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大学》是教人从蒙昧个体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正确“三观”的真正的“人”的著作。因此,《大学》是在孩子七八岁的阶段,从一个“自然属性的人”过渡到具有初步的“社会属性的人”时最需要学习的,而不是所谓“大人们才能学的”。

“自然属性的人”是指七八岁之前的小孩子,这个阶段的人主要对自然界的新鲜事物感兴趣,对立体化、象形化、图形化的信息比较敏感。他们吸收的是一种视觉化的具体知识,和阿猫阿狗之类的动物的共性很大。我女儿在七八岁时就曾经对我说,她小时候喜欢看图画书,现在对纯文字的书感兴趣了。

而处于“社会属性的人”这一阶段的孩子开始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抽象思维感兴趣了,也开始面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冲击和抉择。这个转换阶段,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受到家长的不良习惯熏染,或者某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就会给孩子的性格形成造成隐患。所以,让孩子在这个阶段接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就尤为重要了。正确的“三观”,不是由某种意识形态或某个宗教创造出来的,而是华夏文化基于天道自然哲学,在“道法自然”的基础上文明教化的结果。有了正确、独立的“三观”,人们就能辨别种种不良信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独立自清和淡定从容。

我们说“七八岁是孩子的关键转换阶段”,是有依据的。《黄帝内经》认为,人的生长发育规律是女性每七年一个变化周期,男性每八年一个变化周期。比如《黄帝内经》中有过论述: “(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这句话说的是:女子14岁以后血脉旺盛,开始来月例;35岁的女人面容开始憔悴,头发开始脱落,种种衰老的迹象都是因为阳明脉开始虚弱、衰竭了。阳明脉是什么呢?就是脾胃之经,而女人变老就是从脾气虚弱开始的。所以有种说法,35岁是女性的一个坎,35岁以后开始走下坡路,就是基于此原理。对男人来说,则是“五八”40岁是一个坎。40岁开始面临中年危机——事业遇到了“天花板”,难以突破;健康开始亮红灯;人生进入第二个“迷茫期”。从启蒙到成长、衰老,每一个人的一生中都不可避免地要遇到这些问题。

怎么办呢?

恰好,中国老祖宗的几本经典著作《大学》《论语》《中庸》《老子》《黄帝内经》为这些大人、小孩的问题提供了系统的解决思想和方案。我们提倡要完整、系统学习的经典著作也主要是指这几本书。在幼时树立正确的“三观”,健康成长;在成长中既要脚踏实地,又不忘建立仰望星空的格局;“三十而立”之后要有责任与担当;“四十不惑”后要“反身修德”,由“外求”回到“内求”;年老衰退时要修身养性,知命和返璞归真。这些都将在本书和《论语熙解》等几本“熙解” 系列书中为大家呈现,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还原老祖宗的思想和文化的精髓。您会发现,原来老祖宗的东西是那么鲜活而接地气,历久弥新,一点也不迂腐教条。

如果把《大学》《论语》《中庸》三本书看成一个立体的“器”,即看成一个人,那么《大学》的“絜矩之道”就是这个人的骨骼,是撑起整部“大器”的框架和原则,以及思想上的纲领;而《论语》中活生生的故事和简洁而润泽的文字,就是这个人的血肉之躯,用生活化、通俗化的语言,让那些道理更易于被人接受;《中庸》是这个人的灵魂,是“道心”,对应于人身体的器官,就像大脑。三者结合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毫无疑问,这三本经典就是教人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指南针。因此,我们建议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应是先学习《大学》再学习《论语》的顺序,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融汇《中庸》的思想,《论语》学完后再把《中庸》看一遍。当然,最后不要忘了对《老子》的学习,破执化器,回归“自然属性的人”。

古代先贤的经典著作,都是自带立体感的。比如《论语》,每一句话单独看都具有哲理,连句成段可以阐述一件事情,连段成篇,每一篇又形成一个主题,各个篇章之间的主题组合还有一个更大的逻辑结构。《大学》《中庸》的思想与《论语》结合,就像一栋大厦,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的角度来审视,都非常完美。《论语》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由《大学》的“絜矩之道”联接起来,成了大器,又有《中庸》的“道心”,让这些文字和思想具有生命力。不像现代的“心灵鸡汤”“金句”或者古代某些文采飞扬的著作,因为缺少了“絜矩之道”而很难“成器”。“絜矩之道”是本书发掘的一大精髓。结合本书和《论语熙解》读本篇文章,能更让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熙解”力图还原到先贤的思想框架之中,将《大学》《论语》《中庸》之间的逻辑关系呈现在今人面前,让这些活思想历久弥新,重现光芒。我们将看似割裂、碎片化的言论和篇章,还原组合起来后,才发现它背后其实是一个更宏大的叙事,而且文以载道,道在事中。这在经典解读学术界是一个创举。所以“熙解”摒弃了以往学界沿用的朱熹版《四书章句集注》采用的将经典割裂成碎片,容易造成断章取义的分章解读方法。“熙解”在保持经典原文原字不增删、主要次序不变的基础上,根据原文各板块阐述的主题进行了重新分段,并对原来部分语句重新标点断句,使文章的主题表达和语句更加通顺流畅。

本书所附的《大学》《中庸》原文不再细分章节,仅仅在“熙解”部分根据各段阐述主题标注编号,目的是便于教学讲解时索引。比如X.1~X.14表示《大学》的讲解序号;Y.1~Y.27表示《中庸》的讲解序号。经过这样的编辑优化,读者更能从整体上把握“道一以贯之”的精髓,培养全局逻辑思维。“熙解”经典系列历十余年研究而著成,并将其作为上海熙华国学研究院内部教材,结合首创的读、写、思、行四维教学法,经过上海熙华国学研究院公益国学班数年教学实践的检验、优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员的欢迎和高度评价。

还犹豫什么,赶紧读起来吧!

文武
2018年9月28日 t2ugADplHEclvsWuaIcweK6P5ad44+6fubEk4qiXMVU5bO1/ynVpxVKjog3uQ2d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