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 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制度建设主要内容

当前,城镇国有土地市场配置的作用日益发挥,土地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随着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制度的建立,农村建设用地资产效益的发挥以及配置效率的提升将得到更多重视与改善的契机。为此,还有些影响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制度建设的关键问题有待应对。主要是

1.农村建设用地再开发市场机制分析与体系设计

针对我国城乡土地市场割裂,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机制缺失、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通过典型区域调研,总结各地农村建设用地再开发市场现状、主要模式及创新经验、市场运行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根据中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向和顶层设计思路,提出农村建设用地再开发市场体系构想。

2.农村建设用地市场监测与模拟预测技术研究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建设用地监测与价格评估体系不完整、信息采集与分析技术滞后等问题,运用智能分析的方法,研究涵盖土地供应、开发利用、价格变化、投资效益等的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动态监测指标体系构建技术,以及监测点优化配置技术。集成嵌入式技术、新一代通信与3S技术,开发农村建设用地市场信息采集智能终端,构建农村建设用地市场监管信息平台。研究农村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评估及其修正体系的构建技术,研制农村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评估系统。创新农村建设用地价格与土地市场的互动机制及多智能体模拟预测技术,构建农村建设用地价格与土地市场变化模拟模型,形成农村建设用地市场监测与模拟预测的成套技术、规范及软硬件产品,为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网络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3.农村建设用地再开发市场供需分析与调控技术研究

针对我国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以及“严控增量、深挖存量”的要求,为有效拓展建设用地空间,合理开发农村建设用地,研究土地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因素的量化分析方法,重点研究贷款利率、税收政策和收益分配等在农村建设用地再开发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农村建设用地再开发市场供需模型与模拟分析技术,研制农村建设用地再开发市场供需关系建模与仿真软件工具。在综合分析现有土地市场调控手段和模式的基础上,研究基于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土地政策等要素的农村建设用地市场调控技术,建立与再开发农村建设用地投放规模、结构、方式和时序相匹配的调控模式。在此基础上,形成农村建设用地市场供需分析模拟和调控的成套技术,为合理配置再开发农村建设用地提供技术支持。

4.农村建设用地再开发市场促进决策支持技术研究

针对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缺乏科学控制和整体安排,以及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对土地市场的复杂作用带来的市场决策困难等问题,根据市场承受力、政策允许度、土地收益等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多方案的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综合影响分析,重点研究再开发农村建设用地市场投放多准则评估、综合决策分析技术及多方案仿真与优化技术。开发农村建设用地再开发市场促进综合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再开发农村建设用地市场投放规模、结构、方式和时序等的决策支持,形成农村建设用地再开发市场促进决策支持的成套技术。

从而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建设用地权益关系复杂、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制度体系建设的过程性等实际问题,揭示农村建设用地再开发市场调控机理及其实现路径,即通过开发农村建设用地市场信息采集与建库技术,形成农村建设用地市场信息采集智能终端与数据库系统;研发农村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基准地价评估及其修正体系的构建技术,形成农村建设用地价格评估技术规范;研究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动态监测指标体系和土地价格与土地市场的互动机制,形成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动态监测技术规范和土地价格与土地市场模拟预测软件工具;研究农村建设用地再开发市场供需模型、模拟分析技术和市场体系与运行规范,形成基于市场供需关系仿真的农村建设用地再开发市场调控技术;研究农村建设用地再开发综合决策支持技术,形成农村建设用地再开发市场促进综合决策支持系统。从而,构建良好的农村建设用地市场调控新机制,为发挥市场机制促进农村建设用地优化配置、提升城乡建设用地整体效率提供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其仁.产权与中国变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22.

[2]周通生.乡镇企业用地制度改革的缘由与成效[J]. 中国土地科学, 1991(4):28-31.

[3]陈志刚,黄贤金, 赵成胜.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创新经验——宜兴的个案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10):21-25.

[4]王新军,张凤娥,王学斌. 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进程回顾与展望[J].城乡规划,2018(02):68-73.

[5]Alchian Armen.Economics Forces at Work[M]//Some Economics of Property Rights.Liberty Press,1977:243.

[6]Cooter,R.and Ulen,T.Law and Economics[M].Harper Collins,1988.

[7]周其仁.允许农地农房入市,不会天下大乱[J].农村经营管理, 2014(10):26-26.

[8]赵燕箐.城市化、信用与土地财政[N].第一财经日报,2013-05-13.

[9]黄贤金. 论地权歧视[J]. 农业经济问题, 1996(7):32-32.

[10]宋志红,姚丽,王柏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权能实现研究——基于33个试点地区入市探索的研究[J]. 土地经济研究, 2019(1):1-29.

[11]高珊,吕美晔,金高峰,曹明霞.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困境及启示——以江苏省调查为例[J].农业经济,2016(1):84-86.

[12]马倩雲,张安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风险及处理策略研究

[J].土地经济研究,2016(2):65-89.

[13]王小映.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收益的分配[J].农业经济,2014(10):3-7.

[14]【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4.

[15]黄贤金.农地价格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23-24.

[16]黄贤金,汤爽爽.“三块地”改革与农村土地权益实现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112-113. 5LdQ5ytB1eyN6RYLTJhyYcaMUiFgMmLrBwhod3c0ItOMf2BZQap2Xe0P8aePI+q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