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名:保险法概论
作者:孙蓉 王凯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0438705
本书由成都西南财大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掌阅科技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孙蓉, 女,经济学博士。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所所长;中国保险学会理事,四川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社会监督员。1987年开始从事保险教学工作,主要承担了保险学原理、保险合同法、保险政策与制度等本科、硕士及博士课程;其中,讲授保险法相关课程20余年。主要研究领域是保险理论与实践、保险法、农业保险、保险与经济的相关分析等。学术成果150余项,其中:出版《中国商业保险资源配置论》(独立专著)及《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战略研究——基于金融混业经营的视角》等专著9部;在《保险研究》《财贸经济》《改革》《中国社会保障》《财经科学》等期刊独立或合作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两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及工具书20余部(其中8项为全国统编或规划教材);课题20余项,含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子课题、教育部课题、央行总行课题,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等。曾获全国金融教育先进工作者、西南财大教学名师(首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首届、第二届及第三届)、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有奖征文优秀指导老师”等称号,获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省经济学会社科研究成果一等奖、中国保险学会优秀论文特等奖、西南财经大学优秀教师一等奖等20余奖项。是省级精品课程保险学原理的课程负责人。曾任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及教育部课题等通讯评审专家、四川省法制办《四川省消防条例》论证专家等;多次参加全国经济师职称考试及全国自考保险学原理等课程的命题及阅卷工作;受邀参加全国人大《保险法》和巨灾保险制度专题调研座谈会及《保险法》司法解释草案讨论会等。从1996年至今已指导本、硕、博论文200余篇;指导的本科、硕士及博士生获得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有奖征文一等奖、四川省优秀博士论文等近50项奖。
王凯, 男,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1995年起从事保险教学科研工作至今,主要担任保险法、保险合同法与保险监管制度、风险管理与保险和保险专业英语等课程的教学工作。1998年在英国格拉斯哥苏格兰大学进修,获英国皇家保险学会会员资格(ACII)。研究方向为保险法、商业保险理论和实践前沿。在《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保险研究》《财经科学》和《中国金融》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研多项国家社科、四川省社科、教育部纵向和多家保险公司横向委托课题。多次获得国家、省、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王依琳, 女,金融学硕士,保险学博士,美国LOMA寿险管理师,保险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获西南财经大学优秀教师、十佳女教职工、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在教学领域,从事保险法理论研究与教学科研十余年。在学术研究领域,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风险管理与保险、保险法、商业养老保险等。主持省部级课题三项,主研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主持中央高校课题十余项。出版学术专著《中国巨灾人身伤亡保险保障研究》,参编学术著作一部,参编教材四本。在《保险研究》《保险职业学院学报》《西南金融》《上海保险》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在社会服务领域,曾担任四川保监局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社会监督员,现为四川省中初等学校环境建设与后勤管理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四川省法学会保险法学研究会会员。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需要运用法律的手段调控市场、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其中包括保险。随着我国保险业及保险市场的发展,用法律手段健全保险市场,促进保险事业的发展,已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1995年,我国第一部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下称《保险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的保险市场开始步入法制化的轨道。1998年11月,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更标志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于《保险法》出台的时间尚短,其实施细则尚未颁布,在实施中,保险法律纠纷日渐增多。如何正确理解保险法律规定,怎样正确处理保险法律问题,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业内人士和相关人员希望借助于对保险法律知识的系统学习,增进对保险法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执行保险法的自觉性。对此,需要一本不仅适合于在校学生,而且适合于在职人员培训的保险法教材。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努力和配合下,市场上已有一些论述保险法的书籍,但适合作为保险法教材的并不多。西南财大保险学院孙蓉老师主编的这本《保险法概论》,不论是作为教材,还是作为参考书,以及用于普及保险法律知识,提高保险相关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水平,规范保险市场行为,都是有价值的。
孙蓉老师从事保险教学、研究十余年。《保险法》出台后,其教学、科研的重心移位于保险法,授课对象涵盖了与保险相关的方方面面:保险公司、中国人民银行、法院的各种相关人士及高等院校的师生。在这几年的教研中,她对保险法有了较深刻的理解,认识到保险法教材的重要性。于是,她在评析国内外保险法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保险法实务,主编了这本《保险法概论》。可以说,这本书的编写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初步阅读后,觉得本书具有以下特点,也是优点:
(1)内容新颖。本书作者引用了不少最新的资料数据,并在观点、内容、结构及体系上力求创新,使读者既能对保险法的新情况有所了解,又能从一个新的视点认识保险法。
(2)阐述全面。一是本书广泛吸收了已有的保险法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保险法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二是本书内容覆盖国际、国内的保险法,将我国的保险法与国际保险法惯例接轨,将保险法律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三是内容结构完整,包括篇、章、节、目及各章内容小结、思考题、参考书等,并附录了我国的保险法律法规及规章,以便读者系统认识保险法律法规体系。
(3)探讨深入。本书对问题的阐述不是停留于说明了“是什么”,而是进一步说明“为什么”和“怎么做”,对读者深入分析、思考保险法律问题会有较大帮助。
《保险法概论》一书的出版,为正在研究我国保险法问题的理论界和实务界人士提供了一本参考书,为大专院校学习保险法的学生提供了一本教材。在本书付梓之际,我应作者之邀作序,向广大读者介绍此书,期望对我国的保险法制建设尽微薄之力。
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
曾康霖
1999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