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3 地域性规划设计研究

最后,作为本书研究的另一个主要方向,地域适应性思想在当代各设计学科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此,本书聚焦于与本书研究主体内容相关的建筑学、城市规划以及风景园林三大规划设计学科领域,着重探讨地域适应性思想在各空间设计学科领域相关理论形成过程中的发展源流。

1.3.3.1 地域主义运动在建筑学领域的发展

地域性作为建筑的本质属性贯穿于建筑设计的历史发展长河。原始部落时期,由于气候、材料、地理、人文传统不同,产生了以地域性为基本特征的建筑。在之后的发展中,由于各个地域之间不同建筑文化相互作用和融合,导致了建筑历史上的一次次重大变革。

古罗马时期,著名建筑师维特鲁威(Marcus Vitruvius)首次将“地域性”的概念引入建筑设计理论中,并讨论其在政治文化领域中的含义与价值。之后,西方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设计都体现出明显的地域风格。发展至17世纪,英国以“乡土风”为代表的地域主义设计方法通过非正式的图解以及地域对突发事件的关注来保持地域建筑风格的特性与多样性,并形成一股潮流。18世纪晚期,地域主义逐渐成为一种选择与关联地方印象元素的设计思路,直接被应用于当时欧洲大陆的建筑设计上,以此创造一种人们所熟悉的图像景观,从而获取观者的记忆共鸣。这种设计手法使得主观意识归复于无感觉的状态,形成了一种感情化的地域主义设计风格。19世纪,建筑设计通过历史与考古研究获得必要的地域性设计依据,并追求以地域风格特征强调地域身份、边界以及相关群体的权利。发展至19世纪后半期,这种设计风潮孕育了大量的商业地域主义作品。至20世纪,地域主义设计风潮变得更加多元化,逐渐与民族解放运动、商业主义、极权主义与沙文主义发生政治关联,并沦为相关政体的宣传工具。

1.3.3.2 地域分异思想在城乡规划领域的发展

地域适应性思想在城乡规划领域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远古时期,人们便认识到,在不同的地域中,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部分及其构成关系有极大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地域环境的差异对空间进行地域划分,成为规划领域地域适应性思想的最早体现。例如,古希腊学者埃拉托斯尼(Eratosthenes)根据古希腊时期对地球表面温度差异与纬度关系的认识,将地球划分为五种气候带,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结合气候分异规律的地理空间划分。而我国2 000多年以前的《尚书·禹贡》则根据当时东亚大陆主要山川的自然分界,将当时中国的领土划分为九州,成为中国最早结合自然地貌对区域空间进行系统划分的记录。在此之后,东方和西方在长达2 000余年的城乡规划与建设实践中,大都结合自身地理、文化的地域背景,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适应性营建与规划理论总结,形成了山地几何规划、风水堪舆规划等重要适应性规划理论思想以及《建筑十书》《灵城精义》等具有代表性的适应性规划设计理论著作。

进入现代文明阶段,在城市化浪潮下,城市环境污染、艺术衰退、景观质量下降等诸多问题在城市中一一出现。规划界又逐渐兴起了既注重有高效、活力的城市生活,又兼具优美如画景观的乡村环境的“田园城市”理念以及主张塑造具有地域城镇生活个性特征的紧凑社区的“新都市主义”(New Urbanism)等规划设计思潮,凸显了现代城乡规划中对地域乡土生活与城市有机风貌品质的关注,为现代城乡规划、建设注入了地域主义的缕缕清风。

1.3.3.3 地域适应性思潮在风景园林领域的发展

在风景园林领域,地域适应性的设计理念伴随着各地风景园林设计营造实践的漫长历史过程。正如相关学者所言:“风景园林设计的本质特征在于以自然文化为基础,以自然要素为素材,以自然风景为源泉进行艺术创作。其是一种有生命的、在不断生长变化的空间造型艺术和领土整治行为。”由此可见,景观设计应从领土景观入手,将场地作为领土的片断,挖掘地域景观特征,利用土地、水体、植物等自然元素创造符合人类行为方式的景观空间,保护领土景观的完整性与典型性,地域适应性的思想贯穿始终。

在风景园林学科诞生的19世纪末,西方学者便认为,无论是历史园林,还是现代风景园林,抑或天然形成的自然景观以及“经由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改造形成的文化景观”,地域特征与地域适应性思想都是上述景观类型规划与设计的重要依据和形式来源。

而伴随着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发展浪潮,关注地域日常生活方式真实属性,着眼特定地域文化内涵萃取,致力于以先进的现代技术、理念表达地域传统文化,使城市景观与其所处地方社会维持紧密与持续性关联的“新地域主义”思潮则在现代风景园林领域异军突起。“新地域主义”认为:地域性景观应具有开放特征,需在景观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中体现其存在价值,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主动与外来文化共生、融合。在不断多元化的今天,新地域环境系统能够包容“全球化与地区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这些二元因素之间的矛盾,形成一个更具生机与活力的开放系统。

总之,地域性与适应性的理念在规划、建设、风景园林设计领域都有着悠久的传统,并在上述设计学科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入各领域的一些具体设计方法与哲学导向中,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支撑(表1.7)。

表1.7 地域性设计思想在建筑、规划与风景园林设计领域的流变

表1.7(续)

[资料来源]笔者自行整理。

综上所述,国内外这些年来在城市设计领域重点对具有普遍意义的城市及其内部空间环境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针对不同性质、类型、环境、宗教、人种等的城市设计并没有得到具体探讨。近年来,城市设计的研究内容更加细致并具有针对性,如针对生物气候条件进行的绿色城市设计、基于安全进行的公共空间设计以及高密度下的城市设计等。但是在山地城市设计方面,西方城市设计领域并没有进行专门研究,我国虽然有以生态适应性视角研究山地城市设计的,但其内容也主要在理论层面,具体操作方面则有所欠缺。此外,山地天然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地处山地的城市独特景观,为避免山地城市在大规模开发建设的过程中丧失其特色,理论界迫切需要基于山地地域环境特征出发又能够指导城市建设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笔者认为,在山地城市中,城市与环境的关系犹如大自然中生物与自然的关系,两者是相互适应、相辅相成的。因此,现代山地城市设计可借用生物学中适应性方面相关理论,将其引入山地城市设计之中,探索城市设计与地域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并指导具体的山地城市设计方法。 +ZLGnDIojpNwbLUxir4fJsmYtS0ENY15+oA5eZp64++pLVVdeSQVcG3uvsqVmPF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