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2 现代营建理论

伴随着封建社会关系的瓦解、生产关系的变革、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逐渐进入现代文明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及对主观关系的思考也更加深刻。而在山地城市的营建方面,现代社会的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结合的优势与必要性,并逐渐发展形成了相关的现代山地城市营建技术与理论方法,各种“主义”“流派”相继诞生。在多学科交叉的背景下,现代山地城市营建的理论思潮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在此,本书将分别就国内外的最新动态进行梳理、分析。

2.2.2.1 国外的相关理论

国外与山地环境相关的现代城市营建理论大多以自然生态科学为学科基础,探讨如何结合山地城镇所在的自然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分析与规划设计,在不同时期分别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思想体系以及具体的设计、分析方法。具体而言,芬兰裔美国建筑师沙里宁(Eliel Saarinen)的“有机疏散”(Theory of Organic Decentralization)论、希腊建筑规划学家道萨迪斯(Apostolos Doxiadis)的“人类聚居学”(Human Settlement Science)理论、苏联学者克罗基乌斯(B.P.Koprnyc)提出的山地城市地形分析技术以及英国裔著名园林设计师麦克哈格(Ian McHarg)“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的思想都是对西方现代山地城市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代表性理论。

1.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有机疏散论”由沙里宁在其1942年发表的《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一书中率先提出,是一种为缓解城市过度集中产生的弊病,基于生物学思想基础而架构的关于城市发展规模控制及其空间结构布局方式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沙里宁认为:城市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在现代文明快速的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的发展违背了生命机体生长的自然规律,从而造成众多城市问题。因此,在城市建设中,不能将城市中所有的功能都集中在城市的中心区,而应对城市的功能与空间进行有机的分离与疏散,实现“多中心”的发展方式。此外,“有机疏散”理论还强调人们应居住在兼具城乡优点的环境中,城镇中的各功能组团应相对分散布置,利用绿化分隔;工业用地应疏散到城市外围,以腾出绿地服务于在城市中生活的市民;通过快速交通联系组团间的通勤,以避免穿越和干扰住宅区等需要安静的场所等具体策略。虽然“有机疏散论”并不是专门针对山地城市的建设而提出的,但其“多中心”发展、“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及组团绿化带隔离等规划设计手法,对处于崎岖环境中的山地城市的规划建设极为适用,很快就成为西方山地城市建设实践中重要的理论指导依据,对后世的山地城市建设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道萨迪斯的“人类聚居学”

二战结束之后,西方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逐渐达到高峰期,导致了城市人工空间的蔓延以及对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的相应破坏,对人类及其后代的生存和延续形成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希腊建筑与城市规划学者道萨迪斯在对古希腊城市空间环境营建技术与理论进行详细分析与充分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类聚居学”理论。该理论不同于传统的建筑学或城乡规划学科以单体建筑、个体城市为研究对象,而是将建筑、城市与其所在的环境作为一个整体,从关于人类聚居生活环境的角度入手进行分析,重点强调对建筑、城市以及风景园林等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间关系的思考,探索人类因其各种生存活动需求而改造自然、构筑空间、经营场所的规律与方法,使之成为一门具有综合意义的系统科学。具体而言,“人类聚居学”是一门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研究宗旨,以“人与环境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改善人类聚居环境的理论。其研究范围涵盖了包括城市、集镇、乡村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环境,并强调从人居聚落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技术等各个方面,对聚落进行全面、系统、综合的研究。这种对人类生存环境进行综合认知与思考的观念,与山地环境中城镇与自然相伴相生的传统价值基础不谋而合,在西方现代山地城市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3.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

继道萨迪斯之后,英国裔景观设计师伊恩·麦克哈格于1969年撰写出版了《设计结合自然》一书,率先扛起了“生态规划”的大旗,成为景观生态学理论的重要奠基学者。在该书中,麦克哈格扩展了景观规划的学科研究范围,并以一套基于适应性原理的生态分析、设计与实施操作方法将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提升到了一种科学的高度,建立了基于多因子评价的规划设计准则。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麦克哈格一反以往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中“功能分区”的做法,强调土地利用规划应遵从土地固有的价值和自然演变过程,运用以单因子分层分析与因子叠加技术为核心的分析方法论对目标土地的适应性进行综合评测,从而确定其最终用途。此外,在具体景观设计实践中,麦克哈格也更注重自然环境独有的“自组织”以及“自修复”能力。他希望运用生态学中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通过人工设计为自然环境创造出一种自然而然的景观效果与丰富多元的景观生态,做到人工场所与自然环境的相互适应。虽然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的理论主要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但其设计思想中人工与自然结合的观念以及通过多因子分析评测土地适应性的方法都是极富启示价值的见解,很快就被应用到各地山地城市建设的实践中。

4.克罗基乌斯的《城市与地形》

1979年,苏联学者克罗基乌斯在通过对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日古列夫斯克(Igulevsk)、捷米尔达乌(Temir Dau)等苏联与部分东欧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山地城镇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规划学、地质学、卫生学、交通运输学、气象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撰写完成了《城市与地形》一书。在该书中,克罗基乌斯结合200多个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的山地地形与山地城市建设实例,详尽地分析了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山地城市建设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分别在“在复杂地形上建设城市的实践”“影响城市建设的地形要素”“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合理方案”“结合地形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四个主体章节中具体论述分析了山地地形因素对城市建(构)筑物布置、交通与工程管线组织以及城市环境、艺术面貌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在复杂地形环境条件下,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研究、评价地形与分阶段结合地形条件处理城市空间结构的设计方法。该书是西方现代山地城市研究中对山地地形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的一部系统性著作,通过大量的实践总结与类型归纳、比较分析,为山地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具体工程处理技术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价值。

2.2.2.2 国内相关理论

国内关于山地城市营建方面的现代理论主要形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山地地区城市规划建设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引入国外相关理论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继承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陆续形成了关于山地城市建设与环境营造的系统科学理论与思想观念。具体而言,由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山水城市”理想模型、黄光宇先生建构的“山地城市学”以及吴良镛先生、赵万民教授所开创的“山地人居环境科学”都是此阶段国内对山地城市规划与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代表性科学理论。

1.山水城市

“山水城市”的概念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于1990年7月31日在给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的一封信中首先提出的。信中,钱学森先生提出了融合我国古代山水诗词、国画山水以及古典园林意境,通过跨学科、跨文化的现代科学与技术的支撑,创造“山水城市”的想法。这一构想看似通俗,实则背景深刻、内涵丰富。从钱学森先生“山水城市”概念形成的过程来看,这一概念植根于我国悠久的建筑历史传统与丰厚的古典文化底蕴,反映了先生对当时城市建设实践的反思,并且面向未来的城市建设。它既蕴含了东方“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又充分融合了“可持续发展观、生态学、理想主义”等现代价值。此外,钱学森先生“山水城市”的思想中也体现出了人工活动对自然的能动改造。在城市建设中,如果自然环境不能尽如人意,城市应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辅以人工调整,从而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但人工对自然的改造应以保护自然为前提,避免建设性的破坏。而在城市景观营造方面,“山水城市”的理念还强调了城市人工环境与自然之美的交融、顾盼、辉映,即城市中的人工建筑、园林与自然景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统一,使城市空间浸润在自然山水之中,即管子所言“人与天调,而后天下之美生”。综上所述,“山水城市”的理念反映了人们对现代山地城市人居环境的一种理解与期望,它具有一定的哲学基础,并不只是物质层面有山有水的城市,而是融合了我国传统城镇天人合一的环境特征与精神内涵,既是一种生态模式,也是一种人文模式,对现代山地城市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方向指引,同时又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底蕴与气质。

2.山地城市学

“山地城市学”为我国山地城市研究领域知名学者黄光宇先生提出。他通过对大量山地城镇规划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大胆的理论探索以及毕生的系统研究而建构、充实形成我国当代关于山地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科学理论。通过对早期主持和参加的重庆、乐山、宜宾、丽江、大理、遵义、桂林等典型山地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黄光宇先生深感山地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并认识到山地城市规划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特征,山区的经济发展与山地城市的建设较其他地区面临更多问题,矛盾更加尖锐。基于这一观点,黄先生认为应从根本上提高对山地城镇形成、发展与演变规律的认识,减少山地开发中的盲目性与破坏性,增强山地城市规划建设的科学性。为此,先生从山地城市结构的分析入手,渐及城市景观、形态、环境、经济社会、基础设施以及区域发展等各个领域,并于20世纪80年代初系统归纳了山地城市布局的典型结构模式,对许多山地城市的空间规划结构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见解。1991年,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黄光宇先生融山地科学与城市科学于一体,独创性地提出了“山地城市学”的构想,并从山地城市建设的勘察、选址、类型、规划、设计、交通、生态、灾害、美学等方面初步奠立了“山地城市学”的理论框架,系统建构出一套关于山地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理论方法,并出版了《山地城市学原理》等相关权威著作,为后人关于山地城市方面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指明了方向。

3.山地人居环境科学

自希腊学者道萨迪斯“人类聚居学”理论提出后,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系统地将该理论引入我国,创立了“人居环境科学”,并在道萨迪斯提出的关于人(Man)、社会(Society)、自然(Nature)、房屋(Shells)、网络(Networks)五要素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自然系统(气候、土地、植物和水等)、人类系统(个体的聚居者,侧重人的心理与行为等)、居住系统(住宅、社区设施与城市中心等)、社会系统、支撑系统(住宅的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五大系统。在这一宏大理论支撑下,重庆大学赵万民教授等专家学者结合山地地区人居环境的研究与探索,将城市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知识综合起来,逐步摸索建构出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该理论重在探讨如何构建一种理想的山地人居栖境,完美处理山地环境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建构思路主要是以自然环境背景为出发点,考虑山地环境的承载容量,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潜力与人的创造力;在城市建设中,将对自然的破坏降到最低限度,以最小的成本、代价为人类创造最舒适的聚居环境。与此同时,山地人居环境科学还认为山地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的对象并不仅仅局限于道路、建筑物等硬件设施,还应包括人、动植物以及地域气候等软性影响因素。因此,在山地城镇设计与营建的过程中,应将城镇与自然山水、整体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孤立地以一座城市、一座建筑来进行分析,而应将人居环境五大系统中的各种要素上升到一个整体的角度系统看待,强调山地城市总体设计的重要性。总体来看,山地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专门针对山地环境中人居聚落环境分析与规划建设的学科理论。它从系统、整体、综合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山地城乡聚落分析与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法,对我国现代山地营建理论的建构具有重要的贡献。

综上所述,伴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东、西方近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也涌现出一大批对山地城镇规划建设影响深远的著作与理论,在不同学科背景的支撑与影响下,交织、融汇形成了多元化的山地建设思想(表2.2)。

表2.2 东、西方近现代山地城镇营建思想梳理

[资料来源]笔者归纳整理。 hSFoKREcZTuqvsjH1jdigVOc8svHPjHWpjHQ9HNh4aeSAmzAiI9kr+iVoEFKl4q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