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961年12月,韦勒克在《新语言学》45卷第1期上发表了题名为“文学研究中的现实主义概念”的文章,文章从现实主义概念的缘起和基本内涵出发,以公认的19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为参照依据,指出现实主义作为文学批评术语内涵的矛盾性,比如德国、法国、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批评对“典型”(Type)的推崇与意大利现实主义文学批评与之针锋相对的排斥;“客观性”(objectivity)虽被福楼拜和詹姆斯奉为文学创作的不二法门,但也会将萨克雷、特罗洛普、爱略特、托尔斯泰等偏好作者声音介入叙事的现实主义作品排除在外;“历史主义”(historicism)的要求符合司汤达、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可依然有大量现实主义作家并不专注于历史题材。因此,韦勒克认为只能描述现实主义概念的多样性,却难以确立一个明确定义:“它宣称作品主题包罗万象、采用客观的方法,尽管几乎从未在实践中达到这种客观性。……它试图凭借‘典型’概念融合描写与规定,却并非总能意识到二者之间的矛盾。在一些而非全部的作家笔下,现实主义具有历史属性”(16),然而“任何一部单个作品都无法完全满足”其全部要义(16)。与此同时,他明确提出将现实主义看作一个“时期概念”(period concept),称其为“一个规则性概念,在具体时间段占主导性的一套规范,既可以勾勒其崛起与最终的衰落,也可以将它与前后时段的规范清楚地区分开来”(2)。相较于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抛却了前者对自我、想象、象征、自然的推崇,又摒弃了后者的理想化(ideality)倾向,将“典型”视为社会性而非普遍人性的再现(17)。

基于上述分析,韦勒克在文章结论部分对现实主义作出了较为负面的总体评价,认为它“有着显著的局限、缺点和常规”(17),宣称可以直接切入生活和现实,而具体实践却呈现出固定的常规、手段和排斥性;更糟糕的是,现实主义的问题不仅在于固化的常规,还试图“抹去艺术和信息传递之间的全部差别”(17-18),模糊艺术与报道、文献记录的边界。不入流的现实主义作品常常沦为新闻写作、议论文而非艺术,而现实主义顶级作家如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则不断突破这套理论的桎梏。现实主义否认所有的艺术都是“制造,本身乃幻觉和象征形式构成的世界”,所以归根结底是“糟糕的美学思想”(18)。

韦勒克的观点很快遭到了挑战,《新语言学》次年刊登了格林伍德发表的《对韦勒克教授现实主义概念的反思》一文,文章剑指韦勒克对现实主义的历史性与美学思想批判。格林伍德认为不应将现实主义约减为一个时期概念——“一个躺在某个文学实验室等待解剖的死标本”(89),应联系“永恒现实主义”(perennial realism)所蕴含的艺术与真实关系加以考察。他以托尔斯泰的作品为例,指出现实主义在于“对人性普遍真理的艺术演绎”(90),将现实主义转变为基于经验的认识论问题,承载着文学和文学批评永恒的认知追求。韦勒克相信现实主义遵循的常规阻止了它深刻反映生活,而格林伍德则认为现实主义暗示了艺术和人生的一种必然联系。格林伍德把现实主义定义为“现实世界的真理”,这个真理“既个人化,又具有普遍性”(94-95)。“一件艺术品之所以是好的,是因为它是真实的”(96),艺术批评也就包含作品究竟有多真实的评判。格林伍德认可的真实不同于韦勒克所谓“抹杀艺术与信息传递全部差别”的客观性,他把文学创作所依赖的知觉本身视为“一种创造”(90),艺术家必然要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实现现实主义,语言自身的虚构性和作家试图掌握内省与艺术阐释的执着尝试构成了现实主义的精髓。因此,他虽然认同韦勒克的观点,即文学是人造物,不是对现实的记录,但同时相信这件人造品“比现实更加真实、实在”(90)。

针对格林伍德的质疑,韦勒克迅速作出回应,这篇回应文章和格林伍德的文章一并刊载在同一期《新语言学》上。他首先驳斥了格林伍德将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等同于现实主义的理解进路,指出不能从“所有艺术都关乎现实”的前提推导出“所有好的艺术都是现实主义艺术”的结论(195)。继而,韦勒克认为格林伍德提出以托尔斯泰小说为范式的现实主义概念强调规范、理性与道德原则,既偏狭又宽泛,并非适用于所有的现实主义作品,而满足这些要求的作品也不见得属于现实主义。文末他又回到对现实主义的美学批判上:“我并不否认现实主义艺术可以穿透现实与生活,我只是认为把现实主义艺术仅仅当作一面可以客观反映现实的镜子,而忽视作家个性与艺术作为符号体系属性的观点是错误的。”(196)

早在20世纪40年代即与沃伦(Austin Warren)合著《文学理论》( The Theory of Literature ,1942)、已经发表了《近代文学批评史》( A History of Modern Criticism:1750-1950 ,1954)第1卷的韦勒克是西方文学研究领域的大儒,这篇旁征博引、洋洋洒洒的文章《文学研究中的现实主义概念》和他论证浪漫主义概念、巴洛克概念的文章一道,旋即被收录在个人文集《批评的概念》( Concepts of Criticism ,1963)中,被认为“勾勒出的理想概念,必定可以奠基未来有望更加成功的批评尝试”(Nichols xiii)。与此同时,他与名不见经传的格林伍德围绕现实主义概念的争论并没有掀起太多波澜,就在韦勒克雄辩的回应中草草收场了。 Higncc2YJZses06ZLobfvrpAIoPWQ4IysO6ocVB84biw1qE1G2FDUt8fu1DHSmI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