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北京、上海超过洛杉矶、香港,跻身十大最富城市”的消息刷屏,估计北京、上海的人大多很兴奋。不过,冷静思考之后,我不得不泼些冷水:北京人和上海人的财富中有85%(甚至更高比例)已沉淀到“不动”的房子上。而按国际标准,对于个人而言,百万富翁是指不动产以外的净资产超过100万美元,即不包括房产。因为,高房价带来的未必是消费能力提升,还有可能是“贫困式增长”。
其次,房价暴跌,在近20年来的中国,几乎是不存在的(除了个别城市曾经有过)。一般情况下,房价在中国不涨就已经“不错”了,最多小跌,暴跌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那就让我们看看曾经暴跌过的地方的情况,比如近邻日本吧。
1990年,那时是日本房价上涨得最疯狂的时候。此后东京房价一路狂跌,最高下跌70%,东京部分地区房价下跌90%,整个日本房价平均下跌70%,这真可谓暴跌。而那时东京的人均年收入为694.1万日元(相当于人民币39万元),是不是很多人买得起房了呢?
是的,也不是。当时日本房价大跌,对于那时还有工作的人而言,如果想买的话,自然是能买得起的了。但是,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破裂时,人们普遍想的并非买房,而是能否保住工作,能否保住自住的房子。事实上,直到今天,仍有很多日本人还在背着当年欠下的沉重债务,还银行贷款,不少当时的房奴流浪街头。迄今在日本,若有人劝日本人买房,就好似害他们一般,因为,他们尝够了房价大跌的苦头了。
直到现在,东京房价也仅恢复到当初高点的50%左右而已。
而目前的中国房价,无论按房价收入比、租售比等尺度,都已然超过了当年的日本,北、上、深也超过了当年的东京。一旦房价暴跌,可想而知,除了还有工作的人有刚需,需要自住房可另当别论,其他的根本就不是是否买得起房子的问题了。即会和当年日本一样,就算买得起了,也没几个人再买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