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眼看着秦之七如此暴利,李二回到宫中也实在是坐不住,立马召集了周代等人一起商议该怎么处置秦之七的这一批钱。
周代等人的想法也十分明确,既然秦之七赚了如此之多的钱财那肯定要交不少的税,而且一分一毫都不能少。
第二天一早,周代和魏征两人就一起去见了秦之七,要求他立刻把该缴的税款通通交上去。
秦之七也是暗暗感叹了一声,这年头自己多挣点钱都是错,这收税的就跟跟屁虫一样追着自己要。
“两位!我虽然挣得多,但是你们放心该缴的钱我一分都不会少,不过现如今咱们大唐对于这种拍卖制度缴税的方式还没有一个定位,不妨我先把这笔钱存到大唐的银行之中,等到时候制度出来了,你们该扣就扣,如何?”
秦之七耸了耸肩,给他们两个人的一个提议。魏征思索了一番之后,与周代对视一也表示同意。毕竟银行这个东西,他们二人在近期的了解之中也觉得是一项于国于民有利的好东西。
更何况秦之七所举办的银行,他绝对不会中饱私囊。更何况还有李二在后面看着,秦之七就算有胆子他也绝对干不出来这种事情。
“蓝田候,虽然你挣了这么多钱,我们不应该多说什么。但是你将这些他们从百姓手里赚到的钱,通通攥在了自己的手里,到时候一旦民间没有钱了,那该当如何?”魏征虽然是个挑事儿精,但是眼光也十分独到,挑出了其中的一个难点看向了秦之七。
魏征的理论在他的眼中的确相当正常,但是对于秦之七这个财务观念已经十分明确的人而言,无异于有些啼笑皆非。
“魏大人,你说的话虽然在理,但是却有些儿戏了。这些钱虽然是从百姓手里拿来的,但是我总不可能会把这些钱平白无故的烧掉,而这些钱也绝对不会消失……”秦之七的侃侃而谈,让魏征也沉默了下来,开始跟着秦之七的思绪走。
“金钱就是处于不断流通的时候才能发挥出它的最大价值,而这些钱已经成为了资产,只要鼓励流通的话,这些钱迟早还是会回到百姓的手里。”秦之七一脸微笑地解释了自己的财政理论,让魏征和周代也不禁瞠目结舌。
而秦之七也是开始拿自己的产业举例子,自己所赚来的钱通通还是投入到了自己的产业之上,而这些钱最终还是会流通向民间给那些工匠和商贩。
“在我看来如今大唐虽然是农业为主,但是若是想要真正蓬勃发展,应当废除掉农业税,专门收取商业税,这样才能保障经济的持续稳定运行。”秦之七的理论毫无疑问是给他们两个人上了一课,但他们二人眼中国家的基础正是农业若是不收取农业税的话,对于国家的打击实在太大。
他们二人对于如此重大的事情,他们二人自然不可能轻易就定论。于是也纷纷表示对于这个政策,他们要请示李二之后再做决断。
秦之七等他们二人离开之后,也暗自摇了摇头。感慨一声大唐对于财务这一方面看起来真的是没有一个顶梁柱,若是这些人有了现代的财政技巧的话,也不会问出如此可笑的问题,只大肆敛财,把钱存在自己的手里那又有什么用?
想到这里秦之七也决定看起来一定要在中科院设立一个财政部,让这些财务知识在大唐之内流通起来,普及这些知识之后大唐才会更加蓬勃发展。
随后的几天之内,秦之七一直沉溺在知识海洋之中,搜集从古到今的财政理论。在这些资料之中,秦之七也对于经济的理解更加深刻。
而这些东西秦之七也知道自己一个人知道了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用,重点还是需要进行推广,如果全大唐的百姓都知道了这一观念的话,说不定那大唐又会是另外一番模样。
“唉,看起来我又要亲自动笔去写一些东西了,否则的话,这些东西如果太过官方书面的话,对百姓而言其实并不算是什么实实在在的好处。尽管现如今文化水平普及了起来,但是对于这些官方读物还是远远不够啊……”秦之七看着自己在知识海洋浏览之后所做的笔记,也暗自摇了摇头。
通过秦之七近乎小半个月的呕心沥血,一本专门适用于大唐经济的《经济论》也新鲜出炉。而这本书中秦之七不光是科普了从古到今的经济理论,而且还在其中安插了一些治国定邦的政策,秦之七写完之后再次阅读了一番之后也是颇为满意。
有了如此的学术巨著秦之七自然不可能让他就这么放在自己的书房吃灰,第一时间就找到了长孙无忌让他去阅读一番,看看有没有出版的必要。
长孙无忌对于秦之七所带来的新鲜玩意儿那历来都是颇为谨慎但是十分欢迎的态度,而秦之七所撰写的经济学,在他通篇的细读之后也不由得惊为天人,深感秦之七的才学实在是无人能及。
长孙无忌阅读完了之后也立马答应秦之七这本书自己会尽快进行润色,然后在贞观出版社尽快的进行印刷,让全大唐的百姓都知道这样的经济理论。
等到书本印刷好了之后,秦之七也直接向长孙无忌要了一本。打算直接让李二也拜读一番,让李二也刷新刷新如今财富观念。毕竟李二现如今敛财的手段实在有些过了,只要是钱他就想攥在自己的手里,实在是彻彻底底忽略了钱只有流通的时候才能体现出他的价值。
随着秦时期将一本崭新的经济学放到了李二的书桌之上,李二在细细地研读之后,也不由得感慨一声秦之七实在是有经天纬地之才。而他之前在科学上的造诣,现如今在经济学上的见解,让李二都是闻所未闻,立马要求秦之七务必要向全国推广,让全国的百姓都知道如此先进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