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环都市乡村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体系层次性建设

曾丹 (成都体育学院)

摘要: ……………………………………………………………………

圈层理论下,环都市乡村近郊圈的公共休闲体育服务存在乡村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意识较低、休闲体育指导员缺乏、休闲体育服务设施缺乏、乡村居民获取信息途径较少、资金缺乏这几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分析研究政府、社会、市场多层次建设休闲体育服务体系,以期获取有针对性的对策,解决环都市乡村公共休闲体育面临的问题,完善环都市乡村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体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

休闲体育;环都市乡村;公共;服务体系

一、前言

环都市乡村属于近郊圈,此圈层相对于都市内圈层的经济较滞后,公共休闲体育服务设施也相对匮乏。城乡二元化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增长。休闲体育具有愉悦身心、强身健体、提高生活满足感的作用,因此乡村居民对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目前环都市乡村却缺乏完善的、多层次的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体系。因此环都市乡村面临一个问题,即如何建设乡村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合理利用乡村资源,为乡村居民提供休闲体育产品和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使乡村居民充分享受休闲体育锻炼活动的益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和完善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体系。因此,环都市乡村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理念为:乡村休闲体育是以公共服务为中心,以乡村资源建设和政府投入资金为条件,以相关政策制度为保障,以乡村居民的休闲体育活动需求为着力点,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依托,达到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体育消费、发展经济的目标的公共服务体系。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环都市乡村界定

圈层理论将都市的结构分为内圈层、中圈层、外圈层,环都市乡村为中圈层,即近郊圈。环都市乡村的特点是交通相对便利、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丰富、面积空间宽广。

(二)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体系界定

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主要包括休闲体育公共管理、休闲体育公共产品和休闲体育公共服务,而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体系则主要是保障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供给的水平、质量、数量的生产与供给系统,是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支撑体系的综合体。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体系主要表现以人为本和新理念的特征,视休闲和锻炼为公共休闲体育服务的追求标准,以满足大众需求为公共休闲体育服务发展的驱动力,在休闲体育公共服务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完善的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体系。

(三)环都市乡村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体系的界定

环都市乡村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体系是指在乡村居民公共生活的城市近郊圈区域范围,以乡村的自然资源和休闲体育设施为基本条件,以全体乡村居民为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主体,以满足乡村居民的休闲体育需求、使全体乡村居民身心得以健康发展、保障乡村居民享有参与休闲体育的权利为目的,为环都市乡村及其居民提供休闲体育公共管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运行系统的总称。

三、环都市乡村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社会发展贯彻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理念,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目前乡村休闲体育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城乡差距较大,乡村居民休闲体育意识不足

国家体育总局2013年对20~6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抽测结果显示,10省市城乡居民在体育健身的意识、参与度、方法和健身场所等方面存在差距。乡村居民对休闲体育的认识有限,对强身健体的意识不足。因此,乡村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意识不足。

(二)欠缺休闲体育人才

环都市乡村缺少专业的休闲体育人员对居民进行锻炼指导。现有的乡村休闲体育指导人员专业水平较低、经验不足、年龄较大,指导手段缺乏新颖性,导致社会指导员服务质量不高,使得乡村居民在参与休闲体育过程中,获得愉悦感、满足感的程度降低。特别是在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锻炼项目中,乡村居民不能较顺畅地进行休闲体育锻炼。

(三)休闲体育场地、设施条件落后

环都市乡村的公共休闲体育设施较单一,许多地方缺乏多样性的休闲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一方面,政府没有充分利用乡村广阔的空间,加大力度对乡村休闲体育公共设施进行建造。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约1.46平方米,每万人拥有的开放体育场地仅12.45个,严重制约着人们体育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学校的体育公共设施周末限制对外开放、利用率低也降低了乡村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热情。

(四)村民获取休闲体育信息的途径较少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乡村居民对即时性的体育信息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特别是随着乡村居民休闲体育参与频率的增加,乡村居民对运动与健康方面的知识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乡村居民对信息传递的新方式更加渴求。但目前乡村经济水平较低,居民获取休闲信息的途径较少,体育相关信息传播较慢,制约了乡村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

(五)休闲体育设施经费不足

环都市乡村较城市经济水平低,这是阻碍其休闲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资金优先投入发展城市建设,忽视对乡村公共休闲体育的投入,资金投入不合理,导致乡村休闲体育发展缓慢。此外,乡村自身经济条件落后,没有其他经费投入公共休闲体育设施建设也是其休闲体育设施经费不足的原因。

四、环都市乡村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体系的多层次建设

环都市乡村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政府力量、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等多方合力,构建一个满足乡村居民休闲体育需求、提高乡村居民身心健康水平的服务体系。

(一)政府层面建设环都市乡村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体系

政府主要是提供满足乡村居民休闲体育健身娱乐需求的、需要政府扶持的休闲体育服务项目,提供休闲体育娱乐、休闲体育表演、休闲体育用品消费、休闲体育中介等休闲体育公共服务。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提出,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已经明确政府组织职能转变的基本方向和目标。政府的性质决定了它肩负提供乡村公共休闲体育服务的主要责任。在环都市乡村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供给主体中,政府要转变职能,要从管治型政府向治理型政府转变,通过合理、高效的手段配置乡村公共休闲体育服务资源,向环都市乡村居民提供科学优质的公共休闲体育服务。政府通过《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提出着力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观点,推动基本公共休闲体育服务向农村延伸,以乡镇、农村为重点促进公共休闲体育服务的发展。我国“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注重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性、可及性,来增进社会的公平性。因此,政府方应出台政策、措施保障村民参与休闲体育的权利,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提供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体系,为乡村居民提供多种多样的休闲体育服务,并建立、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从而保障乡村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体系的良性发展。

(二)结合社会力量建设环都市乡村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体系

环都市乡村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可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社会力量加以扶持,调动社会力量改善乡村公共休闲体育服务,倡导多种形式的民间组织参与兴办乡村体育事业和社会服务;根据乡村公共休闲体育服务项目的性质和特点,实现乡村公共休闲体育服务建设的多元化和供给方式的多样化。

(三)借助市场力量建设环都市乡村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体系

市场力量在环都市乡村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中,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市场力量可以协调乡村公共休闲体育服务的关系,运用各种体育资源,提供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解决各种公共体育服务问题。

(四)环都市乡村自身建设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体系

环都市乡村的村委会需要按照乡村自身发展的规律,同时借鉴都市优良的政策措施,依据各种类型的休闲体育组织形式,制定一系列休闲体育组织规章制度。村委会通过合理有序的组织,举办各种休闲体育活动(包括村民日常的休闲体育锻炼、休闲体育观赏比赛、乡村对内对外的综合性比赛),丰富村民的日常生活,充实村民的精神生活,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建立环都市乡村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体系的策略

(一)提高乡村居民休闲体育意识

由于乡村居民的健康意识还较薄弱,需要相关体育部门加强宣传体育知识和体育锻炼的理念,普及体育理论知识,使乡村居民通过学习提高对休闲体育的认知和参与热情,树立健康一生、终身锻炼的观念。

(二)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

休闲体育作为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对休闲体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乡村社会指导员的培养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区域情况采用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培养方式,利用不同类别和不同级别的交叉培训及指导,提高新农村体育人才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整体理论水平,全面建设乡村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体系。

(三)加强公共休闲体育服务设施建设

积极推进农村基础建设,融入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利用乡村有利的自然资源,建造多种多样的公共休闲体育设施、场地。同时,开放学校体育设施,合理利用空闲资源,使乡村村民共享体育资源,推动公共休闲体育活动广泛开展,进一步完善乡村公共休闲体育体系。

(四)丰富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信息的传播途径

改变过去单一的信息传播途径,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多渠道信息传播途径。乡村应结合线上线下传播信息途径,使居民快速便捷地获取休闲体育服务信息。

(五)加强政府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乡村公共休闲体育的资金投入,对环都市乡村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体系建立定项的财政投入机制,并结合“健康中国2030”等总体发展规划,完善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体系,保障乡村居民体育锻炼的权利。

六、结论

环都市乡村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体系目前发展尚不成熟,存在许多问题,但是经过政府、社会、市场、乡村自身多层次、多方面的努力,可提高村民对休闲体育活动的参与热情,缩小城乡二元化差距。逐步完善环都市乡村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体系,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新生,楚继军,王宝珠。我国城市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结构与运行机制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0):36.

[2]项立敏。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的社会学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4):27-28.

[3]孔祥。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供给主体及实现路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1,32(4): 12-15.

[4]容贤冰,叶素英。新农村体育人才与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研究——以广西壮族聚居区田阳县为例[J].科教文汇,2013(1):102. ualnNAqLsLmoLvocVDqa6OMU1OwJufRWSopi9Y+6+NIyqu8mH0Hg6SqojlzSwF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