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如今的时节已经入冬,长安城整体都逐渐开始冷了起来,甚至于原本热闹的坊市上人也少了许多,而不少的人都开始换上了厚实的衣服用来御寒。
无论是任何朝代最为担忧的都是冬季,由于冬季天气干燥严寒,一是火灾的爆发高峰期,其二就是由于天气太过寒冷,若是一旦降雪的话,说不定对于粮食的运输还有各种生存必需品的运输时间都会造成相当大的拖延,若是不将这些事情处理好难免会造成大乱。
这一点李二也是十分在意,不过好在林邑的粮食已经开始运输,对于粮食这方面自然是不太担心。但是今年的天气似乎有些奇怪,天气逐渐转冷的同时却一直没有降雪。
这种诡异的天气让李二也十分在意,而且通过历朝历代书籍的记录已经确定现如今外界的温度要比之前朝代最为寒冷的时候更加严重。以至于有些百姓已经忍受不了这酷寒不再对外农作,只是待在自己的家里靠着被褥来御寒。
李二自己也自然冻个够呛,虽然皇宫里面有火炉,但是李二一直以清俭节约著称,就算有火炉但拿来烧的煤炭数量也相当少,尽可能的想着不给民间带来一丝一毫的负担。而这就导致李二在这严寒之际也经常感冒,这让长孙皇后也慌乱不已。
秦之七这边倒是稍好一些,由于他有知识海洋也是通过这些天气的反复异常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今这种天气酷寒,但是仍然不降雪。
这种天象表明来年开春的降雨肯定不会特别多,如此情况也就给大唐贞观年间的那场大旱埋下了伏笔,而大旱随之而来伴随着的蝗灾也因此而暴露无遗。
“不得不感慨古代的这些记录天气的官员竟然连这些天气都记录的如此清晰,若非是有这些东西的话,恐怕我也要吃个大亏啊。”秦之七走出屋门看着出自己口中呼出的白雾,也暗暗地感慨了一声。
如此恶劣的天气,秦之七当即也是给温室大棚那边增添了一些烛火。毕竟这种天气太阳一直也不曾出来,温室大棚虽然一时半会儿没有太阳可以,但是连续几天没有太阳,那里面的温度肯定就会逸散干净。
因此秦之七也特意在温室大棚里面点燃了几只烛火,好尽可能的保持着大棚内部的温度平衡。
不过现如今的天气用这种手段去治理也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最为重要的还是要熬过这酷寒的天气,否则的话就算秦之七有神仙手段,那也无法去缓解这恶劣的天气。
如此严峻的形势,让秦之七也只能无奈地感慨一声若是今后十天乃至半个月都是这副模样,他也只能暂时将大棚拆除,到时候自己辛辛苦苦种植的蔬菜和各种植物也只能暂时放弃,等来年开春太阳出来了再做考虑。
“少爷,这鬼天气实在太吓人了,咱们周边这些百姓已经有不少人都因为这天气还有家中没有取暖的道具而冻死了。”文伯这个时候也走到了秦之七的身旁,给秦之七汇报着城中的情况之时隐隐传来的还有一些邻居的哭声。
听到这些若有若无的哀嚎,连秦之七都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他实在没有想到大唐这一次的冬季竟然如此难挨。
若是继续这样下去的话,恐怕还没有等到降雪这长安城之中,就有大半的百姓要背着酷寒给冻出病了。
“不行,若是这么继续下去的话,到时候等来年开春所有百姓都没有劳动能力了,那大唐真的是雪上加霜,就算有林邑送来的粮食也未必能够支撑的过。”仔细思考了一番这些事情之后,秦之七也真的坐不住了,立马就开始从知识海洋之中搜索如何抵御这严苛的酷寒。
在秦之七考虑办法的时候,也直接宣布中科院和武器研究所这些机构全部放假,让学生尽可能的回家避难。
不管怎么说,在这种恶劣的天气还让这些学生来回跑,路上出现了什么麻烦到时候秦之七可真的是担待不起,还不如让他们老老实实待在家更省心一些。
通过连续几天在知识海洋之中的搜查,秦之七这才想到了火炕和壁炉这两种东西似乎可以用来驱赶严寒。
“可是火炕和壁炉这两样东西造价实在是有些昂贵,现如今有不少工匠都不打算上职,想要找人来堆砌这些火炕和壁炉实在是难上加难。”秦之七住着眉头思索了一番,随后也只能利用自己的身份去让秦府的那些工匠来干活了。
……
“陛下,这几日长安城之中冻死的百姓越来越多,若是再这么下去的话,恐怕百姓都会纷纷离开长安了。”
“正事,而陛下虽然说如今咱们大唐的木材存储量还算是够,但是这木材现如今在市场上已经卖到了天价,不少的百姓都没有能力承担得起木材那高昂的价格。”
此时此刻在紫宸殿之中,魏征和长孙无忌等诸位大臣也开始向李二传递这段时间从长安城之中还有周边以及关陇地区传递而来的消息,而这每一个坏消息都让李二颇感头痛。
“这事还真的是着实难办,咱们这些家底有些钱财的说不定还能买一些貂皮什么的来御寒,可是那些平民百姓该怎么办?既然木材都买不起,那更不用说煤炭了,现如今长安城之中的其他物价可还稳定?”李二皱着眉头感叹了一声,随后便问上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对此也只能默默的摇了摇头解释道:“不太好说,这现如今长安城之中的各种物价都是一天一个价,而且一直在保持着飙升。如今所有的百姓都想着买些粮食囤在家中,这样就可以省去出门的烦恼,可是人人都去屯,物价肯定会越涨越高。”
“不行,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去把秦之七叫来听听那小子有什么意见!”思来想去李二仍然想不到什么好主意,只能将希望寄托于秦之七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