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琼这边再怎么召开军事会议,那也只不过是猜测李二的想法,更何况如今他身在军中,无论自己有什么样的动向,都应该第一时间告知李二。
李二既然命令还没有下达,那秦琼也只能照例留守朔方城,将朔方城的民生和政治都略作恢复,在李二从朝廷之中派来专人治理之后他才能松手。
这段时间秦之七也开始变得忙碌了起来,一方面由于秦琼和尉迟恭主要掌管军事,而秦之七由于他的才智则被秦琼分配在了处理朔方城大大小小的政事之上。
虽然事情不多,但是极为杂乱,秦之七之前也未曾处理过类似的事情,让他也好一阵的头疼。
不过秦之七有着知识海洋的能力,在处理政务上的在如今的说方程之中也是无人能比,哪怕就是在长安除了李二以外,他对于其他人也是不遑多让。
处理完正事之余,秦琼也会主动带着秦之七在硕方程之中闲逛,一方面是为了体察民情,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安稳时局,毕竟他们两人现在是朔方城的当政者,若是不与民沟通的话,很难猜到如今双方成了百姓想要什么。
而这一点也是秦之七屡次向秦琼提出来的,秦之七也是十分清楚不管历史如何改变,当政者如果不以民为本的话很难会长久的走下去,而如今李二现如今的统治范围远远达不到朔方,那么秦之七和秦琼就要帮助李二将说房管理好。
在朔方城巡视期间,秦之七也罕见的刷新了自己的三观。
他没有想到朔方城的百姓竟然过得如此凄惨,甚至于有一些之前身为梁师都麾下的部队在没有粮食吃的时候会直接向百姓强行征粮,而这一点也是被秦之七都给看傻了。
对于如此败坏风纪的事情秦之七当然不会坐视不理,对于这种扰乱朔方城安定的秦之七直接就叫出了自己所带的玄甲军对于这些人进行抓捕,而仅仅过了三天之中,双方称也是重新恢复了安定,甚至于比梁师都在位之时还要更得民心。
秦之七如此兢兢业业地为维护朔方城的安定作出的牺牲,让跟随他的一干将领里都见识到秦之七的良苦用心,而刘兰成等人对于秦之七之前的出言不逊也深感歉意,在秦之七当政没两天之后,刘兰成便亲自找了秦之七道歉。
对于刘兰成,秦之七肯定也生不出什么恶感,毕竟在军中不管是谁初来乍到就身居高位那肯定会让一部分人不满,所幸秦之七是用自己的能力征服了这些看自己不顺眼的人。
而刘兰成对自己的示弱也标志着如今秦琼麾下的将领对于秦之七也都是言听计从,没有半点不敬。
此时此刻的突厥则是另外一副景象,由于突厥袭击朔方城的战略失败,颉利可汗对此也是大为恼怒。
由于突厥本来就是处于一个地广民稀的状态之下,而且征兵这方面突厥如今想要进攻大唐,对于征兵的需求也是极大。平白无故折损了这么多人,颉利可汗自然是不能无动于衷,思前想去也只能去寻求突力可汗让他将手底下的部队分给自己一部分,好让自己继续持续着对于东突厥的统治。
在突厥之中,颉利可汗和突力可汗二人是叔侄关系,而颉利可汗经常以自己叔叔的身份强压突利可汗。
虽然二人是叔侄,但是颉利可汗对于突利可汗年纪轻轻就能胜任西突厥可汗则是没有像李二对秦之七这般的大度,反而处处猜忌于他。
由于颉利可汗一直摸不准突利可汗的脉,而且也不能判断他是否对自己有二心。毕竟虽然他们二人相约准备一起进攻大唐,可是颉利可汗对于自己的侄子却不能完全放心,很重要的一点是由于他年纪轻轻,害怕他会不听自己的调遣。
正在颉利可汗犹豫着该如何与突利可汗借兵之时,颉利可汗手底下的谋士却是提出了一个歪点子:
“可汗大人不如我们可以直接向突利可汗那边要求为自己的部落召集一些部队,一方面也是补充咱们现如今兵源上的不足,而另外一方面则是可以看出突利可汗对可汗大人是否存有二心。”
这个一石二鸟的计策被颉利可汗也是直接拿来就用,而突利可汗那边听到了,自己的叔叔要自己帮着他征兵的消息一时半会儿也是手足无措。自己刚刚上位就被自己的叔叔如此猜忌,就已经让他极为不满,而且对方还提出了如此过分的要求。
更何况突利可汗这边的国力肯定是不如颉利可汗那边,突利可行也极为害怕,若是自己不遵从自家叔叔的意思,那便会被颉利可汗直接以此为由进行军事上的威胁。
这类似于此局的情况之下,突力可汗也是别无他法,只能求助于自己手底下的谋士。由于自己国力不如颉利可汗,便想问问手底下的谋士究竟有什么样的办法才能破解得了如今场面上的困局。
突利可汗手下的谋士也十分干脆,既然如今的情况突利可汗一人之力解决不了,那不妨就去寻求强援,随后突利可汗手下的谋士也斗胆向突力可汗建议不如去寻求大唐的帮助。让李二对颉利可汗用兵一方面消除掉如今颉利可汗的威胁,而自己也能有暂时的喘息在军事上得到对颉利可汗完全的压制。
在万般无奈之下,突利可汗虽然也并不愿意求援于大唐,但是如今的情况将他逼到了这个份上他也是不得不做,便连忙开始准备与大唐沟通的准备,而这一消息也直接传到了颉利可汗那边。
看到自己的侄子如此背叛突厥,颉利可汗当即也是勃然大怒,虽然突利可汗那边暂时没有什么举措,可是颉利可汗却因此对自己的侄子更为怀疑,双方的内讧也是因为颉利可汗这神一般的操作变得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