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饥饿年代的肥肉传奇

常万生 [学者]

对肥肉的憧憬是中学时代一个长长的梦。这梦境曾反复出现,像是一部极具诱惑力的电影老片,百演无休,百看不厌。这梦境的频繁上演,带给我美好和香甜,向往和遗憾。梦境中的肥肉简直美极了,几十年后仍然历历在目:那块似乎是天外来物的肥肉或是方方正正地棱角分明,肥油饱满;或为条状长方体的顶端带着点酱红色的瘦肉,像是一块镶嵌着鸡血石的白玉,有的又如一片新藕,晶莹剔透。肥肉的颜色白嫩而细腻,白嫩得几乎透明,细嫩得如同凝脂,颤颤巍巍地散发着诱人的色泽和香气。肥肉软软的,放在嘴里不用嚼,含一会儿就化了,不知不觉就咽了,咽了以后才觉得这动作又太过于草率和轻易,竟至于惊醒:这么好的一块肥肉怎就让它如此迅速地消失了呢?但后悔已无济于事,只能痴痴地回味口中似乎尚存的余香,体会着腹中仿佛有过的充实和滋润。

梦境是美好的,却是虚无的,但那时我却宁愿享受这虚无,并执著地相信它的真实,因为这美好的虚无总比现实的饥饿能够得到一点心灵的慰藉。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们的国家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于是,对肥肉的向往成了人们的普遍追求,肥肉也因此变得身价陡增。那时有人去北京出差,总要给别人带很多东西。带什么?带肥肉。“去北京吗?给捎二斤肉来,要肥的!”一人捎二斤,出差的人回来时就会超负荷。因此当时流传着这样的话:出差的像头驴,重驮满载走千里。又有传言曰:北京卖肉的最怕东北人,把东北人称之为东北虎,见东北人来了就把肉藏起来,因为他们得首先保证供应北京人。

我家也曾请人捎过肉,当然是肥肉。不过我几乎从未吃过真正意义上的肥肉,因为肥肉捎到家便被母亲消灭了。先是切成碎块,然后倒进烧热了的大铁锅里,随着嗞啦啦的一阵响,肥肉块变成了油,熬到一定的火候,母亲停止烧火,待锅里的油凉了用笊篱捞出油索子,将油一勺一勺地舀到坛子里。这被液化了的肥肉是用来炒菜用的,每次放一小勺,油索子剁碎后包包子,所以,这来自首都北京的珍贵的肥肉我从来没有完整地吃过,吃到的只是它的另一种形态。

另外还有一种并非肥肉的“肥肉”让我记忆犹深,这就是榆树皮。贮木场有的是大木头,其中不少山榆木。山榆木皮很厚,是当时我们林区百姓主要的代食品。我每次回家都要和弟弟们一起去剥榆树皮。有一个专用小铲子,是将一段钢筋的一端砸扁成铲状,再淬火磨快,铲榆树皮最好使。山榆木的树皮有两层,外面那一层是老皮,不能吃,回来后要剥掉,剩下那一层是嫩的,也很厚。我们林区人一般是把它晒干,磨成面,掺点面烙饼吃。我们小孩子都喜欢生嚼,挺顶饿。我带回学校的榆树皮是经我加工过的,就是将那嫩的一层切成一块块小方块或长方块,像肥肉块一样。我并不是刻意要把它做成肥肉块状,而是做成之后产生了这样的联想。我当时特陶醉这联想,因为它大大地提高了这榆树皮的品位,也增加了我在嚼榆树皮时的快感。于是,我像对珍贵的肥肉块一样把它们包成数包,留着一块一块慢慢吃。 ym4V3T44asvm+P6Vei8DqP5aMyUefR48WgH7i/B5iiHCDQPwzNJLk+CZvxKvSg8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