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少年与院士

二〇一九年八月三十一日,在一架从新加坡飞往广州的客机上,一名九岁的男孩忽然感到身体不适,男孩的父亲急忙向乘务员求助。恰好钟南山同在机上,闻讯起身。哪儿有病人,哪儿就是他的战场。

“钟南山院士来了。这位是钟南山院士……”

钟南山行走在狭窄机舱内的过道上,飞机上所有的人都将目光集中在他身上,目光中带着惊喜、尊敬与热爱……他们熟悉“钟南山”这个名字,甚至熟悉他出现在媒体上的形象,但从未想过,能亲眼看到这位勇者仁医。现在,钟南山就在他们中间,熟悉却又陌生。

钟南山一如既往,俯下身,亲切温和地询问小男孩和男孩的父亲。他伸出手触摸男孩出现红疹的胳膊。他的身子俯得更低了,细细查看孩子。

“看起来像食物过敏引发的荨麻疹。”钟南山做出诊断。他的嗓音平和,神色沉稳。确认孩子并无大碍后,钟南山平静地转身返回座位。机上的乘客,亲眼看到了钟南山院士为男孩看病的这一幕,所有人都默默看着,默默听着,一道道的目光,诉说着对勇者、善者的敬意。

已八十三岁的钟南山,仍然坚守在临床一线。他忙碌的身影,依旧出现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门诊。他如亲人般对待每一位患者,他用自己的手先为病人焐热听诊器;他扶起每一位病床上的病人,为他们测血糖、做触诊,检测结束后,再扶着病人躺下,为他们掖好被子;在查看病人咽喉时,他自己也张开嘴,为病人示范“啊”……他近似虔诚地履行着医生的职责,他对病人的怜惜与体贴,感动着每一位前来就诊的病人。病人期待着钟南山,而为了不辜负期待,钟南山不让自己歇息。病人源源不断地来,他就马不停蹄地忙。每周三上午,他就出现在病房,带领学生、医生查房、会诊,一直忙到中午十二点多。每周四下午是他的门诊时间,病人太多,有时得一直工作到晚上七点多。除此之外,他得继续开展科研工作,研讨,开会,承担各种社会职责,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钟南山知道自己不能倒下,为了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治病救人,他坚持锻炼,毫不马虎。但人的血肉之躯,毕竟不是由钢铁筑成,即使勇者有着坚强的毅力,在超负荷的工作强度下,还是会出现状况的。二〇〇四年,他得了心肌梗死,做手术装了支架;二〇〇七年出现心房纤颤,逼得他告别篮球场;二〇〇八年得了甲状腺炎,短短两个月瘦了五公斤;二〇〇九年又做了鼻窦手术……但是,他依旧站立着。找他看病的人太多太多了,有些病人,等不到钟南山看诊就已病逝。钟南山谈及他们,总是归咎于自己。钟南山不允许自己倒下,他身后,有那么多需要他的病人。 PAAzOF9LXvfCC/RdWl7v1+Ef+8Ub+xg23iwVM+MHhIgUF3O2dAX474RdATGEsnk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