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研究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路径方法逐渐受到政府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蒋兴明(2014) 认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发挥研发、品牌、标准、市场、政府的作用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的一种思考。他认为,研发是企业提升技术水平、技术先进企业保持其领先地位和技术落后企业实现颠覆性技术发展的最基础和最关键的因素,是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最基础和最关键因素;而实施品牌战略,从客观上要求政府部门须简政放权,让市场在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还要求知识产权保护部门真正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尊重原作者的劳动,为创新提供保障;行业标准的制定对产业转型升级最大的作用在于促使行业内大多数企业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完善生产管理方式,采取节能减排措施,达到行业标准,从而促进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转型升级;市场则可通过需求、价格等机制发现落后产业,并促使落后产业转型升级,转型升级成功的产业可在市场中继续生存,而转型升级失败的产业则被淘汰出局;政府可通过引导,培育产业转型升级的环境和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资金保障。

王小明(2017) 对影响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基于外生动力的区域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发展系统模型,并提出了区域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发展模式的优化路径。他认为应优化区域传统优势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模式。一是必须跳出“区域锁定”,产业由地域根植向全球布局拓展,从区域产业的战略高层次全球价值网络重构产业发展框架,并与全球产业布局有机地接轨,塑造有利于区域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发展的全球新布局。二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科技创新、技术领先、高附加值和产品性能升级等促进产业空间布局及其结构形态的改变因素,决定了产业升级发展的特征和方向。随着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已成为过去,只有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才能使其价值链从低层次跃升到高层次。三是低端锁定向价值高端攀升,传统优势产业要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必须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立足于自主创新和高级生产要素培育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降低对外技术的依赖性,构建以超比较优势为核心的梯形产业发展战略模型,助推产业价值链条升级,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四是从个人创新扩展到集群开放式创新。应大力促进集群开放式创新,探索多维的区域内外新型创新合作方式,通过产业集群的综合创新,实现关键与前瞻性技术的突破,使区域产业技术进步真正建立在自主创新基础之上,进一步增强传统优势产业主体的“收集—消化—再创新”能力。五是从集聚发展到协同和整合发展的跨越,顺应全球产业融合的浪潮,结合区域传统优势产业的比较优势,加强产业结构、产业要素、产业布局、产业市场和产业制度等方面的协同融合作用,从而形成协同融合发展的多赢局面。

此外,在研究了国内其他学者关于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的研究后,王海杰(2013) 将中国产业升级的路径大致划分为三种。①技术路径:原始设备制造(OEM)—原始设计与制造(ODM)—自主品牌制造(OBM);②功能路径:模块化生产;③区域发展路径:OBM的阶段性渐进升级。黄永明等(2006) 认为,产业升级路径的关键在于加大研发投入,培养技术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实现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张少军、刘志彪(2010) 认为,为了在动态的竞争环境中摆脱低端锁定和缩小地区差距,较为可行的途径是,应在地理位置接近的地区之间,通过区域一体化来构建规模相对较小的国内价值链,然后基于其“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与其他区域的国内价值链对接和互动,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国内价值链的构建。

综上所述,现有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果已经比较丰富。本章对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概念解析、影响因素分析、升级路径选择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对研究探索重庆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路径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GI0jF+P3E5KEjY6q6OxiZQw1sptrHD+d/WYvtrdvSbT92S9KLLdX/WmLyCfhb/l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