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学》原文解析

X.1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bó],而其所薄者厚 ,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注释】

①大学之道:“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道”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不要试图用一个固定概念来给“道”贴标签、下定义。

②明明德:明,会意字。甲骨文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小篆从月囧[jiǒng],从月,取月之光。《说文》曰:“朙,照也。”《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曰:“照临四方曰明。”这里“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含义,即“使彰明”, 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定语,“明德”也就是日月之德。

什么是日月之德呢?我们用荀子的话来注解,《荀子·天论》曰:“在天者莫明于日月。”《荀子·成相》曰:“君法明,伦有常。”

③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亲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④止于至善:止,停止,相对静止。至善,上善若水,水之至善止于大海。本句重点在“至”,“至”是相对的。

⑤事物有先有后,有本有末,是为“成器”;“成器”是“不器”的前提。器以载道,知其本、识其末,则近道矣。

⑥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修其身:修为自身的品性。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和智慧。 格物:认识、研究、了解万事万物。

⑦庶人:指平民百姓。

⑧壹是 :(归根结 底)都是。本:根本。 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⑨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

⑩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 理(事情、做法 等)。

【译读】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日月光明之德,使人民发奋图新、行有所止,修为达到至善的境界。 行有所止,谐和而动,继而衡定;和动衡定即可入静;静定让人心安,不焦虑;心安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得。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与“道”很接近了。

古代那些希望弘扬德政于天下,将德政像日月之光那样洒满人间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先要使自己的家庭和睦;要想家庭和睦,先要修为自身;要想修为自身,先要端正自己的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心,先要使自己意诚;要想使自己意诚,先要获得知识和智慧。获得知识和智慧的途径在于认识、了解器物。

识器,然后透过现象看本质,智慧即在其中;开慧之后回归简单,自然诚心正意;诚心正意即是修为;各修其身者,家庭自然和睦;每个家庭都和睦了,国家就会秩序井然;国家大治,天下自然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为自身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治理好家庭、国家、天下是不可能的。该重视的不重视,而指望得到最想得到的,没有这 样(轻巧)的事!这就是知本,而且是知之至。

【熙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是《大学》的核心,而《大学》又是《论语》的总 纲(此乃作者研究成果,具体在本书第三部分阐述)。其总纲地位既表现在思想上的总领,也表现在逻辑上的纲目关系:三纲八目,絜矩之 道(逻辑思维结 构)。

1.《大学》逻辑上的纲目关系:三纲八目,絜矩之道 。(参考图1-1)

图1-1 大学之道流程图

三纲: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主关键词:明、 亲( 新)、止。再由“止”到“得”,做到这五步,就是“近道”了。而学问到了“道”的层面,又会进入下一层,如此循环往复,螺旋前进。

八目: 明德于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八目是对“明明德”的阐述,也是实现“明明德”的过程和条件。

絜矩之道: 包含了现代所说的逻辑思维、逻辑结构,以及关系链。它讲究事物之间的环环相扣,事物的整体和部件之间的牵制关系、互补关系等。任何事物都离不开逻辑,离开逻辑,就成不了“器”。

大学之道,即《论语》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的“道”。《论语》下半部成书时期,也是《大学》成书之时,编者都是曾子及其同门。从《论语》背后的逻辑结构可以看出,编者们对《论语》上半部作了重新排序。新成书的《论语》上下部的内容主旨,以及各篇章之间的逻辑顺序,都贯彻了《大学》的纲领思想。

2.大学之道

“道”的最通俗理解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源、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所以不要企图用一个固定概念来给“道”贴标签、下定义。

比如,在《论语》里面提到的“仁”。孔子的几位弟子都问过“仁”,而提问的方式也有所不同。直接问“什么是仁”的樊迟、颜渊等,相对而言,学问水平差一些。因为“仁”不是一个具体的概念,只能说某一个人的行为是不是符合“仁”的标准。子贡作为孔子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从来没有问过“什么是仁”,他问的是“怎么做才能符合仁”,这似乎才是正确的提问方式。

同样,对于“道”的概念,我们也只能说“怎么样做事才能符合道的原则”才是恰当的。学习了《论语》《大学》《中庸》中的“道”,我们的思维就不会陷入狭隘和人云亦云,而应明大道,去提升大众的思维能力。

3.明明德

“明明德”中的“明”字,应从“明”字的本义去考虑。“明”的本义为日月光明之德、星辰之德;而不应仅仅停留在现代普遍所理解的“明”的抽象的概念,即明白、领悟的意思层面。

古人造字,在一个字被抽象化之前,都会有与它的文字象形对应的本源。孔子所处的时代,文字创立、演变的时间不长,因此我们理解那个时代的著作,更多的应从其象形文字的本源、成像,从其物理世界的原义来解读 。(见图1-2)

图1-2 “明”字甲骨文演变图

《荀子·天论》曰:“在天者莫明于日月。”《荀子·成相》曰:“君法明,伦有常。”可见,同时代的荀子对“明”字的用法,也是基于象形文字造字的本源。这也是我们阅读和理解二千多年前的经典著作要注意的地方。从造字本源来理解一个字,可拓宽一个人思维的边界,打开新的格局 。(如图1-3所 示)

图1-3 “明”字的意义

“明”字,①甲骨文 = (日,太 阳)+ (月 亮),表示白天与黑夜发光的两个天 体(古人以为月亮在夜里发 光)。

“明”字,②甲骨文 (月 亮)+ (窗 牖),表示月光透过窗户照亮夜里的房间。

所以“明”的造字本义为:日 光(星辰之 光)或月光将空间照亮。

德,甲骨文 = (行,四通大 道) +( 直,眼光直向上或旗杆直指正北),表示大道之行,以北为尊。自古以来,正北方位置即北极星所在。《论语》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就是这 个意思。

有的甲骨文将四通大道“行” 简化为“彳” 。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直”写成 ,有的金文德字加“心” ,突出心胸坦荡的含义。

所以“德”的造字本义:动态词。大道明,行天下 。如图1-4所示:

图1-4 “德”字甲骨文演变图

在甲骨文中,“德” 字的左边“彳”(ch ì) 表示行走,行动。右边像一只眼睛,直视上方。上方是指哪里呢?北极星。 后来又加上一颗心,就是以北为标杆,一心明德走大道的意思。

自古以来,北极星都是指路“明灯” ——因为北极星的位置是亘古不变的。执事者如果实行德治,像北极星那样,矢志不渝,为大众着想,惠及天下,人们就会真心向着你,拥护你。 其哲学含义:从这时起,人们将天道自然法则,引申到了人伦之道。中华文化中以“天道”为基础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由此开始形 成(始于彭祖时 期)。

在道家思想中,“道”代表自然律,是道家世界观的核心;“德”代表顺应自然律的规则,是道家方法论的核心。二者合起来成为中国基于天道自然的哲学思想之源。

老 子(思 想)+孔 子(思 想)=天地乾坤之道 + 文质教化之德,二者是一脉相承的。

X.2

《康诰[gào]》 曰:“克明德。” 《大[tài]甲》 曰:“顾諟[shì]天之明命。” 《帝典》 曰:“克明峻德 。”皆 自明也。

【注释】

①《康诰》:《尚书·周书》中的一篇。《尚书》是上古历史文献和追述古代事迹的一些文章的汇编,是“五经”之一,称为“书经”。全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康诰》是成王封康叔时作的文告。周公在平定三 监(管叔、蔡叔、霍 叔)武庚所发动的叛乱后,成王便封康叔于殷地。由于当时成王年幼,周公摄政,这个文告就是康叔上任之前,周公对他所做的训辞。

②原文是“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 克:能够。 《诗·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郑玄笺:“克,能也。”这里用为“能”之意。

③《大甲》:即太甲。太甲是商朝第四位国君。《太甲》是《尚书·商书》中的一篇,伊尹所作。伊尹为中国商朝初年丞相、政治家、思想家,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也是中华厨祖。约公元前16世纪初,伊尹辅助商汤灭夏朝,为商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他以“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理论来治理天下,就是老子所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伊尹历事商朝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主五十余年,为商朝强盛立下汗马功劳。沃丁八年,伊尹逝世,终年100岁。伊尹被后人奉祀为“商元圣”。

④顾:思念。諟:此。明命:传播光明的使命。

⑤《帝典》:《尚书·尧典》《尚书·舜典》两篇合称《帝典》。

⑥克明峻德:《尧典》原句为“克明俊德”。克:能够。明:光明。俊:与“峻”相通,意为大、崇高等。

⑦皆:都,指前面所引的几句话。

【译读】

《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太甲》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赋予的光明使命。”《帝典》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崇高品德。”这些都是源自光明之德。

【熙解】

皆自明也:自,从……来,源 自(与“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是同一用法),都源自日月光明之德。《论语熙解》提道,此乃源自彭祖的思想,都是由天道延伸到人伦之德,天道是以宇宙日月星 辰(包括北辰)为本源。《大学》继承了这种思想。

由此可见,中庸就是“明明德”的结果,反映天地自然之道引申到人伦之德的通用法 则(参考图1-5、图1-6、表1-1)。

图1-5 中庸示意图

图1-6 “明德”的四大特质图

表1-1 “明德”的四大特质

表1-1( 续)

X.3

汤之《盘铭》 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注释】

①盘铭:刻在器皿上用来警戒自己的箴言 。这里“汤”有的人解释为商汤,也有人解释为洗澡汤盆,均未有定论。权且采用,不影响原文含义。

②苟 :暂且,当下,此时此刻。新:这里的原义可能是指洗澡除去身体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引申义则是指每一个时点都是新的。

③作:振作,激励。新民:即“经”里面说的“亲民”,实应为“新民”,意思是使人发奋图新,不故步自封。

④这里的《诗》指《诗经·大雅·文王》。周:周朝。旧邦,周朝前身为商朝的诸侯国。其命,指周朝所禀受的天命。

⑤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君子在极限处思权变之道,发挥关键作用。是故:所以。

【译读】

商汤《盘铭》说:“此时此 刻(每一个当下)都是新的,每一天日子都是新的,循环往复的日子也是新的。”《康诰》说:“激励人民与时俱进、发奋图新。”《诗经》说:“周虽然曾经是商朝旧的诸侯国,但却承担了革故鼎新的使命。”所以,明德君子在旧事物上故步自封到极点时,无不挺身而出,发挥维新作用。

【熙解】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君子在极限处思权变之道,发挥关键作用。这句话的原意其实不含褒贬。“犯上作乱”是贬义,“权变之道”是褒义,这是后人的判断,其实他们共同的含义是“变化”。顺应时势的变化是“权变之道”,而不合时宜的变化是“犯上作乱”。变化发生前是不知道褒贬的,褒贬是事后的判定。周朝替代商朝,是一种变化,是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的表现。

周朝其命惟新,替代商朝,是通过革命实现的。革命,天命的变革,这个词语源自孔子时代。《易经》第四十八卦,井卦,意为“修补”,也就是“改”。还没有坏到极限的时候,可以选择改革、修正;如果改革还不能解决问题就会被“革命”。《易经》第四十九卦是革卦,第五十卦是鼎卦,合起来即“革故鼎新”。《易经》的内在逻辑,也是一种絜矩之道。

【典故】汤武革命

很多人以为“革命”一词是现代才出现,其实它在孔子时代就有了,而且本意就和现在的词意一样。

中国古代把改朝换代说成是天命的变革,所以称为“革命”。《易·革·彖辞》中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名言。这里所说的“汤”,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治王朝的开基者——商汤天乙。他曾经领导了商部族和其他诸侯反抗夏王朝最后一个统治者——桀的残暴统治,运用战争手段,一举推翻垂死腐朽的夏王朝,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由于商汤以武力灭夏,打破国王永定的说法,从此中国历代王朝皆如此更迭,因而史称“商汤革命”。而“武”则是指周武王,他领导的当时的诸侯国“周”经过牧野之战,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周武王伐纣成功,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这两次王朝更迭合称为“汤武革命”。

革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四十九卦。井卦是第四十八卦,重点在“修”,其实就是“改”,即“改革”。如果改革还不能扭转局面,那下一步就会面临被“革命”了。“泽火 革(革卦)顺天应人”。《象》曰:“泽中有火,革。” 君子以治历明时。卦辞的“革:己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是说革旧应该在国势由盛转衰,即国家已出现不景气现象之时就着手进行,不要等到腐烂不堪、不可收拾之时再进行改革,那时已经晚了。“己日”之革,它将有孚于众望,它乃有极大的亨通,它也利于贞正,一切悔恨将会消亡。

天地时令变革而成四季之气候。汤武取代桀纣,这是顺天应命的义举。依时变革,就能使天地常新。“革卦”之后第五十卦即是“鼎卦”,革故之后意味着鼎新,建立新秩序。

鼎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五十卦,紧跟革卦。革卦底朝天翻过来就是鼎卦。革卦去故,鼎卦则取新,所谓“革故鼎新”是也。

X.4

《诗》云:“邦畿[jī]千里,惟民所止。” 《诗》云:“缗[mín]蛮黄鸟,止于丘隅[yú]。” 子曰:“於[wū]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於[wū]缉熙敬止。”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注释】

①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引自《诗经·商颂·玄鸟》。邦畿:都城及其周围的地区。止:行止之道。

止:《说文》有“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徐曰》有“初生根干也”。所以“止”的本意是根 基(影响力)范围、主干。一般而言,根系有多深多广,树冠就有多高多宽。根深蒂固则枝繁叶茂。下止上行,止与行不分家,这个地下“止”的深广度就是地上“行”的影响力范围。如图1-7所示。

②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出自《诗 经·小雅·绵蛮》。缗蛮,即绵蛮,鸟叫声。丘,土地单位,一丘田。隅,角落、田埂。

③本句引自《诗经·大雅·文王》。穆穆:威严而蕴含力量的样子。於,叹词。缉:缉拿、吸收并蓄。熙:光明。《周颂·敬之》曰:“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

【译读】

《诗经》说:“邦城国域绵延千里,是因 为(国家)能影响 到(千里之遥)人民的行止。”《诗经》又说:“‘绵蛮’叫着的黄鸟,活动范围不过丘隅之间。”孔子说:“关于‘止’,懂得行止有度,难道人类还不如小鸟吗? ”(“止”字的发展如图1-7所 示)

图1-7 “止”字的发展

《诗经》说:“伟大的文王啊,法日月光明之德,以教 化(民众)行止。”作为国君,施政要以仁德为主旨;做臣子的,谨记敬畏之心;做子女的,以孝为要义;做父亲的,以慈爱为怀;与他人交往,诚信是根本。

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是一样的。不是为了诉讼而诉讼,重要的是促进和谐,使天下无讼!”所谓“法不容情”,难免有不顾人情的情况,导致人民视之为恶法。重视民生,以和谐为本,“天下无讼”才是礼法之要啊!懂得了这些,就算是知本了。

【熙解】

“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在古代,一个国家,其影响力、执法权能够达到多远,那么这个国家的领土就有多大。这个规则在现代虽然没有以前那么明显,但仍具有普遍意义。

止与行不分家,这个“止”的力度就是对“行”的影响力范围。

太阳系中,太阳能影响冥王星、海王星,更远的星系太阳俘获不了,太阳系的影响范围就是这么大。小黄鸟能影响的范围不过是它所活动的丘隅之间,蜘蛛能影响的范围只是它的网的范围。这里引用孔子的话启示我们,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他的影响范围就有多大。这是“惟民所止”的现实意义。

当然,还有更广义的“止”,就是文化的影响力。强大的文化力量,可以超越权威、超越国界,用无形的力量影响受众的“行止”。以文礼教化来影响行止,即“敬止”,伟大的文王做到了。这些都是源于日月光明的启发。

以上种种影响行止的因素,都有其边界。俗话说有多大的本事就做多大的事,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各守本分与边界,是谓“至善”。

而无论是通过刑、法还是文明教化,对民众施加影响力,其目的皆不是为了呈现权力,获得权力。有担当的君子,其初心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天下和谐。这就是知本。现代社会的有些律师,“屁股决定脑袋”,一切向“钱”看,鼓励人们去打官司;还有的认为“法律至高无上”,用打官司解决一切矛盾,其实是一个误区,违背了“天下无讼”这个本。

X.5

《诗》云:“瞻彼淇澳[yù],菉[lù]竹猗猗[yī]。有斐[ fěi ]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xiàn]兮,赫[hè]兮喧[xuān]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xuān]兮!” 如切如磋者,道学 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慄[xún lì] 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wuhu]!前王不忘。”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lè]其乐[lè]而利其利,此以没世 不忘也。

【注释】

①这几句诗引自《诗经·卫风·淇澳》。淇,指淇水,在今河南北部。澳,水边。匪:通作“斐”,文采。僴,古同“僩”。瑟兮僴兮,壮勇、威武的样子,或者庄重而胸襟开阔的样子。赫兮喧兮,显耀盛大的样子。

②道学:讲习之学。

③恂慄:“慄”同“栗”。恐惧,戒惧。

④於戏!前王不忘:引自《诗经·周颂·烈文》。於戏:叹词。前王:指周文王、周武王。

⑤此以:因此。没世:去世。

【译读】

《诗经》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嫩绿的竹子郁郁葱葱。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他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他瑟兮僴兮,赫兮喧兮。君子如斯,真是令人终生难忘啊!”这里所说的“如切如磋”,是指做学问的精神;这里所说的“如琢如磨”,是指自我修为的态度;“瑟兮僴兮”,是说他风流倜傥而又让人敬畏;“赫兮喧兮”,是指他显赫而不怒自威。颔首低眉细细思量,为什么会对他念念不忘呢?原来他尊道贵德,心地善良,善解人意,谁人不喜欢啊!

《诗经》说:“呜呼,前世君王,永不相忘!”君子从过去的君王身上看到的是贤德,学到的是责任与担当,由此产生发自内心的亲近感。小人看到的是过去的君王的享乐、权力与荣华富贵,因而艳羡神往。因此他们都对过去的君王没世不忘。

【熙解】

王阳明“格竹”的起因也源于此段。《大学》就是将竹子比喻成君子,来进行“格物致知”的。“格物”,格的是人,以人为物,是指对人的一种认识。王阳明“格竹”的失误,显然是没认识到物之本性,“格物”徒有其表。历史上还有一位人物,也是没学到格物之本。他就是子路,名仲由,是孔子最有个性的一位弟子。

孔子曾经批评子路说:“仲由总是一副得意的样子,你到底是不是我孔门的人呢?”孔子的学生们因此都不尊敬子路。孔子便说:“仲由嘛,他在学习上已经达到登堂的水平了,只是还没有入室罢了。”

孔子先是用责备的口气批评子路,当他发现其他门人都不尊敬子路时,他便改口说子路已经登堂尚未入室,能登堂,成器了也是不错的。

这段话大意:那些看上去很有学问的学子们在一起互相交流探讨,就像制作玉器一样精雕细琢,他们的样子都很庄严,又都大方有礼,他们都是地位显赫的学 子(过去读书的大多是贵族),他们的衣帽都很光鲜。这些有学问的学子啊,看过之后让人终生难忘。这句《诗经》里的“瑟”,本意是指身世显赫的贵族子弟,此处指气势庄严、大方有礼的君子为学之风。

子路一介武夫,想学君子,我们却仿佛看到一个身系腰带、骑马佩剑、庄严矜谨、疾恶如仇的子路形象。孔子说子路得意,看起来像是调侃子路,但其实是用轻松的语气提醒子路别徒学其表。没想到孔门弟子听到这话后就不尊敬子路了。

人性是复杂的。人们都唾弃小人,但在实际的管理中是很难分辨小人和君子的。每个人都是矛盾的组合体,一个人有的时候会表现得像君子,有的时候也会表现得像小人。每个人都做过错事,不懂事的时候更做过坏事,谁都不敢说他从没有做过不好的事情。所以,除非大奸大恶,否则在实际生活中很难给人贴上“小人”或者“君子”的标签。一个人,无论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别人并与之交往,还是由于功利心的驱使与人交往,其实都是发挥自己影响力的行为,都是“惟民所止”。这两种行为都会造成一个直接的效果——让别人对你念念不忘。因此,这两种出发点,是无所谓褒贬的。又比如,养一只宠物,每天喂养它,跟它玩,它就会记着你,对你念念不忘,这个时候更无法用君子或者小人来评价这条狗了。虽然拿狗来作比喻有点不恰当,但是用老子的观点来说,对于大自然,人和狗是没多大差别的,这就是天道。

文明教化就像房屋装饰,属于后天人为的社会范畴。孔子思想教人怎么处理文饰“装修房”里的人际交往,通过文明教化促使社会和谐,但永远不要忘了,人本质上仍属于自然界的动物,都源于“毛坯房”的本质。这就是知本,而且看透人性。至于怎么处理“毛坯房”本质下的社会关系,则需要读《道德经》,向老子求智慧了。 WvVvETaR3fx3HDGZOVs/RbbPPXG/7hMrGYvtsaeN72UrYmr5epGBU+PLXyQQexl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