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受挫与发奋

钟南山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外科医生,特别想成为一名胸外科医生。胸外科医生,需要精湛的医术、充沛的精力和超人的判断力与胆识,对钟南山而言,这无疑是最值得挑战的岗位。但是,领导拒绝了他,理由是他年龄大了。当然,年龄大只是表面上的原因,更深层次的顾虑是,钟南山并无临床经验,任何医疗岗位都难以直接上手。他差点被安排到医务科当干事,后来总算被安排到了医院门诊室,从最基本的内科门诊医生做起。

钟南山在第一次和同事们见面的早会上,坦诚地自我介绍道:“我过去在基础部门工作,对临床接触少,一下子来到门诊第一线,如果碰上难题,请各位不吝赐教。”

新人亮相,钟南山自报不足的坦诚给同事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钟南山所说的话,最后也都落实到了行动上。

钟南山开始了他在门诊的工作。当门诊医生一段时间后,钟南山发现内科门诊医生所接触的病患种类有限,便坐不住了,主动要求去更为辛苦、疾患情况更为复杂的急诊室工作。

急诊室所要面对的难题比门诊复杂多了,钟南山工作很努力,但是做得很吃力。他的临床基础太薄弱了。大学期间,为了备战运动会,他只学了三年半,缺席了重要的临床学习。参加工作之后,他也没有当过临床医生。但钟南山不怕,他相信自己能迎头赶上。

当急诊医生后不久,他就遇到了挫折。急诊室接到广州萝岗的来电,声称当地有个重症咳血的肺结核病人,要立即送来广州会诊。钟南山主动请缨去接病人。病人在路上“咳”血了,血色较暗,似乎与肺结核病人咳出的血不太一样,但钟南山没有在意。既然萝岗的医生说过,病人是咳血的结核病人,钟南山便丝毫没有怀疑从病人嘴里冒出的血,不是由肺结核病咳血而流出来的。病人出血,只能说明结核病之重。钟南山给病人补液并注射了止血药,觉得病人既然是结核病重症,就该送到结核病专科医院医治。于是他赶紧将病人送到了广州市越秀区结核病防治所。安置好了病人,钟南山很满意,急诊室主任也很满意。

可第二天一早,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急诊室主任着急地让他赶紧将那位病人从结核病防治所接回来。病人在结核病防治所大吐血,命悬一线。病人呕出的血是鲜红色的,而不像肺结核病人咳出的黑红色血,显然是消化道出血而非结核病咳血。病人接回来后,幸亏同事们抢救及时,才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钟南山悬着的一颗心才算放下。

同事们的窃窃私语令他难堪,但更令钟南山不好受的来自自身。他愧疚万分。当年他在乡下,轻易地将那位尿血的男孩诊断为肾结核,遭到父亲质疑的事,又浮上心头。当年他只是信口说说而已,并没有造成实际的伤亡事件,而如今,他因为不谨慎,差点出了人命。他想起了父亲的教诲,无论是看病还是做研究,要仔细观察,慎重下结论,不能人云亦云。

他差点又被换回门诊去工作,但他认为这是自己该受的。他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为医者若不谨慎、医术不精,代价就是病人的性命!他深深自责。他必须精进,那有着一道道栏架的跑道,仿佛又出现在他面前。那一道道难关,他必须跨过去,向前,向前!时不我待,他已蹉跎十载,必须加快脚步,快步跑!

钟南山是不会认输的。从小到大,在一次次的挫折打击之后,他都顽强地站起来,越挫越勇。成为强者和优秀者,是他的目标,他从未放弃。他勤学好问,跟着同事学看病,看同行医生如何检查病人、如何给病人诊断、如何制定治疗方案、如何分析病人的治疗结果……晚上回家,他将白天所见的每一个病例详细地记录下来,用心学习,用心钻研业务。他常常在夜间独自到心电图室,锁上门,拉上帘子,拿起心电图,慢慢地看,慢慢地研究。他把所有能用上的时间都花在了X光室、心电图室、图书馆,独自啃读医学著作,研究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步骤,记下医学专业术语,自学专业英语。钟南山又拿出当年奋战全运会的劲头,拼了命地学习钻研。

半年之后,钟南山记录了四大本的医疗笔记,也慢慢摸清了门诊诊断的规律,处理门诊的病患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八个月之后,他的专业能力突飞猛进,同事们也都认为,他的水平已经相当于主治医生的水平了。钟南山慢慢与同事在专业水平上缩小了差距。

八个月豁了命地苦学,钟南山瘦了二十斤,瘦得脱了形。原本粗壮的运动员体格瘦成了衣服架子,原本紧绷在身上的白大褂如今显得松垮宽大。原本额宽腮满、轮廓分明的脸庞瘦垮了,显得颧高目凹。原本笑容可掬的神情不再,他变得沉默而严肃,目光深邃悠远,似乎总在思考,思绪飘在别人无法捉摸的远方。外人打听他是否病了,只有他自己明白,苦心劳体是为了什么。他累坏了身体,却重拾了自信,遇到病人,他再也不会心虚了。他的自信是建立在对自己的专业领域的了解之上的。他仿佛又回到当年,自己第一次写作文,被老师打了五分,第一次尝到了被老师赞许、做好学生的滋味;他仿佛又回到当年,自己从一个留级生成为优等生,考上了岭南大学附属中学,骑上母亲奖励的自行车,风一般地穿行在路上,喜悦满溢。从小到大,他的努力从来不会白费。他确信自己会成为一名好医生的。

钟南山再次向领导提出要求,希望能进病房,进病房能学更多的东西。但是,如果他进病房,另一位内科病房的医生就得调整出来。虽然未能如愿,但钟南山相信自己,正如他从前遇到挫折时,从不放弃信心与希望一般。 Bz/xhdJpmKkirEbwifoxDqpEl8lWnhQly1GFkM1ckA+NtyWodnoHBXQQ3p4pjfk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