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总结与分析

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近年全球房价都在上涨。我国为了熨平经济周期,出台了很多调控和鼓励政策。调控并不是要放弃市场主导的房地产价格,而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以及大幅波动。另外,金融周期、货币周期和信贷周期在经济周期中起着不同的影响和作用。

根据古典二分法和货币中性理论,长期来看,房价的上涨是无法避免的,但是短期来看房价还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短期、中周期、长期、超长期、综合期)。著名的经济周期理论有基钦周期、朱格拉周期、库兹涅茨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等。1936年,伟大的经济学家熊彼特以他的“创新理论”为基础,对各种周期理论进行了综合分析后提出了新的周期理论,即熊彼特周期。熊彼特认为,每一个长周期包括6个中周期,每一个中周期包括3个短周期。短周期约为40个月,中周期约为9~10年,长周期为48~60年。他以重大的创新为标志,划分了如下周期:

(1)基钦周期(短周期)。基钦周期又称“短波理论”。1923年英国的约瑟夫·基钦观察到厂商生产过多时,就会形成存货,就会减少生产,由此总结得出短周期长度大概在40个月,他在《经济因素中的周期与倾向》中把这种2~4年的短期调整称之为“存货”周期。

(2).朱格拉周期(中周期)。1862年法国医生、经济学家克里门特·朱格拉在《论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商业危机以及发生周期》一书中首次提出市场经济存在着9~10年的周期波动。这种中等长度的经济周期被后人一般称为“朱格拉周期”,也称“朱格拉”中周期。

(3)库兹涅茨周期。库兹涅茨周期亦称库兹涅茨循环,由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西蒙提出而得名。库兹涅茨通过对19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美国经济发展的研究,发现许多生产部门尤其是基础工业部门的经济增长率,约15~22年呈现有规则的波动,其原因是人口(特别是移民)的波动。

(4)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于1925年提出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着50~60年一个的周期,故称“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也称长周期。

一、房价上涨,福利损失几何

福利首先是同人的生活幸福相联系的概念。在英语里,“福利”是wel-fare,它是由well和fare两个词合成的,意思是“好的生活”。我们应该将地产业看作社会福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非过分强调其“支柱产业”的地位。

房价上涨一方面可以给拥有住房的家庭带来财富效应,增加其家庭福利;另一方面,又会给没有住房的家庭增加购房负担,带来预算约束效应,造成家庭福利损失。因此,房价上涨对居民总福利的影响,关键是看财富效应和预算约束效应孰大孰小。实证研究表明,1999—2006年我国房价上涨造成的城镇居民户均福利净损失为216元/年,占同期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的2.24%,即房价上涨带来的约束效应大于福利效应,对社会福利影响弊大于利。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住房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同时是社会福利问题。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问题,要充分认识其危害。住房价格上涨,将直接影响城镇居民改善住房条件,加重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负担,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增加了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权,实行差别化调控”。

2004—2014年,可以看作是我国政府摸着石头过河的10年,从需求端调控无力,转而尝试供给端调控,即2015年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图1-4-1为2005年7月至2017年7月每轮调控后的房价变化趋势。

图1-4-1 2005年7月至2017年7月每轮调控后的房价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资料。

与市场上排号摇号、开盘售罄的现象相比,很多地区的商品房空置面积确实逐年上升(见图1-4-2),侧面反映了高房价与购买力的矛盾逐年增加。

图1-4-2 地区商品房空置面积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资料。

图1-4-3为我国房屋(住宅)平均销售价格。

图1-4-3 我国房屋(住宅)平均销售价格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资料。

二、房价上涨,“天花板”在哪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研究报告,一国住宅产业在人均GDP 300美元时开始起步;至1 300美元时,进入稳定的快速增长期,至1 500美元时达到增速的峰值,一直到8 000美元时才进入平稳期。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当人均GDP超过1 000美元时,进入消费升级阶段,对大宗商品如房屋、汽车和品牌产品的消费需求加速,并推动自身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自2001年人均GDP超过1 000美元后,开始带动一系列的大宗商品的消费。2003年,我国人均GDP为1 270美元,住房消费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2005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 500美元,住房消费增速超过20%。自2001年我国房地产消费市场的兴旺拉开了我国进入消费升级周期的序幕。另一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达到300美元时,住宅产业开始起步;在600~800美元时,住宅业就会进入高速发展期;到1 300美元时,进入稳定的快速增长期;到8 000美元左右,就进入住宅业平稳发展期。人均GDP超过13 000美元时,住宅业就会开始衰退。

图1-4-4为1990—2016年我国人均GDP的变化情况。

图1-4-4 1990—2016年我国人均GDP的变化情况

由图1-4-4的数据可知,我国人均GDP在2017年已经达到59 660元,即9 421美元左右(1美元=6.332 5元),我国已经达到了世界银行划分的稳定期,但是若考虑到6%的增速,人均GDP将很快超过13 000美元,届时房价将考验政府的调控能力与手段。 r/5J2K6Vo55rZXkn2twI9c+TNPn/2hHIw23iq/LlHAHkik+UzOhX5Fx1hMJqSTn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