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制度建设,是“三块地”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需要。尤其是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的通过,为更全面地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制度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
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用地保护与建设用地供给不足的矛盾突出,特别在东部沿海和内地发达地区。通过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潜力,是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国土资源管理的重点工作。然而,受我国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影响,农村土地市场发展缓慢,尤其是农村建设用地市场的建设停滞不前。目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自发流转的现象较为普遍,但缺少制度供给而无法构建有形市场,市场运行中存在着土地产权不明晰、市场机制缺失、利益分配不合理等诸多问题,这些都对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产生了重要的制约作用。
201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策应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所提出的“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的要求;也是自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所联合印发的《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实施要求。因此,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将逐步成为城乡建设用地统筹配置的重要举措。
随着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制度法律地位的确立,如何构建起支撑城乡融合发展、体现农民土地权益的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机制?如何科学开展农村建设用地价格评估?如何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运行,尤其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再开发提供积极支撑?为此,在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市场调控关键技术研究(2013BAJ13B0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62)支持下,《农村建设用地再开发市场机制及地价评估》一书结合先行地区的实践,就此做了些探索性研究。
本书由南京大学、广东友元国土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和天津城建大学共同开展,历经4年研究,并在江苏省无锡市以及广东省广州市、南海区等地开展了实地调研。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原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原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中国土地学会有关领导、专家及同行们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得到了原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原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原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原广州市白云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原无锡市国土资源局、原宜兴市国土资源局、江苏金宁达不动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等单位、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各章节分工如下:第一章:黄贤金;第二章:叶丽芳、黄贤金、孙宇杰、马奔、郭谁琼、谢泽林;第三章:叶丽芳、谢泽林、郭谁琼、马奔、黄贤金;第四章:黄贤金、陈志刚、郭谁琼、张宇辰、马奔、叶丽芳、赵小风、谢泽林;第五章:胡月明、刘吼海、萧嘉明;第六章:谢泽林、曹天邦、董启国、叶丽芳。
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市场机制及地价评估,是一项国土资源管理的前沿课题,涉及的内容众多,无论在理论还是方法上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由于作者水平有限,研究成果中尚有很多不足和值得商榷之处,书中不妥、疏漏乃至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