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各国对建设用地需求的增长,全球城镇建设正逐渐由人口过度稠密的平原地区转向山陵地区。尤其是在中国,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持续推进,西部山区迅速步入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2000—2013年,西部地区城市化率从26.36%增至44.87%,增长了18.51个百分点,超过了在此期间全国14.12%的平均增长水平 ,成为城市化发展速度最为迅猛的地区。
然而,随着山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山地城镇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开发强度与空间拓展范围日益扩大,城市数量与建设规模不断攀升,从而给位于山地环境中的山地城镇带来了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以及城镇地域文化特色流失、城市历史文脉断裂、空间风貌雷同等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空间环境问题:自贡、乐山、宜宾、重庆、昆明等国家级山地历史文化名城中,以自流井老街、演武街、土桥街、上走马街、打铜街、十八梯、归元寺等地段为代表的大批具有地域风貌特色的历史地段、街区近年来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分别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空间破坏与风貌侵蚀,致使其传统的山地特色流失;而四川汶川、甘肃舟曲、重庆万州、重庆奉节等地近年来则地震、泥石流、山洪、滑坡灾害频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与社会经济财产损失;此外,在兰州、涪陵、攀枝花等山地城市中,因资源开采、加工以及石化冶炼等工矿产业的过度发展,造成了城市大气、河流污染严重等问题。伴随着山地城镇的快速城镇化与产业化进程,其地域空间环境问题频发,成为困扰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矛盾。
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过去“移山建城、填海造地”的天方夜谭在当代强有力的技术条件与经济实力的支撑下,已由人类的理想愿景逐渐转化为可操作的现实。在这一过程中,尽管20世纪60年代以来,位于我国西部山地地区的部分院校已开展了针对山地地域环境的相关学术研究,可伴随着现代化进程对经济与效率的追逐,简单化与标准化逐渐成为现代城市建设所采取的普遍模式 。在山地城镇的建设过程中,这种盲目套用平原地区设计与建设方案、没有针对性的规划与建设方式,经过近年来的实践却并未收到良好的成效,衍生出如前文所述的各种空间环境问题。因此,当前急需针对山地敏感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文化传统的山地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方法,以指导山地城镇建设的实践。为此,1992年,国家批准在重庆大学成立了“中科院建设部山地城镇与区域环境研究中心”,并于1994年召开了首次“山地城镇规划与建设”学术研讨会。通过近20年的努力,虽然我国在山地城市学相关技术研究领域已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具有了一定的广度与深度,但既有的研究较偏重于具体工程技术的处理或诸如山地滨水区、住宅区、步行空间等某些特定类型的山地城市空间的设计方法,而未从山地城市设计与地域环境间动态适应、协同发展的角度对山地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与实施方法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在山地城镇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面临巨大挑战,有待完善。
在山地城镇现代化与城镇化过程中问题频发、理论缺失的同时,最早源自生物学界的适应性理论,作为一种强调有机生命主体结合自身发展需求顺应客观现实环境的思维理念,不断被拓展并被引入地理学、人类文化学、哲学以及景观设计、城市规划等学科领域中,在现代科学研究发展中方兴未艾。本书正是以此视角为依托,希望能将生物学中的适应性思维引入现代山地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建构中,借助适应性理论“系统”“协同”“动态”的思维特征,将山地城市所处的地域环境与山地城市设计的具体要素进行关联,对山地城市设计的方法与策略进行创新,探索地域性因素影响下山地城市设计的适应性方法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