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1 国外山地城镇建设实践

西方山地城市文明的历史悠久,从古埃及与两河文明时期便有大规模的山地城镇营建活动。在埃及与两河文明之后,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直至近现代城镇的建设,山地城镇的营建活动贯穿始终,从未间断。本节以此时间轴为线索,分别对各个典型时期西方山地城镇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与梳理。

2.1.1.1 古埃及与两河文明时期的山地城镇(阿玛纳城、新巴比伦城)

在远古时期,并没有专门的山地城市设计科学,山地城镇营建的思想大多是依附于人类在山地环境中建造城镇的营建经验而形成,山地城市建造的技术方法即为古代山地城镇空间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实践技术。在此阶段,人类对难以征服的山地自然环境充满了敬畏,在营建山地城镇的过程中,城镇空间大多依附地域自然环境条件,使不同地区的山地城镇具备了一些不同的空间布局形态。直至古埃及与两河文明时期,在经过长期山地城镇建设实践的基础上,人类逐渐总结出了一套利用天然高地或人工砌筑的台地地形的山地城镇选址、建造技术,用以防御尼罗河与两河水患,在山坡斜面地形上处理山地城市水源汲取、交通组织与功能划分的山地城镇营建技术,对西方后世的山地城镇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节以古埃及的阿玛纳城与两河文明的新巴比伦城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1.古埃及阿玛纳城(Tel-El-Amarana)

阿玛纳城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首都之一,城市一面临河、三面为山岭环抱,是典型的山地城市。受山地地形条件影响,城市建设中因地制宜地采用了顺应所在山势及河流走向呈带形空间布局的方式。同时,城市中也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各功能区边界顺应山体呈不规则状,分区间也有顺应山势的蜿蜒曲折道路联系,而各功能区内部则采用规整的方格式路网。除此之外,在城市主要的功能区,如皇帝统治中心,还采用了对称、序列、对比等空间处理手法,并将重要建筑布置于城中高地,以突出城市的秩序与建筑形象,从而形成了人工空间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城市格局(图2.1)。

图2.1 阿玛纳城环境与功能结合的布局

[资料来源]笔者改绘,参考http://art.tze.cn/Refbook.

2.两河文明巴比伦城(Babylon)

在两河地区,古代亚述与巴比伦文明时期也先后建立了乌尔城、阿尔贝拉城、巴比伦城等众多具有山地特征的城镇,形成了自己的山地城镇建筑技术体系。其中,最著名的为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创建的巴比伦城。其选址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的交汇处,是古代两河流域地区最壮丽最繁华的都城。新巴比伦城沿幼发拉底河两侧布局建设,城市路网虽呈棋盘式格局,但在邻近河道处却平行于河道,顺应河流走势建设,形成纵横交错的有机路网格局。此外,新巴比伦城还结合幼发拉底河河水开凿运河将水体引入城内,并借助城内山丘凸起的地势布置皇宫、花园,形成了古代文明传说中的“空中花园”“通天塔”等山地建筑奇观,体现了古巴比伦人在城市建设中巧妙利用自然环境的思想与技术(图2.2)。

图2.2 新巴比伦城顺应河流、地形的形态

[资料来源]Roi_Louis.Babylon[EB/OL].http://www.planetminecraft.com/member/roilouis/._

2.1.1.2 古希腊时期的山地城镇(雅典卫城、普南城)

古埃及与两河文明之后,古希腊文明迅速崛起,成为西方文明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由于希腊多山的自然环境,造成大部分希腊城镇多建设于山地环境中。因此,古希腊时期也成为西方城市发展史上山地城镇营建活动与建造技术受到大力推动的一个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希腊文明的理性思维与平等、自由的观念对古希腊城镇的规划与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深远地作用于之后西方山地城镇的建设。本节以希腊早期的雅典与普南城为例,对该时期山地城镇的营建特征进行具体分析。

1.希腊早期的雅典卫城(Acropolis of Athens)

古希腊以城邦为国家运行机制,自由、平等的观念盛行。受此文化观念的影响,古希腊的城邦城市大多自发建设形成,城市空间以作为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圣地建筑群为中心与景观控制点,无明显的轴线关系;街道、广场则多顺应地形,形成一系列叠合的“L”形外部空间,并与中心圣地建筑群形成紧密的对景关系;在三维的立体空间中呈现出丰富多变的建筑群体轮廓形态。例如,古希腊最著名的城邦雅典在其城市建设中便体现了这种巧妙结合地形,在三维空间中处理建筑群体关系的设计观念与建造技巧:整座雅典城围绕位于城中高地的雅典卫城自由展开。而作为城市公共活动场所与宗教圣地的雅典卫城,则在空间布局上将宗教活动中场所氛围营造与山地自然地形走势巧妙地结合起来,运用了大量的山地对景设计手法,确保每一处空间转折的关键位置都设有重要的功能建筑物或雕塑(图2.3)。

图2.3 雅典卫城结合地形的三维空间营造

[资料来源]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2.希腊化时期的普南城(Priene)

随着希腊文明的蓬勃发展,希腊文化的影响、辐射范围逐渐扩大。与此同时,在人口增长的压力下,希腊城邦不断向周边地区移民并新建城市,即历史上所谓的“希腊化”时期。在此阶段,古希腊著名建筑规划建筑师希波丹姆通过对大量新城建设活动的经验总结,提出了一套在山地环境中结合地形、分台建设的城市规划理论。在此理论指导下,新兴的希腊化城镇在建设之初大多经过事先的规划,从而形成了一批顺应地形系统层叠布局的山地城镇。

例如,位于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邻近梅恩德河古希腊时期出海口处的普南城,便是希腊化时期按照希波丹姆山地城市规划理论建设的典型城镇之一。普南城背山面水,从城市顶部最高处至依附城市所在山体南麓建设的竞技场区域,上下高差近100米。规划顺应地形坡向走势,将城市建在四个不同高程的宽阔台地之上。其中,在城市中部的两处较为平缓的台地上建有用于各种公共活动的剧院、会堂、雅典娜神庙、中心广场等对用地条件要求较为苛刻的建筑,而在坡度较陡的区域结合地形建设退台式的城市居住街坊 。在路网规划上,普南城内建有7条平行于等高线布局的东西向街道(街道宽7.5米)作为城市交通组织的主干道,另建有15条与东西向街道垂直相交的南北向台阶式步道(步道宽3~4米)。在普南城的规划建设中,充分体现了希腊化时期的山地城镇在古希腊理性哲学影响下,结合原始地形等高线以几何分台方式处理建设空间的设计思路与建造手法。这一方式对之后西方山地城镇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图2.4)。

图2.4 结合地形分台建设的普南城

[资料来源]笔者改绘,参考http://www.priene.net/.

2.1.1.3 古罗马时期的山地城镇(罗马城、罗马营寨城)

在古希腊之后,古罗马成为希腊文明的后继者,开创了西方文明中又一个辉煌的时代。在古罗马时期,无敌的军事力量为罗马帝国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卓越的营造技术又为罗马的城市创造出了全新的建筑形式。于是,在继承希腊文明山地城市建设技术与理论的基础上,罗马文明又创造出了其独有的山地城市建设风格,成为西方山地城镇建设的又一典型时期代表。本节将分别以选址建设于罗马七丘的古罗马城以及在罗马帝国时期源于派拉斯营地的罗马营寨城为例,对该时期的山地城市建设进行具体分析。

1.罗马城(Rome)

古罗马城继承了古希腊雅典城自由不规则的空间布局特征。原则上而言,古罗马城是一个在较长时间内自发形成的城市,相传奠基于公元前753年。在历经罗马共和国至罗马帝国近千年的漫长发展过程中,罗马城并没有经过真正意义上完整的统一规划,只是在历代建设者与统治者不断营建、调整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逐渐形成了丰富、有机的城市形态。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城自然生成、随机发展,布局比较凌乱,主要以罗马七丘中占地近10公顷的帕拉丢姆山为中心 进行自发建设,城市由城墙围护,城墙建设依据地形起伏而设,呈现出不规则的自由形态,城内留有空地,作为受敌军包围时囤积粮食、储备物资之用。而发展到罗马共和国晚期与罗马帝国时期,由于巨量的财富与奴隶积累和技术的进步,使罗马人对地形的改造能力提升,古罗马人逐渐将壮美的城市空间作为山地城市建设的审美追求,注重人对自然的征服,以凸显英雄主义的“罗马意志”。于是,在此期间,罗马人结合罗马七丘的位置,建构出了以强烈的人工轴线为空间组织重心的罗马共和广场与帝国广场建筑群,成就了古罗马结合自然地形建构人工轴线的山地城市建筑美学(图2.5)。

图2.5 罗马七丘与古罗马城的关系

[资料来源]笔者结合罗马历史地图改绘。

2.罗马营寨城(Roman Colonial Towns)

发展至罗马帝国时期,不只是罗马古城的城市形态愈加人工化,在罗马本土以外,罗马帝国还在被其征服的地区建造了大量的罗马营寨城。这些城市的建设大多经过事先的规划,采取标准化的模式与布局方式,其规划建造借鉴了希腊化时期希波丹姆的空间形式,以棋盘式路网与几何化的形态为主,其中不乏一些建设于山地环境中的营寨城镇。这些城镇大多出于军事目的而建设,本身规模不大,在当时的经济与技术条件下,对原始地形的适度改造并不困难。因此,山地环境中的罗马营寨城大都具有较为规整的城市格局,平面基本方正,中间十字交叉道路通向方城的东、南、西、北四门,在道路交叉口处建神庙,对地形改造的痕迹更为明显。根据德国学者穆勒考证,罗马帝国时期许多营寨城的规划及空间布局、形式以及定向原则都与古代罗马人当时所使用的勘测技术与其时代的思想观念密切相关。例如,位于今意大利北部的阿奥斯塔(Aosta)城以及今天的巴黎、伦敦等城市都是由早期的罗马营寨城发展而来的,在地形高差起伏的丘陵环境中,便形成了较为规整的城市空间结构(图2.6)。与希腊化时期的城镇相比,罗马建筑在空间营造上更加注重城市内部空间的秩序性与完整性,在空间形式上强调比例法则的运用以及中心感与轴线的控制。正如芒福德所言,“他们(罗马人)从希腊城镇中学到了基于时间基础的美学形式,而且对古希腊规划形式中的各项重要内容,罗马人都依照自己的方式进行了特有的转换,比原来的形式更华丽更雄伟”。

图2.6 建于山地环境中的阿奥斯塔

[资料来源]左:贝纳沃罗.世界城市史[M].薛钟灵,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右:维基百科.https://wuu.wikipedia.org/.

2.1.1.4 中世纪时期的山地城镇(锡耶纳)

罗马帝国衰亡后,欧洲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时期。在此期间,由于整体经济的衰落与割据战争的影响,欧洲地区的城镇建设处于停滞状态或倒退状态。由于生产力水平与建造能力的下降,中世纪的城镇大多为自发形成,城市建设则多以自下而上的模式为主。在此过程中,在山地环境中建设的城镇因有限的资金来源与人工能力,必须考虑与地形限制条件紧密配合,从而逐渐发展形成了一套与地域自然地形有机契合、充分利用山林河湖自然景观的山地城镇营建技术。在此技术的指导下,西方中世纪时期的山地城镇建设与地域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城镇在整体布局上与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紧密结合、有机统一,形态多变。而在环境景观的处理方面,城镇的空间尺度宜人,曲折复杂的不规则街道以及随地形与建筑关系自由布置的椭圆形、三角形、多边形、曲线形广场与市场趣味横生,生动而富有亲切感,不仅有着丰富的景观效果,还表现出了中世纪山地城市营建思想的人文关怀。最后,在城镇的建筑形态上,中世纪时期的城镇建筑风格较为统一,在色彩与材质等方面都保持着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状态;而建筑群体的组合则结合地形起伏,形成美好、连续的韵律感与丰富、活泼的形态,城镇环境的视觉秩序通过建筑之间相近与相异的变化获得各种独特的景观视觉效果。本节将以该时期南欧的典型山地城镇锡耶纳为例,对中世纪的山地城镇营建特征进行具体分析。

位于意大利南托斯卡纳地区、距佛罗伦萨50千米的山城锡耶纳便是欧洲中世纪山地城镇的典型范例,其保存至今的城市形态综合体现和诠释了上述中世纪欧洲山城的所有特点。锡耶纳城建筑在由托斯卡纳山区阿尔西亚河与阿尔瑟河交汇处的河谷区基安蒂山的三座山丘及其冲积带组成的复杂地形之上。从城市的空间布局来看,锡耶纳由建筑于不同地貌条件上的几个独立的联邦区域组成,整座城市的结构与原始地形紧密结合,显得有机而自由。而在每个联邦组团的内部,均设有自己的广场空间,并由这些组团的中心广场作为控制各组团空间的节点。而美丽的坎波(Campo)广场则像整个城市共同的起居室一般,成为不同行政区区域的中心焦点,所有建筑与道路的布局都以坎波广场为中心展开,顺应地形的蜿蜒走势。此外,在锡耶纳古城中,许多自然山丘均作为城市的绿化空间与景观要素得到了充分的保留,取得了极好的整体效果。总体而言,锡耶纳以街区与道路顺应山地地形的城市营建方法,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和谐状态(图2.7)。

图2.7 锡耶纳顺应自然环境的有机布局

[资料来源]贝纳沃罗.世界城市史[M].薛钟灵,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1.1.5 文艺复兴时期的山地城镇(佛罗伦萨、乌尔比诺)

中世纪以后,西方文明进入文艺复兴时期。在此期间,西方社会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全面繁荣,山地城镇建设与设计水平也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充分汲取古典文化养分的基础上,文艺复兴时期的山地城镇建设还大量引入了当时地理学、数学(几何学)、色彩学的科学研究的最新成就,愈来愈注重科学理性,规范化意识日渐浓厚。在城市的功能布局上,文艺复兴时期的山地城镇与中世纪时期的山地城镇迥然相异,大量采用了人工轴线以及正方形、多边形、圆形等完形几何结构,以格网或同心圆式的街道系统组织城镇道路交通。对人的关怀与对美的追求也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山地城镇镀上了一层浓重的人文气息,在城市广场空间的设计、建筑色彩的处理、建筑空间比例、形式的推敲上,形成融合、对比、反衬等各种处理方式与处理手法,显示了文艺复兴时期山地城镇的独特魅力。本节将分别以基于现实条件营建的佛罗伦萨城与基于理想模型建设的乌尔比诺城为例,对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山地城镇的营建特征进行具体分析。

1.基于现实条件营建的佛罗伦萨(Florence)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山地城镇建设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复归古罗马时期的人工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方式,大量将山坡地形改造为明确的几何形式,使自然环境从属于人的尺度。与此同时,由于几何学与透视学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山地城镇在景观设计上更强调景深(Vista)与运动感,在城市的轴线以及对自然的借景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处理手法。以意大利托斯卡纳山区的首府城市、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佛罗伦萨为例。从地理环境来看,佛罗伦萨建设于托斯卡纳山区中阿尔诺河谷一处较为宽广的盆地之上,城北、东、西三面分别环绕着菲埃索莱(Fiesole)、塞提涅亚诺(Settignano)、贝罗斯伽多(Bellosguardo)等美丽的粘土山丘,阿尔诺河与Mugnone、Terzolle、Greve等河流在其间缓缓流淌,属于典型山地环境。在城市建设上,城市格局更多以百花教堂、乌菲兹美术馆、皮提宫、米开朗琪罗广场等人工建筑、空间为中心进行控制,城镇中主要街道与景观设计均围绕着这些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型公共建筑与公共空间进行布局。与此同时,在这些建筑、宫殿、广场的局部设计上,建筑师则巧妙地结合山地地形高差进行处理,在地形环境中的最佳景观位置建造出标志性的城市景观,形成丰富错落的山地城市景观效果(图2.8)。

图2.8 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

[资料来源]笔者翻拍于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2.基于理想模型建设的乌尔比诺(Urbino)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还体现在宇宙空间的思考上。随着天文学、几何学的发展以及大航海时代的开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明率先从中世纪宗教统治的蒙昧状态下走出,意识到地球的真正形态,并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宇宙结构与宇宙模式的思考。在此过程中,阿尔伯蒂(L.B.Leon Battista Alberti)、斯卡莫奇(Vincenzo Scamozzi)等一大批文艺复兴后期的建筑设计师提出了全新宇宙观下理想城市的典型模式,主张从理性的角度来规划布局现实的城镇,以便利、美观作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原则,对山地城市建设也采取同样的方式,但城市空间形态随地形的起伏有所改变。例如,意大利马尔凯地区佩萨罗西南方,在两处邻近的小山坡上就坐落着一座以阿尔伯蒂理想城市模型为基础建设形成的山地几何城镇:乌尔比诺 。尽管城市统治者竭力希望依照理想的模型 对城市进行改造,但当遇到马尔凯地区复杂的山地地形时,城市还是呈现出了与理想城市模型有异的变化,体现出“理想”对“现实”的适应:城市被不规则的多边几何形城墙环绕;城市中心较低的山谷地带被体量较大的圣佛朗西斯科教堂占据;教堂前的广场与城市主干道衔接,向两侧分别通向罗马城与里米尼;城市内的南部山坡上矗立着蒙特费尔特罗家族的城堡及一组庞大的宫殿建筑群(图2.9)。

图2.9 基于理想城市模型营建的乌尔比诺

[资料来源]贝纳沃罗.世界城市史[M].薛钟灵,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在乌尔比诺的建设中,明显可以看到几何化的理想形式与不规则山地地形的结合,城市空间形态对功能与地形的双重适应以及将政治职能的城堡、宫殿等建设在高地上以彰显权力的威风的设计手法。另外,在城市的道路交通规划中也体现了这一原则。在复杂的山地环境中,城市中主要道路在竖向高程上结合地形高差变化、顺应地形走势,但在线形上却基本呈十字形走向向外延展。

2.1.1.6 近现代西方山地城镇建设(爱丁堡与堪培拉)

随着文艺复兴之后西方资本的再次积累,资产阶级在城市中的影响力日益扩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方式的转变,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了大规模生产的工业时代。在工业化时期大规模生产的浪潮下,新兴的功能需求对城市的空间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引起了西方近现代城市形态的深刻转变。在此过程中,西方近现代山地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实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工业发展给城市环境带来污染、造成城市空间艺术性衰退以及城市景观、生态质量下降等各种城市问题也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一显现,在山地城镇中尤其明显。于是,近现代的规划设计师们纷纷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见解,促成了山地城镇设计与建设实践的又一次发展。在此,本节将分别以工业革命时期的爱丁堡规划建设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澳大利亚首府堪培拉的规划建设为例,对近现代西方山地城镇营建发展的过程进行具体分析。

1.工业革命时期的爱丁堡新城规划(Edinburgh Plan,19世纪初)

随着蒸汽机、纺纱机等一系列机械设备的发明和使用,英国率先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在此过程中,机械化生产所造成的城市功能复杂化、人口高度集中以及交通方式的变革都使在漫长的古典时期建造形成的城市结构与空间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作为英国北方的重要港口及苏格兰地区的第一大城市,爱丁堡的分期规划反映了工业革命时期资本力量对近代山地城镇空间格局形态影响的加剧:12世纪时,爱丁堡已成为苏格兰皇家重要的商业自治市,但直到18世纪中叶,爱丁堡的城市范围仍集中在城堡东部低地内一条带型空间中。城市外部由城墙环绕,中部主干道英里大街沿东西向的山脊布置,建筑沿街道两侧建设,用地局促、地势险要。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增长,环境条件更加恶化,在18世纪末,城市冲破原有城墙边框向外发展。19世纪上半期,爱丁堡在旧城北部规划建设了多个新城,并对旧城也进行了部分的改造。新城建设基本采用了方格网结构,城市空间更加规整,反映了当时工业技术对山地环境的改造能力。

在注重新城建设的同时,爱丁堡分期规划也将新城对景处的科尔顿山纳入城市范围,在对景山体上建设皇家高等学校、拿破仑战争死难者纪念碑等大型公共建筑,使之成为城市景观视线上的焦点地标。新城规划的城市格局很好地融合了城内乔治时期遗留的建筑,延续了城市的传统文脉。总而言之,这一时期爱丁堡的规划建设显示出了在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影响下,西方近代山地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彰显了当时资产阶级运用资本力量与现代工程技术改造山地原始环境的能力,同时也注重了城市历史建成环境文脉的传承,在西方山地城镇的建设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图2.10)。

图2.10 爱丁堡旧城、新城形态比较

[资料来源](A)A.E.J.莫里斯.城市形态史[M].成一农,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B)吴庆洲.北方雅典——爱丁堡[J].城市规划,1989(4):57-60.

2.现代主义思潮下的堪培拉规划与建设(Canberra Plan,1911)

就在一批建筑师、工程师结合资本主义现代化生产需求对山地城镇进行改造与建设的同时,另一批西方城市规划、设计的先驱者也看到了科技与资本的力量给城市带来的直接灾害与潜在威胁,开始思考如何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同时结合城市的发展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充分利用山地环境资源对山地城市进行规划建设。在众多近现代山地城市规划建设的案例中,按照美国建筑师W.B.格里芬的规划方案实施,至今仍享有“田园城市”美誉的澳大利亚新首都堪培拉是一个成功的实例。1911年4月,澳大利亚联邦举行了新首都规划设计的国际竞赛,美国建筑师W.B.格里芬以一个人工几何轴线与自然环境背景充分结合的规划方案获得竞赛一等奖。1958年,澳大利亚成立首都发展委员会,依照格里芬的规划方案进行城市建设。

根据格里芬的规划方案,堪培拉选址于澳大利亚东南部莫朗格洛河两岸的丘陵与平地上,北侧有较为平缓的山丘,东、南、西三面均有茂密的森林与高耸的山脊。规划师将这一地形比喻为一个不规则的露天剧场。 在规划中,格里芬结合基址环境,将周边山脉作为城市背景,把市区内的山丘作为主体建筑的基座或对景的焦点,密切地结合地形设置城市轴线,由多角的几何形与放射状的路网把城市的绿地与人工建筑物和谐地组织在一起。与此同时,规划还在城市西部修筑水坝,形成人工湖,将莫朗格罗河水面放大,使得城市被人工水面划分为南、北两大功能区,南部区域以“首都山”为轴心,布置有城市的行政机关,北部则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形成城市的居住片区,两区之间以两座大桥加以连接(图2.11)。今天,根据格里芬规划方案建设的堪培拉城水色山光互相掩映,行政建筑物庄严的轮廓鲜明地耸立在群山与层叠的密林之前,市内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有机融合,既宏伟壮观,又不失自然的亲切,具有花园城市般的优美风貌。

图2.11 根据格里芬规划建设的堪培拉城

[资料来源]https://fr.wikipedia.org/wiki/Canberra.

综上所述,在两河文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乃至现代主义的各个典型时期,在西方地区的山地环境中,分别形成了一系列因各时期文明观念特征与功能需求而建设形成的代表性山地城镇。这些城镇分别在应对、处理城市发展与地域环境现状条件的关系上体现出了不同的思路与智慧,其具体的城镇营建实践也经历了从被动契合、顺应自然环境,到利用地形塑造城市轴线、结合地形营造特有山地城镇空间,再到按发展需求人工化改造地形的过程,其中的各种设计思路与手法对现代山地城市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6VT1ObuYgALeyQS/C+BmoHTFZs2HP5EVvII9Ef7SR71FcayeWKNj8+RdI2AZ+6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