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了中间出现的小插曲之后,秦之七也是安逸的在自己的宅邸之中老老实实的休息了几天之后,静静的等待着灾情的到来。
对于灾情,秦之七也清楚地知道天灾这种东西凭他一人的能力根本是不可能避免的,他所能做的只不过就是缓解灾情的爆发和蔓延,把灾情在爆发的第一时间尽可能的遏制住。
几天过后不出秦之七所料,从各地都传来了干旱以及粮食短缺的消息。而这种情况迅速的开始蔓延,在大唐的国境之中,仅仅不到半个月,天下九州就已经有四个州郡落入了旱情的魔爪。
随着旱情爆发的还有大规模泛滥的蝗灾,随着各地的灾情不断上报,李二便将早已准备好的粮食开始分批发往各个州郡,保证他们那边百姓的正常供给。
“手中有粮又有钱的感觉真好,这种全国性的灾难我竟然一点压力都没有,唉,真希望老天可以把这灾情再整大一点的。”李二此刻坐在自己的位置之上,看着各地发来的奏章也是一副无可奈何的语气,笑着对周围的人开口说道。
秦之七听到李二这犹如暴发户一般的话语,一时之间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纷纷都是一副看二傻子的表情。
“陛下,这种玩笑还是不要随便乱开,毕竟虽然咱们手里头有钱有量,可是百姓手里没有啊,如今最为重要的事情还是首要先把灾情给遏制住,否则的话咱们大唐就算再有钱与粮食恐怕也顶不住再来一场灾害。”
长孙无忌虽然不敢正面反驳李二,但是还是从侧面建议李二应该尽可能的去遏制住如今的灾情,不管怎么说受苦受难的是百姓,而百姓又是国之根本,如此坐视百姓受灾,那真的和白眼狼没什么区别了。
“你看看你看看,朕就只是开个玩笑,辅机你就当真了。灾情的事情咱们之前都已经部署好了,说句不好听的话咱们如今就在等待着这场灾情爆发,而且各种遏制灾情的手段已经开始逐渐部署了,朕自然是高枕无忧,不过有一件事我倒是很好奇。”
李二一边说着也是说出了自己的疑问:“这灾情已经爆发了半个月了,可是长安周边乃至关陇地区都没有感受到特别严重的灾情,甚至于连蝗灾的波及都没有,这是怎么一回事?”
预料之中的蝗灾消息一直没有传来,让李二真的是有些诧异。
“咳,陛下有所不知,由于如今天气逐渐暖和了,侄儿在报纸之上又刊登了一篇文章,说蝗虫又冒出了头,如今长安城的百姓恐怕大部分都在满山遍野的抓蝗虫,别的地方我不敢保证,至少长安周边是绝对不可能有什么蝗虫了……”秦之七此刻也是老是不客气的说了自己这段时间在忙些什么,让李二听了之后也愣了一愣。
众人听到这儿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长安周边一直都没有蝗灾是秦之七一早之前就有所安排的,他们还纳闷了这蝗灾一直不往长安周边扩散,反而就被硬生生的遏制住了,这实在是有些出人意料。
“不愧是你小子,能把眼光看得这么长远。既然你已经负责这方面的事情,那就让报纸的消息尽快的传播一下,让那些受到旱情影响的百姓也去抓捕一些蝗虫,一方面可以补贴一下经济,而且蝗虫这玩意儿吃起来的确挺香的……”李二想到那蝗虫吃到嘴里酥脆爽滑的感觉也是一阵流口水。
此时此刻五姓七望也在关注着大唐的旱情,不过和李二等人相反的是他们却是一直希冀着这灾情可以再严重一点。
只要这灾情一旦严重起来,那么他们就能有大把的文章可以做。而这短短半个月,灾情已经扩散到了四个州郡,这消息让五姓七望犹如过年一般高兴。
这唯恐天下不乱的架势,李二这边虽然可能猜测不到,但是却尽数落在了秦之七的眼里。秦之七早已料到了灾情的发生,所以自然不可能让他们这么顺风顺水,在暗处布置着灾情的缓解工作的同时,也在密切的关注着五姓七望的动向。
秦之七也非常清楚,五姓七望现在就在等一场动乱,只要国家自下而上的开始乱了起来,那五姓七望就可以从中牟利,甚至于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如今的五姓七望已经如同是被逼到墙角,就靠这一场翻身仗来重新建立自己的威望了。
不过这半个月眨眼之间也是过去,五姓七望再也听不到他们耳中所谓的好消息,反而这灾情在扩散到了四个州郡之后,仿佛就犹如偃旗息鼓了一般。
而这一切自然都要归功于李二与秦之七提早的部署,这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他们加急将粮食送往各地,而且有了粮食的供给,加上百姓开始漫山遍野的捕捉蝗虫,更是也将黄灾也彻底遏制住了。
五姓七望一看这个灾情再也扩散不起来,当时就慌了。思来想去之后也开始在民间流传起来此次的灾情就是由于李二登基以后所做的事情引起的天怒人怨,将这些灾情归咎在李二的身上,想要通过这些手段去打击李二对于大唐的统治。
这些手段在秦之七眼里完全就如同过家家一般,五姓七望一动秦之七这边也立马想出了对策,随后就通过报纸这种媒介开始向全国各地传播这些灾情其实在年前就早已有征兆,并不是李二登基的缘故。
如今贞观民报在民间的影响力也是相当可观,仅仅几天之后,长安城各地对于李二刚开始的那些质疑也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而五姓七望这一计策又彻底的负死胎中,对于长安当局没有一丁点的影响。
两个月不到的时间蝗灾已经彻底被秦之七处理,而百姓漫山遍野抓蝗虫的举措让李二这才惊恐的想到了这蝗虫没有扩散开来,难不成都已经被百姓给吃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