光的告诉他:“秦大人,钢铁厂已竣工。”
“请您前去看看。”
秦之七二话不说也让人牵来了马,和长孙吉一同到钢铁厂。一路上凉风袭面,秦之七觉得自己心里畅快极了。
很快到了钢铁厂,秦之七也惊了一下,钢铁厂的样子,虽然跟他在现代所见的还有些差距,但和在历史书上看到的那些年代久远的钢铁厂还是很相似了。
进去钢铁厂秦之七就下了马,让人带马去休息,他和长孙吉走在小道上,无时不刻转头或停下脚步看看周围的事物。
他也不由得佩服起自己了,身边的长孙吉更甚,开始说:“您还是智慧至极啊。”
秦之七开始还想说哪里哪里,可是他又想,自己也确实可以说是智慧至极,既然有人这样说,他就坦然受下了。
秦之七笑笑。
再往前走,人就渐渐多了起来。
大部分都是身穿黑色衣服的工人们,他们一脸的朴实。
钢铁厂的工人们大都来自军器监和长孙家的铁厂,他们大部分之前劳作的地方都是军器监和长孙家铁厂,基本上都是很有经验的。
之前秦之七考虑到自己打算建的铁厂是大唐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觉得要工人们安心工作,以及吸引更多的人,秦之七去找了李二陛下。
“臣觉得,钢铁厂的工人们的工资要比一般铁厂里的工人们高,他们来新钢铁厂,没有见过那些器械,总归还是心里有担忧的,所以臣觉得应当未他们提升工资,也让他们心安。”
李二陛下觉得甚是有道理,很快就答应了。
秦之七把这件事告诉了工人们:“我像陛下上奏,提升了你们的工资。”
工人们最关心的就是工资了,听到涨了工资,个个别提都高兴了,对秦之七这位年纪轻轻卓越不凡的大官人又多了几分敬佩和爱护。
秦之七见工人们都喜上眉梢,又说:“只要你们用心工作,按照要求来,就不会出错有危险,而且工作表现好的到过年或者过节还会有奖金。”
“那是那是。”工人们都很高兴,附和起来。
“那就请秦大人去里面看看。”长孙吉说。
钢炉是距离他们所在最近的,一致决定先去看钢炉。
钢炉很大,铁块放心去,用心熬制,过些时间就会变成半成的钢了。
效率也不错,秦之七颇是满意的点点头。
“接下来去看铁矿石和煤炭吧。”长孙吉建议。
秦之七也没有别的想法,基本上都听他的安排。
铁矿石和煤炭所在的地方离这里稍微有些距离,两个人也不急,一边走一边聊,甚至说到了与钢铁厂无关的家常。
渐渐熟络起来,秦之七被长孙吉逗笑了。
两个人在即将到达的时候,惊喜的看见薛仁贵,他一个人被一个工人领着在左右查看。
秦之七和长孙吉都很少见过薛仁贵,没一次见都有很特别的感慨,薛仁贵果真有大唐栋梁的风采。
尤其是秦之七,在现代凭借着众多影视剧和小说,薛仁贵就在他心里深深扎了根。
如今又亲眼见到,激动之情油然而生。
“薛大人。”二人过去恭恭敬敬行了一个礼。
薛仁贵觉得他们俩很客套:“不是在宫里不必讲究这么多。”
薛仁贵在这里也是为了一览钢铁厂的风采,长孙吉和秦之七比他对钢铁厂熟悉多了,就跟着秦之七和长孙走,两人行就变成了三人行。
很快看完了铁矿石和煤炭,都很合他们的意。
秦之七叫来了两个权利比较大的工头,问:“这整个钢铁厂大概一天能产出多少钢铁?”
“差不多是一万斤。”
“多少?”长孙吉和薛仁贵都被吓了一跳。
其中一个工头又重复了一遍:“回各位大人的话,是一万斤。”
长孙吉和薛仁贵被彻底惊呆了,不论是军器监还是长孙家的铁厂,都能算上是大唐数一数二的炼铁厂了,都远远不及日产一万斤这个数字,这个刚刚竣工的钢铁厂却能够日产一万斤。
这给了他们太大的一个惊吓。
不过更多的是惊喜。
秦之七虽然也惊讶,但只是一点而已,只超出了他预测的一点,反应远远不如另外两位激烈,但他很能理解薛仁贵和长孙吉,让他们俩惊讶可以一会儿,然后说:“这钢铁厂日产这样多,我们该高兴才是。”
“是,是。”
他们俩当然高兴了,但是高兴的落点却不是很相同。
薛仁贵想的是,钢铁厂每天产出的钢铁这样多多,就可以不知道比原先多打造出多少啊兵器还有铠甲,这样更多的士兵就能装备的更好了。
长孙吉想的也差不多是这样。
但是秦之七的想法却和他呢不太相同,薛仁贵想的军事方面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经济。
秦之七了解过国外的工业革命,其中钢铁厂起了很大作用,钢铁产量上去了,带动的是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国家强盛的体现。
秦之七笑了笑。
现在他十分迫切的想要看看效果,再去禀告李二陛下,马上吩咐了这两位工头:“你们下去让人先炼一炉钢,让我们看看如何,再去禀告陛下。”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