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与尉迟敬德两个人的争斗愈演愈烈,可能是程咬金说了什么话来激怒了尉迟敬德,就看见尉迟敬德脸色发黑:“程咬金,今天我不把你揍的媳妇认不出来我就不姓尉迟。”
程咬金反而愈发放肆了,冲他笑道:“来啊,来啊,我到要看看你怎么把我揍到媳妇都认不出来,我媳妇儿可是说,我就是化成灰她都认得我,你就等着不姓尉迟吧。”
“跟我的姓,叫程敬德也挺好。”
李二陛下实在无语至极,两个人自有分寸,他早就见过两个人打闹,最严重不过也就是打肿了腿或者脸,离媳妇儿都认不出来还差远了,他也不令人拉开,随他们去吧。
只是,李二又想到,程咬金和尉迟敬德争执也就罢了,如今燧发枪的名声传出去,燧发枪就会成为权贵自己官员争夺的重要对象,宫里宫外的将士与官员希望能得到燧发枪,燧发枪数量有限,为了得到更多,他们固然不会想尉迟敬德和程咬金一样在自己面前大打出手,只会暗地里使用阴谋诡计给对方使绊子,到时候朝堂上不免有会多了许多杂事,到时闹大了,就是他这个陛下执意偏袒谁,不不好看了,而且朝堂动乱,搞不好还会威胁到国家社稷。
李世民越想越严重,立马对秦之七说出了心中的烦恼:“朕只怕到时因为分配燧发枪,有别有用心之人暗自使用阴谋诡计,到时弄不会便会朝堂大乱,你看这该如何是好?”
秦之七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微微思考了一下,便道:“臣有一法子,可解陛下的烦事。”
李二一听秦之七有办法,眼睛立马亮了:“你有什么办法?快说来与朕听听。”
秦之七道:“神机营便是很好的例子,可以在神机营分别设立枪营和炮营,两者分配好,各自有各自的任务和指责,也能互相牵制。”
“那这枪的分配问题如何解决?”
尉迟敬德和程咬金已经气喘吁吁,爬在地上动不了身,尉迟敬德也突然开口:“对啊,这分配问题一定要解决好,千万不能便宜了某人。”
尉迟敬德有意无意瞟了程咬金一眼。
李世民看在眼里,这也是他十分关心的问题,便又一次将希望的目光投向了秦之七。
这能怎么解决?秦之七纳闷儿,这不是很简单不过的一个问题吗,这么一大帮能臣竟然不知道?
秦之七脱口而出:“抓阄,谁抓到了谁先挑,不过数量有限,位置在前面的可以首先挑选心仪的枪炮。”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静默了,尤其是尉迟敬德和程咬金,长孙无忌幽幽的看了他们二人一眼,说:“两块纸能解决的事情你们这样大费周章。”
“可不是嘛,不早说。”
程咬金的一只眼睛被打的红肿起来。
李二觉得好笑,又命人传来了神机营别的将领,让他们一同来参与抓阄,尽力做到公正公开,也省的他们私下再纠缠不清。
太监用器具盛来了早准备好的阄,让他们上前,各自拿一个,过程十分平静,再也没有出现尉迟敬德和程咬金那样的激烈的斗争了。
很快,将领们按照自己抽到的顺序,选择了武器,没有争执,也没有不满。
这样公正公开,所有人都看着,也没人好意思再说什么了。
如今有了这样好的武器,他们对于守卫好长安更有信心了。
日子照旧平静的过去。
一日,魏征忙完了公事,打算了解一下外面的事,拿起了桌案上的报纸,下人识趣的端来了李二陛下赏的上好的茶水。
一则新闻成功吸引了魏征。
从这张报纸上,魏征对林邑这个地方的印象又加深了一层。
林邑盛产粮食,魏征特意注意了下上头说的生产粮食的数量,把魏征惊住了,这可是长安城一亩地的二倍有余啊。
魏征不大相信这样的好事,第二天去秦府,专门问了秦之七。
“贤侄你说这林邑能产这样多的粮食是真的吗?”
秦之七道:“千真万确。”
魏征一下子活跃起来,他打算明日早朝上就向李二陛下提出这件事,攻打林邑。
果真,第二日早朝,随着太监的一句“有本启奏,无事退朝”,魏征站了出来。
“爱卿有何要奏?”
魏征道:“臣请求陛下,出兵攻打林邑。”
魏征这句话一说出来,朝堂大臣上顿时窃窃私语起来,在他们往常的印象中,魏征大人可从来都是一个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人,处处为平民百姓着想,今日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魏征大人竟然主动请求陛下出兵。
李二陛下的心理思想也和底下的大臣一样,疑惑极了,他马上问:“哦?爱卿为何今日上奏要出兵林邑?”
魏征道:“臣昨日得知消息,林邑粮食的亩产是长安城的两倍有余,长安也是土地肥沃的地方,大唐许多其他地方土地亩产不如长安,如此一比,这林邑确实一宝地,攻下了林邑,陛下大可把林邑作为我朝的粮仓,于大唐江山社稷,有百利而无一害啊。”
群臣也都思索起来,一致认为魏征说的有理。
“嗯。”李二陛下点点头,“爱卿言之有理,待下了朝留步,与朕进一步探讨此事。”
李二陛下都把魏征留下了,攻打林邑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有些心思多的大臣很快想到。
不过攻打林邑确实好处多多,为大唐添一个大粮仓,没什么不好,而且现在李二陛下下旨仿造燧发枪,就证明大唐将士战斗力会大大提升,区区一个林邑,自然好说。
早朝魏征大人一反常态的说辞很快传到了秦之七耳中,他自然高兴,如今魏征这样一个万年不变的主和派都转变为了主战派,而且又升级了武器,李二陛下雄心勃勃,也一定会同意出兵,这样一来,拓展疆土的构想实现指日可待。
想到这里,秦之七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