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研究

(一)产业的内涵

在英文中,产业(Industry)既可以指工业,又可以泛指国民经济中的特定产业部门,如IT业、农业和服务业等,或更具体的行业部门,如纺织业、食品业、造船业等。

按照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的表述,产业主要指经济和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一般而言,每个部门都专门从事独立产品的生产和制造,每个部门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早期西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中关于产业的定义指的是生产类似产品或提供类似服务(具有紧密替代弹性)的企业的集合。 后来,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对产业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并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即产业是宏观与微观之间的概念集合,属于中观层面的经济学范畴。对于单一的微观经济企业来说,产业是具有相同性质的企业群体的集合;对于宏观经济来说,产业是国民经济根据共同标准而划分的部分,又是国民经济按一定标准而划分的部分。

苏东水(2010)认为,产业是具有某些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杨公朴等(2008)认为,在产业组织层面,“产业”是指“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在研究整体经济运行中的企业间错综复杂的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或者有必要审视整个行业的现状,以及不同产业间的结构和关联性时,“产业”可以界定为“具有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相同用途产品)经济活动的集合”。

简新华等(2001)认为,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和经营中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业务单位和活动的集合。在国民经济中,从各类物质生产部门到提供各种服务的各行各业,都可以称之为产业。

(二)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

1.产业转型内涵

关于产业转型的概念,国内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相应的界定。梁启东(2001)认为,产业转型是结构调整、制度创新、机制重构以及观念转变的问题。 孙雪(2002)认为,狭义的产业转型可定义为由失去竞争优势的成熟产业或衰退产业向新兴产业或发展中的产业转移的过程;而广义的产业转型不是单纯的产业替代或转移,而是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产业组织和行为方式的转变,是一个需要区域内和区域之间环境要素紧密结合的系统性工程。 徐振斌(2004)认为,产业转型指国家或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根据国际和国内经济、科技等发展现状和趋势,通过特定的产业、财政金融等政策措施,对其现存产业结构的各个方面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调整。 柳建平和吉亚辉(2010)认为,产业转型是指产业结构布局的转变,从旧的产业结构布局转向以可持续发展经济为目标,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综上所述,本书认为,产业转型是指资本、劳动力、技术等各要素在高效化的基础上,向全球价值链上更高端的各个产业之间重新配置的动态发展过程,竞争力的提升是其最终目的,核心是转变经济增长动力和模式。

2.产业升级内涵

从产业升级的研究历程来看,大致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产业升级内涵进行剖析。

从宏观分析来看,产业升级的内涵是关注产业结构的转变以及与价值链理论的整合,通过各产业比例的变化来反映社会整体产业升级现状。西蒙·库兹涅茨认为,随着经济的增长,农业部门产值和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工业部门中的比重先上升后下降,服务业部门中的比重先缓慢上升后变为迅速上升。 其指明了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模式。随着价值链理论的产生,学者们对产业升级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美国经济学家波特在研究企业竞争活动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他认为,“每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 ,而这些活动都可以价值链形式表现出来,并且各项活动价值链的相互连接即可形成一种产业的价值链变化。

真正从产业链升级视角解释“产业升级”的研究,应以1999年格里菲等人创建的“全球价值链”(简称GVC)理论为重要标志。他将价值链延伸到全球商品链,并指出“产业升级”是从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地位到全球价值链中高科技、高附加值地位的演进模式,并提出了两种价值链升级模式:生产者驱动型和购买者驱动型。 后来J.Humplrey 等人又提出了在全球化商品链背景下产业链升级的四种重要方式: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价值链升级 ,此研究集中探讨了全球商品链的内部结构关系,开启了价值链思路下产业升级研究的历程。

国内学者也在宏观层面对产业转型升级概念进行了研究。景维民(2003)认为,产业转型是经济发展的过程性现象与结构性变化,反映了由资源配置条件与市场环境变动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方式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现实。产业转型最初是指一个以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过程,是实质性的改变和引入全新的制度安排。 姜琳(2002)认为,产业转型是旧产业退出、新产业替代或是通过技术升级以完成产业升级,从表面上看是产业类型或产业发展阶段的转变,但从更深层次分析,产业转型的本质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重新组合原有要素。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微观生产要素层次,从微观企业层次研究产业升级问题,认为企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转变带动了产业升级。丁焕峰(2006)发现技术进步会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生产要素因此会向该部门流动,促进该产业的发展与升级。 苏东水(2010)运用经济演变规律对产业结构进行系统研究,认为产业结构总是同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相对应而不断变动的,这种变动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横向演变的合理化,据此推动着经济的向前发展 。傅静(2012)认为,产业结构升级,包含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既要在高级化过程中注重合理化,又要在合理化过程中促进高级化,其中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保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情况下,产业内部与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实力、市场容量、区位优势等产业外部因素协调发展。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在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转移承接的基础上,发挥主导产业和其他产业的作用,提高各产业的质量品质,以实现产业结构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

以上学者关于产业升级的概念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国内学者的观点主要强调行业从低技术水平向高技术水平的转变以及从低附加值状态向高附加值状态的转变。而国外的观点则更加注重产业内部转型发展,即价值链的提升,或同一价值链的低端生产环节向两边高端生产环节转变。本书对产业升级的定义更倾向于产业沿着价值链向上提升或者向两端扩展,产业结构从低级到高级发展,最终实现产业链价值提升的目的。 wUkLZckLTLL2EajMvcbYbXObxurEYDRKOCvqEg9ZTBskkacHaILeEsZp/Vx5SJ5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