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对目前我国大学生校园足球文化涉及的领域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同时总结了大学生校园足球各环节存在的优势和缺陷,对大学生校园足球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
高校;校园足球;文化建设
“校园足球”的概念涵盖的范围涉及小学、中学和大学,是国家足球整体规划的大范畴。2015年1月8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单位由国家体育总局调整为教育部。截至2016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已开展了6年。6年来,以四川为例,各地市州中小学的校园足球比赛络绎不绝,而大学从2016年的7月才正式开展了第一届以四川省教育厅名义主办的校园足球比赛,换言之,从2016年7月由四川省教育厅主办的“四川省高校校园足球赛”开始,四川的大学足球才真正实现了与校园足球的接轨。
大学生处在步入成年的关键阶段,他们的特点是表现欲增强,有很强的创造欲,并为自己的个人发展开始规划奋斗目标。足球爱好者围绕足球运动实现自己的目标,既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也通过取得的成绩展现自身的能力,甚至完成创业。
2011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专访中国足协主席蔡振华,蔡振华提出发展足球运动应“抓好大学生足球联赛”,“从校园足球开始”。此前,大学生足球联赛几乎在每一个大城市都以不同的方式持续开展,而孕育了6年的校园足球计划在正式进入各地市教育系统之后,才真正显现出中小学校园足球的延续性。大学校园足球实施计划中的一条要求是实行各大学主管校长负责制,主管校长负责监督校园足球计划的实施情况。这样就促使更多的大学有机会参与到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中——原本没有重视足球运动的大学就会启动、执行校园足球计划,一些没能考入足球运动开展比较好的大学的足球特长高考生,选择到足球运动开展得并不好的大学后,也就有了继续踢球的机会,而在他们的带动下,更多的喜爱足球运动的大学生会参与校园足球计划,使大学保持适当数量的足球人口。从足球战略角度上讲,2016年大学校园足球开始了新的发展篇章。
目前,大学校园足球大多数仅仅停留在日常公体课、选修课的教学,以及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上。而社会对业余足球联赛裁判及青少年足球教练员需求较大,如果在大学期间大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知识,也能获得更多就业机会。据调查,目前我国大学校园还缺乏这样的平台建设。如果大学能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学习足球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平台,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
校园足球进入大学领域之后,作为一项体育运动深入大学生的生活中。2014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就足球的改革与发展做出重要批示(简称“711批示”):要坚持问题导向,变压力为动力,下决心把我国足球事业搞上去,要改革创新,这是足球事业发展所在。
要取得与中小学校园足球不一样的氛围和功效,大学校园足球文化的创新点应该体现出校园足球的多层次性。中小学的校园足球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受到锻炼时间偏短、场地条件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中小学的校园足球更多是一种“接受足球”。而大学阶段的学生自主支配的业余时间较多,学习任务没有中学阶段重,场地条件也能够得到保证,因此大学足球注重学生自主性锻炼,让大学生有目的地参与足球运动,甚至将足球为作为事业来发展。
对于一个大学新生,能否让其对大学校园足球继续感兴趣,体育公体课教学形式非常重要。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才能满足不同需求的大学生足球爱好者。
2008年,研究者对成都工业学院(原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大一和大二公体课学生进行过一次公体课教学内容的调查,调查结果反映出大学生对公体课球类运动开设内容的不同需求。(见表1)
表1 在大学学习阶段应该开设的体育课的内容调查表(N=340)
从表1可以看出,经过一年的公体课学习后的大二学生对开设足球课的认同度比刚进校的大一学生高。尽管四川省高校体协每年举办的五人制和十一人制的联赛的影响力还没有深入每个大学校园,但足球凭借自身的魅力已在大学生心目中占据了很重的分量。经过一年该校各种足球氛围的熏陶,大学生对足球的兴趣上升。然而,要真正在高校走出一条足球发展的新路,就必须在高校体育公体课环节进行创新改革。
传统教学的课程组织形式主要以班级集体授课为主。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尝试分组教学,主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能力分组或作业分组,进而实施差异教学。目前,我国很多大学正在试点推行俱乐部式的教学形式。这种形式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两年的公体课教学真正学到自己喜欢的项目;另一方面,这样有针对性地推行公体课教学内容,能够为大学生之后继续从事相关运动的工作创造条件,也符合大学体育终身锻炼的宗旨。打破公体课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以整体教学班级为建制的教学),让大学生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学习,教师也根据自己的特长承担不同的教学内容,使得教学更精、更深。这样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进行“划块教学”是一种创新趋势。大学校园足球的划块教学可分为裁判培训组、青少年教练培训组、快乐足球组。
目前,业余足球联赛在各地区开展得非常火爆,业余足球裁判也变得紧缺。公体课中教师可以把热爱足球裁判,并且以后有意继续在业余时间从事足球裁判工作的大学生分为一组,教学内容以裁判理论和实践为主;其次,还可以跟相关足协挂钩,在业余时间把有一定裁判能力的大学生推荐到社会业余联赛从事足球裁判工作,让他们通过再培训、考证,一步步朝着不同等级的足球裁判方向发展。目前,业余足球联赛均是在非工作日举行的,有裁判专长的大学生可以在学习之余兼职课余足球联赛的裁判,这样既能够充实课余时间,又可以结交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还可以积累从事足球裁判工作的经验。
根据中小学校园足球计划的教练员配置要求,目前我国中小学教练员紧缺。对于对教练员培训感兴趣的大学生而言,教练员能力不可能在大学有限的公体课教学中得到很大的提升。因此,开设青少年教练培训的公体课,既可以满足这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课需求,还可以培养他们的专项执教能力,为其日后从事青少年足球培训工作打下基础。
有一部分大学生对足球比较感兴趣,但是又不需要从中学到太深的技战术能力。这部分学生把足球称为“快乐足球”,只是想在从足球运动中得到快乐的同时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对这部分大学生的公体课授课应以足球游戏、足球趣味比赛等内容为主。
目前,国内大学一般在大二之后开设选修课。足球运动的选修课教学内容应以综合性足球内容为主,由于教学时数不足,涉及的知识内容也不应过深。
体育离不开竞赛,足球也不例外。自身的内功练好了,大学生就需要通过联赛来完成展现的过程。虽然每一位喜爱足球的大学生对足球技战术能力掌握的程度是不同的,但他们都想通过比赛来检验自己。能力较强的大学生可以代表学校参加校际比赛,而能力稍差的大学生则可通过校内院系之间的联赛来实现自己的能力展现。
目前大学生最大规模的校外联赛,是每年的五人制和十一人制的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但五人制的联赛在各赛区仅仅在一个周末就完成,十一人制的联赛也最多在三个周末的时间赛毕。这样的赛制安排确实显得比较敷衍,有的球队一个周末输两场比赛就直接打道回府,这种情况下联赛没有起到让高校球队相互交流、切磋的作用。目前我国又增加了高校校园足球联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学生赛事不足的情况。
最近,一个民间组织——高校足球联盟又成立了。该组织旨在利用周末的时间组织各高校参加校际的主客场比赛,其初衷是好的,但是组织和管理显得很不专业,严重影响了参赛高校的数量和质量,这样的形式可取,但有待完善。
抓好校内足球联赛,一方面可以选拔足球优秀苗子,另一方面也能激起各院系的集体荣誉感,渲染校园足球氛围。由于在校大学生足球水平、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等不同,要想满足更多的足球爱好者,就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联赛,比如五人制足球联赛、八人制足球联赛、十一人制足球联赛等,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校园足球的怀抱。
由于课外活动的时间是大学生的自由时间,学校不能强行安排课外体育活动,只能尽量提供舒适、完善的足球活动场地,并要求学科教师不占用大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以保障大学生有条件参加基本的课外锻炼。
每所大学成立一个学生足球协会,隶属于体育系(部)管理,体育系(部)派出足球专项的教师作为学生足协的兼职指导教师,负责指导、统筹安排校园足球的整体规划,并负责对联赛中出现的问题予以解释,辅助学生足协做好校园足球的相关工作。
同时,本校学生足协主动与邻近大学的学生足协沟通,利用闲暇时间举办友谊赛,既可增进两校足球友谊,又可互相吸取经验,共同发展。
大学校园足球的参与者和爱好者对足球的情怀都不仅仅停留在足球场上。校园足球的文化氛围应涉及很多方面,这样才能全面地展现足球的魅力。
借助校内校外足球联赛,在后期可以举办针对性的摄影展,不仅仅留住了参与者的身影,也将摄影协会的学生一并拉入校园足球的群体中来,还可以为学校举办或参与的历届足球竞赛留下珍贵的图片资料。
可以培养一些有一定足球基础的学生担任小讲师,在大学生中成立足球兴趣小组,培养那些对足球有兴趣,但又没有选择足球相关公体课或者选修课的学生。学生教学生,有时候起到的效果比老师教学生还要好。
专门开设一个活动区域,如足球吧,为足球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场所。足球吧管理者可以在活动区域增设播放机,播放经典比赛录像、足球教学视频,还可以增设足球桌游。
由专职指导教师定期在线为学生解答足球相关的知识,比如足球规则、足球运动损伤防护、足球技战术、最新足球动态,等等。
每学期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定期聘请校外知名足球人士或者专家到校开设专题讲座,为大学生足球爱好者讲解足球的专业知识。
所有在大学涉及足球运动(公体课、选修课、院系代表队、校队、爱好者等)的学生都需要在学生足球协会完成注册,同时建立一份个人档案,记录自己在大学期间参与过的所有校园足球的活动。有兴趣在足球领域发展的大学生便可利用在校期间的足球信息档案展示自己的活动经历。
通过以上对大学校园足球的研究及梳理,得出如下结论:大学校园足球的人口基数离不开公体课教学形式的多元化、教学手段的多样化;选修课是大学校园足球的组成部分,开设选修课可吸引更多的足球爱好者继续参与到校园足球的热潮中;校内外足球联赛是提升大学校园足球水平的关键,是展现学生风采的舞台;建立多元化的足球文化平台,可为广大足球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建立大学校园足球人才档案,结合就业指导,可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帮助。
大学校园足球是我国增加足球人口、提高足球水平的重要领域,国家加强对大学校园足球联赛的重视迫在眉睫。大学校园足球是多元化的文化平台,学校领导要提高对学校校园足球的重视程度,包括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场地支持,等等;高校间学校领导也应加强联系,以增加高校校园间的足球文化交流。
[1]毛振明,刘天彪,等.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3):58-62.
[2]侯学华。“新校园足球”提法及顶层设计问题的商榷[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6(1):6.
[3]马宁。高职院校足球课程改革的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14(1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