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是由商务部2005年2月启动的,工程主要是通过安排财政资金以补贴或者贴息的形式,引导城市连锁店和超市等现代化流通业向农村延伸发展“农家店”,解决农村零售业发展滞后、农村零售市场商品质量低和商品种类缺乏等问题。2005年,重庆市商务委员会依托商务部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进行农村零售网络的改造升级,旨在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构建县—乡—村三级现代流通网络,应在县城建立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由主城区知名零售企业承担,通过对其补贴的形式开展前期工作),在乡镇构建中型超市,在农村改建便民店,村和乡镇的工程店的商品80%由县城的配送中心供货,确保商品的供应和质量。而重庆市的农村地区地形复杂、居民居住不集中、交通状况差等条件不利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推进,致使工程在开展初期就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从2009年的调研来看,重庆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发展存在很多的障碍和困难,导致发展不顺利;但同时也有不少地区的工程店经营得有声有色。2010年以来,电子商务的发展对重庆农村零售业的影响非常明显。为了更好地掌握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重庆农村的发展现状,为重庆市未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路,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生在2014年7—9月,在相关教师的带队下,深入农村地区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并写成了相应的调研报告。
本书是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贸易经济专业开展的重庆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特色学科、特色学校”项目建设计划(简称“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建设活动的成果之一。重庆工商大学贸易经济专业是重庆市级特色专业,开展本项活动旨在让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参加专业社会实践调研,由此让学生充分掌握专业领域内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提升学生对专业领域的社会认知水平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本次调研选择了重庆市农村地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店作为调研对象,参加的学生来自贸易经济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形成14个调研小组,共调查了12个区县(包括万州区、合川区、酉阳县、巴南区、渝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涪陵区、秀山县、巫溪县、大足区和垫江县)共40多个乡镇的50多个乡镇店,70个村的80多个村级店,最后形成了14份调研报告。调研活动主要采取了实地观察法、消费者问卷调查法、对经营者和管理者访谈法等调研方法,主要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店的乡级店和村级店的基本情况、经营状况、环境状况、消费者对店铺的满意度、政府扶持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本次活动由重庆工商大学贸易经济专业杨海丽博士负责总体调研的框架和问卷设计,重庆工商大学贸易经济专业教师刘瑜老师和安阳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郝俊华老师负责学生调研组织和具体指导工作,全书由杨海丽博士最后统稿修改。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难免对市场的分析深度不够,恳请读者谅解,我们将会继续努力,开展更加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在将来取得更好的成果。
最后,要特别感谢重庆市高等学校“三特行动计划”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对本次调研的大力支持,也要特别感谢参与调研的全体学生付出的辛勤劳动,还要感谢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对本书的出版给予的支持,在此一并表达我们真诚的谢意!
作者
2017年1月于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