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每个产业都要经历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演变过程,一个产业从开始出现到完全退出社会经济活动所经历的时间就是一个产业生命周期,具体可分为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四个阶段。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主要是通过行业增长率、市场集中度、竞争状况、市场容量、利润率、技术成熟度等指标,将一个行业的发展过程分成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发展阶段(如图1-1所示),用以指导企业是否进入某个行业以及在现有各战略业务单元之间分配有限资源的战略决策的一种理论。该理论是企业战略管理实践和管理咨询中对企业进行外部环境分析时的重要工具和方法。
图1-1 产业生命周期的四个发展阶段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是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而提出的。1966年弗农(Vernon)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由于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制成品和生物一样,也有一个生命周期。随后阿伯纳西(William J. Abernathy)和阿特伯克(James M. Utterback)等学者以产品的主导设计为主线将产品的发展划分为流动、过度和确定三个阶段,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深化。1982年,Gort和Klepper在对46个产品进行长达7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基础上,按产业中的厂商数目进行划分,建立了产业经济学意义上第一个产业生命周期模型。
随后,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产业生命周期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重点研究方向包括:一是从实证的角度观察和分析产业生命周期曲线的形态;二是分析企业的进入、退出以及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等在产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表现;三是探讨产业生命周期演化的动力;四是研究制定相应的符合产业声明周期的产业政策。
同时,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者的关注,例如,在《竞争战略》一书中,迈克尔·波特(1997)论述了新兴产业、成熟产业和衰退产业中企业的竞争战略;John Londregan(1990)构建了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企业竞争的理论模型。一些战略管理理论则通过把产业的生命周期阶段和企业竞争地位作为两个纬度来分析,构成一个矩阵。企业可以根据业务在矩阵中的不同区域,做出不同的战略选择。例如:如果企业的业务位于矩阵的左上方,则处境有利,有宽广的战略选择余地;位于矩阵中阴影部分的业务应审慎地、有选择地发展;位于矩阵右下方的,处境可危,应考虑战略转移或退出。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包括两大基础理论:A-U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 G-K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详见表1-4。
表1-4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
资料来源:①李玲玉。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J].中国市场,2016(12):64-65.②刘婷,平瑛。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09(8):93-96.③魏丽丝。生命周期理论文献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24):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