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破全国纪录

北京医学院汇集了从全国各地来的尖子生,钟南山所在的班上有二百三十名学生。钟南山又遇到了当年刚踏进高中时的状况。强中更有强中手,他不再是班上最优秀的学生了。优秀的大学生,不仅仅体现在学习成绩优秀上,还体现在积极参与大学校园里的各种社团活动,以及组织、协调、沟通等各方面的能力上。钟南山注意到班干部们在重大活动中的表现,看到了优秀者所展现的风采,但也并不妄自菲薄。他向优秀者学习,同时更加自律自强,努力赶超。赛道上的钟南山,从来都是遇强则强,奋力冲刺;而课堂上的钟南山,也同样不允许自己松懈。他长时间地泡在图书馆里,查资料、学习;在临床学习中,他还是老师的好助手,紧紧跟随在老师左右,废寝忘食。教临床血液学的谢老师,是他特别敬佩的老师。谢老师是一位对工作极其负责的医生。谢老师说,要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要做到尽职尽责、问心无愧,在平凡的工作中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谢老师如此说,也如此做,抢救病人,陪伴病人,尽心尽力。从谢老师的身上,钟南山仿佛又看到了熟悉的父亲的影子。钟南山跟随在谢老师左右,孜孜不倦地从老师那里学习临床技术,中午错过了饭点,就跑到校外的合作社买点心充饥。谢老师的言传身教,与之前那熟悉的身影一同深深印入他的心中。

到了一九五六年,钟南山再次站在了学院优秀学生的行列中。在北京医学院,钟南山不仅学习优秀,而且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在各项文体活动中都非常活跃、出类拔萃。他在体育竞技方面的特长尤为突出,是高校运动场上耀眼的明星。

一九五六年,钟南山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时,作为北京高校“三好学生”,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周总理接见的人数有限,钟南山所在的年级有近六百名学生,作为“三好学生”被接见的只有两三人。钟南山最终能脱颖而出,和他的运动特长不无关系。他不仅品学兼优,而且是位运动健将,曾在高校运动会上获得过冠军,这一点,无人可望其项背。

钟南山的运动特长在大学期间,继续绽放出光彩。一九五八年,大学三年级学生钟南山,被选拔参加北京市体育集训队集训,备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运动会。这是多少专业运动员梦寐以求的竞技机会,而非专业运动员选手钟南山,居然将与全国顶级运动高手同台竞技,一决胜负。这是人生难得的一次挑战,钟南山青春的热血沸腾了,激情熊熊燃起。

还未离校集训的时候,钟南山便开始了严格自律的训练。每天下午五点半放学后,钟南山就出现在学校的操场上。一次次地奔跑,一次次地冲刺,他在与时间赛跑,与自己竞赛。直至太阳西下,暮色笼罩校园,前方的跑道陷入昏暗之中,他才停止训练,饥渴疲倦地往校门外的合作社走去。这个时候,学校的食堂早就没有饭了,他只能到校外合作社买点东西吃。

钟南山进入集训队集训后,训练更加艰苦了。三百多个日夜,钟南山日复一日地进行着高强度的训练,用坚强的意志坚持了下来。正式比赛的日子临近了,选拔赛开始,所有的艰辛与汗水,最后在那短短的400米栏跑道上,转瞬定局。成败只在那么几秒钟,这是极其残酷的瞬间,但又极其公正。出乎意料的是,一直不懈努力的钟南山在选拔赛上状态不佳,居然落选了。钟南山陷入巨大的失落之中,几宿难眠。难道自己真的失败了吗?那三百多天的艰辛与汗水,就白白耗费了吗?不!绝不放弃!离正式比赛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就两个月。但是,只要还有时间,他就还有机会!他要继续往前奔跑、奔跑、奔跑!

百折不挠的钟南山从短暂的困惑与沮丧中振作起来,再次出现在跑道上。他的智慧与理性,在关键时刻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他认真思考总结之前训练的得失,调整了训练节奏与计划。

一九五九年九月,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运动会上以54.4秒的成绩打破全国纪录。一九六一年,他在运动场上再次焕发光彩,获得男子十项全能亚军。

钟南山的体育运动经历,是他青年时期重要的华丽篇章。多年以后,他回想这段经历,说道:“我为什么到现在还喜欢体育运动呢?因为它能培养人的三种精神:第一是竞争精神,一定要力争上游;第二是团队精神;第三是如何在单位时间里高效地完成任务。就像跑400米栏,练了一年,成绩才提高三秒,每一秒都那么宝贵。把体育的这种竞技精神拿到工作、学习上,是极为宝贵的。”

运动会之后,北京市人民委员会体育协会邀请他加盟北京田径队。命运给了他成为专业运动员的第二次机会。他再次拒绝了。一九六〇年,他重返校园,毕业后,钟南山留校做辅导员,这是当时最优秀的学生才能享受到的工作分配。他会吹黑管,参加了学校文艺宣传队。除此之外,他还做过校报编辑,而后又开始从事放射医学教学,研究原子弹爆炸时射线对人体的危害。他一直都服从分配,从来都是标兵、先进分子。

成为一名好医生,这是父母的期望,也是钟南山的心愿。他要成为像父母一样的人,成为救死扶伤、帮助别人的人,他想用一辈子的时间,不断攀登高峰,不断进步。钟南山曾对一位记者说:“我是在医院里长大的,我知道医生的喜怒哀乐。他们喜欢通过自己的努力使病人得以恢复或病情好转。他们不喜欢的是,哪怕经过自己的努力,病人的病情还是没有改善。而他们最忌讳的是,由于自己做错了,导致病人死亡。”

他记得父亲曾对他说的话:“一个人要给世界留下点什么东西,才算没有白活。”生命短暂,许多人在这短暂的过客生涯中碌碌无为,悄无声息地来,悄无声息地走。但还有那么一些人,用自己的智慧与热血,为这世间留下了一抹抹亮色,让这世间变得更美好。父亲愿意成为这样的人,而这,也是他的志向。 FPkpqSI1Js44XaLmqMPQxA3/XVuE1gQLTL8EoXx/m4iYlYyYaWemgjDQ6yIi7ss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