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勇气与担当

二〇〇三年一月中旬到二月中旬,非典型肺炎病因未明,疫情却不可遏止地四下蔓延。钟南山在疫情一开始时,就提出了自己的协作观点。第一,对付非典型肺炎,需要流行病学,首先是病原学和临床方面的密切协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到它的病原。第二,是国际协作,这种病是人类的致命疾病,只有综合各国的优秀科技成果,群策群力,共同攻关,才能早日解决问题。

为了尽快找到“非典”病原,遏制疫情,钟南山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将协作的目光投向了香港大学。香港的医疗检测技术水平相对较高,而且香港大学有他信任的两位微生物学教授,同时也是他的学生。钟南山和这两位学生签订了一份协议,协议中有一条:假如任何一方发现了病原体,必须通过卫生部,征得卫生部同意才能发布。为了早日找到病原体,钟南山将病人身上的病毒样本取下,交给两位学生,他与学生的交流合作开始了。这不仅仅是他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更是内地与香港协作攻克“非典”的良好开端。

钟南山已连续一个多月,艰苦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他发起高烧,接着开始咳嗽,肺部拍片显示出现炎症。钟南山支撑不下去了,得住院治疗。去哪里治疗?钟南山知道稳定军心的重要性。自己是抗击“非典”的聚焦点,“非典”的病因未明,民众对“非典”的恐慌如阴霾迅速扩张,如果连自己都倒下了,势必引发各种猜测,各种捕风捉影的消息也将不胫而走。稳定压倒一切,钟南山不能让自己在自己的病人面前倒下,在自己的团队面前倒下。若去其他医院,自己是“非典”疑似病人,也会给其他医院带来恐慌。钟南山,这位日夜为救治“非典”病人而操劳、用自己的爱心与高超医术诊治了无数重症病人的医者,当自己生病时,却找不到合适的医院治疗!

钟南山决定回家治疗。在钟南山最困难的时候,家总是他最安心的地方。钟南山回家了,疲倦而虚弱。一踏进家门,他的心立刻平静下来了。妻子李少芬早已安排好一切,家里的门框上钉了钉子,可挂吊瓶。妻子让他换下所有的衣服,洗澡洁身后安心休息。他在家养病的每一天,妻子细心呵护,为他挡住所有的外界干扰,让他安心养病。即使他有可能得的是凶险的“非典”,李少芬也从未惧怕,或者对他流露出一丝丝的嫌弃。李少芬对他的爱与包容,义无反顾。她隐没在他的鲜花与镁光灯之后,却在他最虚弱无助时挺身而出。

万幸的是,只用抗生素治疗,五天之后,钟南山肺部的阴影就没了。他得的不是“非典”,而是普通肺炎。极度虚弱的钟南山在李少芬的坚持下,又休息了三天。第九天,钟南山出现在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他是如此虚弱,手几乎拿不稳东西,可他来了,就站在他的同事、他的病人面前。有那么多病人,说不出话的病人,躺在病床上,用眼神告诉钟南山:你在,我就踏实了;你在,我就能活!是的,只要他站在那儿,他身边的人仿佛就有了希望,有了信心;只要他站在那儿,病人的心就踏实了。如此不可辜负的目光,如此不可辜负的信任!这就是钟南山为医学事业舍己奉献、精进不懈的动力,这就是他从事医学事业的动力源泉。

此时,珠江三角洲一带确诊病人越来越多,明显出现家庭聚集性和医院聚集性传染。广东发现传染性极强的疫情这一消息,不仅有全国各大媒体的追踪报道,还有各种民间渠道扩散的传言。民众在恐慌中密切关注着疫情,各种猜测纷至沓来。谣言从广州出发,向珠三角蔓延,而后又向福建、江西、海南、广西、香港等地传播,甚至连北方城市也有波及。广州市民开始抢购白醋、板蓝根和所有预防感冒的药物,这股抢购狂潮甚至席卷了广东之外的地区。

为了安抚民心,二月十一日,广东省卫生厅组织召开记者见面会,公开发布“非典”疫情和病人医治情况。钟南山受命讲解。面对全国人民,面向全世界关注的目光,钟南山坚毅、笃定地说道:

“‘非典’并不可怕,可防,可治。”

院士的话语,一言九鼎,院士笃定诚恳的神情,令人信服。人们并不知道,为了得出“不可怕、可防、可治”的结论,钟南山已经带领团队,与病魔争分夺秒地奋战了四十多天。“钟南山”这个名字,从此已不仅仅代表他个人,还成为全国人民抗击“非典”的勇气与信心的符号。 uVbQAOjDAMl/stdCPLpbguACTmExnBwwfrFRBf+2GYnU/upR3+KHVvB/XhvE2g8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